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源回收与利用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14:18
  传统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通过“以能耗能”方式去除污水中各种污染物,这不仅会引起原污水碳源的流失与利用效率的降低,造成污水处理高能耗、高剩余污泥产量,同时因脱氮除磷的碳源不足需补充大量外碳源导致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形成了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高能耗”与“高碳排放”问题。未来城镇污水高效低碳处理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标,通过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与能源基质进行提取回收、转化与利用,从而提高污水处理过程碳源转化、利用效率,是解决现有城镇污水处理“高能耗”与“高碳排放”问题,实现城镇污水“高效低碳”处理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污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回收、转化与利用方法。在非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回收方法中,研究了不同强化预处理方法(化学强化絮凝、生物强化絮凝与化学生物强化絮凝)对污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的回收效率,分析了药剂、剩余污泥投加量及絮凝剂投加方式对非溶解性有机物回收效率的影响;在非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方法中,研究了厌氧水解过程中非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效率及其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含量及比例变化,对比分析了初沉污泥...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镇污水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1.1.2 碳源不足问题的现有解决途径
    1.2 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1.2.1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1.2.2 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1.2.3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1.3 内碳源的开发与利用
        1.3.1 污泥水解酸化的原理
        1.3.2 污泥水解酸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原污水非溶解性碳源基质提取实验
    2.2 不同性质污泥水解酸化实验
    2.3 试验分析方法及检测项目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2.3.2 蛋白质、多糖及挥发性脂肪酸测定
第3章 污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的提取回收方法研究
    3.1 化学强化絮凝预处理碳源截留效果研究
        3.1.1 化学强化絮凝过程对COD和SCOD的截留效果分析
        3.1.2 化学强化絮凝过程对SS的截留效果分析
        3.1.3 化学强化絮凝过程对TN和(NH4
+)-N的同步截留效果分析
        3.1.4 化学强化絮凝过程对TP和(PO4
3-)-P的同步截留效果分析
    3.2 生物强化絮凝预处理碳源截留效果研究
        3.2.1 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COD和SCOD的截留效果分析
        3.2.2 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SS的截留效果分析
    3.3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预处理对碳源截留效果研究
        3.3.1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COD和SCOD的截留效果分析
        3.3.2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SS的截留效果分析
        3.3.3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TN和(NH4
+)-N的同步截留效果分析
        3.3.4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过程对TP和(PO4
3-)-P的同步截留效果分析
        3.3.5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预处理絮凝剂投加方式优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化学生物絮凝污泥水解酸化产酸能力研究
    4.1 试验污泥性质
    4.2 不同类型污泥发酵产酸VSS和SS减量化
    4.3 污泥水解性能
        4.3.1 污泥水解酸化过程SCOD产量变化
        4.3.2 不同类型污泥发酵产酸系统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变化
    4.4 不同类型污泥发酵产酸系统中VFAs的产量及结构组成
        4.4.1 不同类型污泥发酵产酸系统中VFAs的产量
        4.4.2 不同污泥类型发酵产酸系统中VFAs的组成
    4.5 各污泥发酵产酸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发酵液中有机质组成
    4.6 不同类型污泥发酵产酸系统氮和磷的释放
        4.6.1 污泥发酵产酸系统(NH4
+)-N的释放
        4.6.2 污泥发酵产酸系统(PO4
3-)-P的释放
    4.7 化学生物强化絮凝污泥产VFAs的优化利用
        4.7.1 截留单位进水产生混合污泥的VFAs产量
        4.7.2 生物脱氮碳源补偿量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本文编号:3797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797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