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舍气溶胶产生规律与减排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育肥猪舍气溶胶产生规律与减排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生产活动均在舍内进行,舍内的日常管理和动物活动都会影响舍内空气环境质量,进而影响畜禽生理健康,因此畜禽养殖场气溶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2014年10月~2015年8月在猪场3栋育肥猪舍进行试验,对试验猪舍的进气口颗粒物(PM2.5,PM10和TSP)浓度,舍内颗粒物、微生物和氨气浓度,舍内排风口颗粒物浓度与风机通风量进行了周年测定,获取了育肥猪舍周年气溶胶产生规律基础数据,完成了育肥猪舍排出颗粒物定量测定,并据此设计了猪舍内气溶胶减排方法,旨在为育肥猪舍内环境质量控制以及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育肥猪舍外周年PM2.5浓度为11~372μg·m-3,PM10为25~444μg·m-3,TSP为31~742μg·m-3。育肥猪舍内PM2.5浓度为23~245μg·m-3,PM10为113~1182μg·m-3,TSP为334~4396μg·m-3,每个季节PM10占TSP比例都在60%以上,舍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饲料和动物活动,PM2.5受猪舍进气口PM2.5影响较大。(2)育肥猪舍内年平均气温(22.1±3.31)℃;不同季节空气相对湿度波动性较大。育肥猪舍内不同季节,逐时PM2.5,PM10和TSP浓度在09:00和15:00出现两个峰值,在凌晨02:00前后出现一个小峰值。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氨气平均浓度分别为(7.15±10.18)mg/m3、(4.82±4.27)mg/m3、(7.17±6.98)mg/m3和(7.62±3.40)mg/m3。空气中年均氨气浓度和PM10浓度变化相关性最强(r=0.651)。育肥猪舍内空气中的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85×104~8.61×104CFU/m3;9×103~4.21×104 CFU/m3;3×102~8.1×103 CFU/m3。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主要依附在粒径大于3.3μm的颗粒物上。细菌总数与PM2.5浓度变化正相关(r=0.682),同时与TSP浓度负相关(r=-0.565);大肠杆菌与PM10和TSP浓度变化整体表现出负相关(r=-0.583和-0.751)。(3)饲养期间育肥猪舍春季日均颗粒物排放量为(1508±255)g/d,2.67g/(头·天);夏季为(1149±51)g/d,2.03g/(头·天);秋季为(1833±165)g/d,3.24g/(头·天);冬季为(1675±361)g/d,2.96g/(头·天);年日均排放量为(1350±1075)g/d,2.39g/(头·天)。试验期间,三栋育肥猪舍年排放量PM2.5为224kg/年,PM10为474kg/年,TSP为1215kg/年。(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设计并试制了一套育肥猪舍空气电净化系统。
【关键词】:育肥猪舍 气溶胶 颗粒物 氨气 微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1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引言15-22
- 1.1 畜禽养殖场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危害15-16
- 1.1.1 畜禽养殖场气溶胶来源15-16
- 1.1.2 畜禽养殖场气溶胶危害16
- 1.2 畜禽养殖场气溶胶产生研究进展16-18
- 1.2.1 畜禽养殖场颗粒物17
- 1.2.2 畜禽养殖场氨气17-18
- 1.2.3 畜禽养殖场微生物18
- 1.3 畜禽养殖场气溶胶减排技术研究进展18-20
- 1.3.1 畜禽养殖舍内气溶胶减排技术18-20
- 1.3.2 畜禽养殖场区气溶胶减排技术20
- 1.4 存在问题与不足20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0-22
- 1.5.1 研究目标20-21
- 1.5.2 研究内容21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
- 1.5.4 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育肥猪舍进气颗粒物对舍内颗粒物的影响22-30
- 2.1 材料与方法22-24
- 2.1.1 试验猪舍22-23
- 2.1.2 测点布置23
- 2.1.3 监测指标23-24
- 2.1.4 数据分析24
- 2.2 结果与分析24-28
- 2.2.1 育肥猪舍内不同季节空气颗粒物日均浓度变化24-25
- 2.2.2 育肥猪舍外颗粒物浓度25-27
- 2.2.3 大气环境对育肥猪舍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27-28
- 2.3 讨论28-29
- 2.4 小结29-30
- 第三章 育肥猪舍内气溶胶产生规律30-45
- 3.1 材料与方法30-32
- 3.1.1 试验猪舍30
- 3.1.2 测定指标30-31
- 3.1.3 数据分析31-32
- 3.2 结果与分析32-42
- 3.2.1 不同季节育肥猪舍内日均温度、湿度变化32
- 3.2.2 育肥猪舍内颗粒物逐时浓度变化32-36
- 3.2.3 育肥猪舍空气中氨气浓度36-38
- 3.2.4 育肥猪舍微生物38-42
- 3.3 讨论42-43
- 3.4 小结43-45
- 第四章 育肥猪舍内颗粒物排出量45-50
- 4.1 材料与方法45-46
- 4.1.1 测点布置45
- 4.1.2 测定指标45-46
- 4.1.3 数据分析46
- 4.2 结果与分析46-49
- 4.2.1 育肥猪舍风机通风量46-47
- 4.2.2 育肥猪舍排风口颗粒物浓度47-48
- 4.2.3 育肥猪舍不同季节颗粒物向舍外排放量48-49
- 4.3 讨论49
- 4.4 小结49-50
- 第五章 育肥猪舍气溶胶减排方法50-53
- 5.1 育肥猪舍空气电净化技术原理50
- 5.2 育肥猪舍空气电净化系统试制50-53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3-55
- 6.1 结论53-54
- 6.2 建议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作者简历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军;剡根强;;臭氧发生仪对犊牛舍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J];中国奶牛;2014年05期
2 孙泉云;夏炉明;卢军;;猪场生物安全风险因子构成及其评估进展[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3年10期
3 周忠凯;秦竹;余刚;林家彬;唐玉新;汤赤;陈俊;;发酵床育肥猪舍内湿热环境与通风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13年03期
4 石元春;;中国雾霾的产生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J];陕西电力;2013年04期
5 刘建伟;马文林;;猪舍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6 孙平勇;刘雄伦;刘金灵;戴良英;;空气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1期
7 袁文;柴同杰;周玉法;苗增民;张红双;秦梅;;猪圈及其周边社区环境大肠埃希菌气溶胶产生及其传播[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S1期
8 陈仁杰;陈秉衡;阚海东;;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9 洪奇华;陆东海;毛国辉;潘倩;陈安国;;测定位置与管理因素对猪舍中氨气测量值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10 姚美玲;张彬;柴同杰;;鸡兔舍耐药大肠杆菌气溶胶向环境扩散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会勇;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向周围环境的传播[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藏宇;猪场微生物气溶胶扩散特征及舍内空气净化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育肥猪舍气溶胶产生规律与减排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3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