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我国雾霾治理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09:07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我国雾霾治理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关于雾霾的报道频频登上各大新闻报纸头条,“雾霾”一词已经成了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中国的雾霾频频爆发,程度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首都北京的雾霾问题,不仅对市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还不利于交通安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预估的损失,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治理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显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论文探析了中国雾霾频发的直接原因是工业燃煤的废气和交通尾气的排放,只有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污染源。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还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产业,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公民环保意识淡薄,这些都给我国的雾霾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都是我国雾霾频发的根本原因。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被放在突出位置,并首次被提升到战略层面,“美丽中国”的概念由此产生。论文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出发,探析了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而雾霾频发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和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仍被作为十三五时期重大目标任务之一,其中雾霾治理是重点。放眼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高度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空气污染的阵痛,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随之而来的是空气质量的严重污染,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治理,如今的老牌工业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包括亚洲的日本,他们在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逐渐摆脱了雾霾的困扰。论文在归纳和总结英、德、美、日雾霾的相关治理路径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具体措施,为我国雾霾治理提供良好的启示,探索出一条中国雾霾治理的路径,以促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同呼吸,共命运,治理雾霾,刻不容缓。
【关键词】:雾霾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国外雾霾治理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一、绪论11-14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 研究背景11
  • 2. 研究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3
  • 1. 国内研究现状12
  • 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三) 研究方法13
  •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背景及意义14-19
  • (一) 理论背景14-16
  • (二) 现实背景16
  • (三) 意义16-19
  • 1. 有助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17
  • 2. 有助于发展生态产业17
  • 3. 有助于加强生态治理17
  • 4. 有助于开发新能源17-19
  • 三、我国雾霾频发现状及原因剖析19-26
  • (一) 雾霾现状19-21
  • 1. 日益频繁的雾霾天气19
  • 2. 雾霾天气特征19-20
  • 3. 雾霾的危害20-21
  • (二) 雾霾频发原因剖析21-26
  • 1. 直接原因21-22
  • 2. 根本原因22-26
  • 四、国外雾霾治理路径及其启示26-37
  • (一) 英国雾霾治理路径及其启示26-29
  • 1. 历史变迁26-27
  • 2. 治理特色与路径27-29
  • 3. 启示29
  • (二) 德国雾霾治理路径及其启示29-31
  • 1. 历史变迁29
  • 2. 治理特色与路径29-31
  • 3. 启示31
  • (三) 美国雾霾治理路径及其启示31-34
  • 1. 历史变迁31-32
  • 2. 治理特色与路径32-33
  • 3. 启示33-34
  • (四) 日本雾霾治理路径及其启示34-37
  • 1. 历史变迁34
  • 2. 治理特色与路径34-35
  • 3. 启示35-37
  • 五、中国雾霾治理目标和路径研究37-43
  • (一) 治理目标37
  • (二) 治理路径37-43
  • 1. 推动生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7-38
  • 2. 健全监督管理体制38-39
  •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39-40
  • 4. 完善立法和制度体系40
  • 5. 普及生态环保意识40-41
  • 6. 加强国际合作41-43
  • 六、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年02期

2 廖福霖;建设生态文明,永葆地球青春常驻[J];生态经济;2001年08期

3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0期

7 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9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10 王玉芹;刘磊;胡爱荣;;浅谈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建丽;于爱春;徐婷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刘芳;佟维;;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王虹;;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秀芸;;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井文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凤括;;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10 邱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浅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才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N];湖北日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常绍舜;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国光;简评《生态文明论》[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种筱娜;生态文明村带旺生态旅游经济[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乔宇 欧春坪;五年内生态文明村百分之百[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乔宇;一村一策建特色生态文明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8 潘广杰;生态文明重在建设[N];本溪日报;2007年

9 蔡永飞;建设生态文明的几个认识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黄慧诚;科学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宁芳;露天煤矿污染源分布特征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汪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吴巨培;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7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中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5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秋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涛;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我国雾霾治理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37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