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开发和应用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1 03:10
本文关键词: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开发和应用效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氮氧化物(NO_x)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氮氧化物的来源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燃煤电厂则为主要的固定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去除固定源NO_x的主要方法,可以将NO_x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N2。但是,脱硝催化剂在运行中,由于受到高温的复杂烟气成份影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活甚至完全丧失活性,从而导致脱硝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脱硝催化剂价格高昂,是脱硝装置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最大部分,并且包含多种重金属成份,废弃的失活催化剂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采用有效的再生与回收方式处理废弃催化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能避免废弃催化剂大量堆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将大幅度降低脱硝催化剂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因此,对脱销催化剂再生技术开发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催化剂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差别,国内催化剂再生和回收技术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技术路线仍处于保密阶段。本论文以两个燃煤电站的废弃催化剂进行了再生实验认证,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数据。通过实验和验证最终形成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并确定了技术成果转化方案。首先,本论文在归纳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脱硝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再生、回收以及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依托国电长源电厂的废旧催化剂取样样品进行的试验和分析对催化剂再生进行了研究。依托国电沙市电厂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取样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催化剂修复进行了研究。试验对吹堵清灰的方式、酸洗的溶液选择和浓度配比、活性植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论证,通过数据比较,最终获得科学合理和经济的技术路线。对这一案例实验的分析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技术转化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对催化剂再生技术需求现状的分析以及需求预测,发现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渐进式来开展技术的转化,设计出了技术转化方案。通过实验室小试验证,中试检验和调整规模放大后的参数,逐步转向规模化,获得了稳定、成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化技术工艺,能够满足政策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最后,从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出发,对废弃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开发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脱销催化剂再生技术的开发充分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能够有效带动上游原料和下游回收产品企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明显。
【关键词】:脱硝催化剂 失活再生 技术开发 应用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O64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4
- 1.2.1 国内研究动态11-13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3-14
- 1.2.3 研究评述14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创新点15-16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16-18
-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16-17
- 2.1.1 再生方式相关理论16
- 2.1.2 再生技术相关理论16-17
- 2.2 研究的技术依据17
- 2.2.1 技术基础研究17
- 2.2.2 中试放大试验17
- 2.2.3 小型生产线建设17
- 2.3 本章小结17-18
- 第3章 脱硝催化剂失活再生技术研究18-46
- 3.1 失活机理18-20
- 3.2 再生技术20-35
- 3.2.1 清灰20-21
- 3.2.2 高压水冲洗21
- 3.2.3 超声波辅助清洗21-25
- 3.2.4 酸洗25-30
- 3.2.5 酸化30-32
- 3.2.6 活性植入32-34
- 3.2.7 焙烧34-35
- 3.3 回收技术35-44
- 3.3.1 回收工艺流程35
- 3.3.2 回收路线比对35-38
- 3.3.3 回收关键技术38-41
- 3.3.4 回收工艺参数优化41-44
- 3.4 修复技术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开发方案46-52
- 4.1 需求及市场预测分析46-47
- 4.1.1 需求现状分析46
- 4.1.2 市场预测与分析46-47
- 4.2 产品供应分析47-48
- 4.3 技术-产品转化方案48-51
- 4.3.1 再生中试试验线搭建与投用48
- 4.3.2 再生生产线建设48-50
- 4.3.3 回收中试试验线研制与投用50
- 4.3.4 废弃脱硝催化剂的回收生产50-51
- 4.3.5 规模化生产方案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应用效果分析52-59
- 5.1 经济效益分析52-56
- 5.2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56-58
- 5.2.1 生态效益56-57
- 5.2.2 循环经济效益57
- 5.2.3 社会效益57-58
- 5.3 本章小结58-59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介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林;宋新南;江海斌;崔志坤;张国芳;;SCR脱硝性能影响因素及维护[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钱海平;解永刚;;600MW燃煤机组脱硝工程设计研究[J];浙江电力;2009年05期
3 刘创;陈冬林;罗睿;姜昌伟;衣晓青;冯延林;曾昭良;李海辉;李蓉;;SCR脱硝反应器内流动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0年02期
4 ;全国首条脱硝催化剂载体二氧化钛生产线在攀投产[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0年01期
5 解永刚;程慧;;火电厂SCR脱硝还原剂的选择与比较[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0年05期
6 熊晖;;旺隆电厂脱硝改造及应用[J];广西电力;2011年02期
7 王晓波;王芳;姚桂焕;归柯庭;;不同金属在催化脱硝过程中作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8 赵姝;黄用世;刘勇;;总图设计在老厂脱硝改造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年09期
9 沈靖;徐伟鸣;卢常t
本文编号:440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4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