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催化降解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0:00

  本文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催化降解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所引发的气体污染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VOCs指的是在常压下,其沸点在50℃至26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VOCs在人体肝脏、肾脏、神经等方面均具有毒性,甚至有的具有致癌作用,严重的影响到人体的健康,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在众多VOCs气体中,甲醛是人类生活中接触的最常见,也是最有害的气体之一。二氧化锰作为一种以金属催化性去除甲醛的催化剂,其优点在于金属催化性能强,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催化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等。二氧化锰是一种催化甲醛优良的催化剂。本研究综述了VOCs的污染,甲醛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研究进展。综述了常用的去除甲醛的方法以及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本研究以高锰酸钾与硫酸亚锰为原材料,以共沉淀法为制备方法,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不同种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锰,对其进行XRD、SEM、等表征。并对制备得的不同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测试了其催化效率。最终发现三种不同晶型与普通非纳米级二氧化锰的催化效率比较结果为δ晶型α晶型普通非纳米级二氧化锰γ晶型。本研究对纳米二氧化锰催化剂作了工艺上的改进,因考虑到比表面积,故采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在电压为12KV,流速为0.025 ml/min,接收距离20cm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了负载纳米二氧化锰的静电纺丝纤维膜,使材料得以应用。为了将二氧化锰催化剂充分暴露在材料表面而不是被纤维包裹,本实验通过溶解性将纤维做成多孔,使材料中的催化剂与目标催化物充分接触,增加活性位点。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为7%,溶质中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含量为1:1。最终,考虑在催化的基础上让复合材料增加吸附的作用。本实验将纳米二氧化锰与碳纤维进行复合,使得复合材料成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对其进行XRD与SEM的表征,并进行催化效率测试,最终表明负载纳米二氧化锰的碳纤维比未负载纳米二氧化锰的碳纤维催化效率提升了18.1%。
【关键词】:甲醛 纳米二氧化锰 静电纺丝 碳纤维 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X5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第一章 绪论8-2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危害与来源9-10
  • 1.2.1 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与来源9-10
  • 1.2.2 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10
  • 1.3 甲醛的性质及其危害10-11
  • 1.3.1 甲醛的性质11
  • 1.4 去除甲醛的方法11-14
  • 1.4.1 吸附法去除甲醛12
  • 1.4.2 二氧化钛光催化法12-13
  • 1.4.3 膜吸收技术13
  • 1.4.4 臭氧氧化法13
  • 1.4.5 金属催化法13-14
  • 1.4.6 植物净化法14
  • 1.5 氧化锰的性质14-16
  • 1.5.1 二氧化锰的性质15-16
  • 1.6 二氧化锰催化甲醛的机理探讨16-17
  • 1.7 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17-20
  • 1.7.1 溶胶凝胶法17-18
  • 1.7.2 流变相反应法18
  • 1.7.3 微乳液法18-19
  • 1.7.4 化学沉淀法19
  • 1.7.5 固相合成法19-20
  • 1.7.6 模板法20
  • 1.8 静电纺丝工艺20-21
  • 1.9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21-23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不同晶型的催化降解效率比较23-33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23-24
  • 2.2 纳米二氧化锰不同晶型形貌的调控24
  • 2.3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24-25
  • 2.4 不同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的XRD分析25-26
  • 2.5 不同种晶型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分析26-28
  • 2.6 不同种晶型二氧化锰对甲醛的催化效果比较28-31
  • 2.6.1 分光光度法28
  • 2.6.2 乙酰丙酮法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8-29
  • 2.6.3 标准曲线绘制29-30
  • 2.6.4 不同种晶型催化效率比较30-31
  • 2.7 本章小结31-33
  • 第三章 静电纺丝多孔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33-48
  • 3.1 前言33-35
  • 3.1.1 静电纺丝工艺流程33-34
  • 3.1.2 纺丝液性质34
  • 3.1.3 工艺参数影响34
  • 3.1.4 环境因素影响34-35
  • 3.2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35-41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35
  • 3.2.2 MnO_2/PVP复合材料的的制备35-36
  • 3.2.3 MnO_2/PVP复合材料的XRD分析36-37
  • 3.2.4 MnO_2/PVP复合材料的SEM分析37-38
  • 3.2.5 MnO_2/PVP复合材料的EDS分析38-39
  • 3.2.6 MnO_2/PVP复合材料最大比例分析39-41
  • 3.3 二氧化锰负载静电纺丝多孔纤维膜的制备41-44
  • 3.3.1 前言41
  • 3.3.2 掺杂不同质量百分比的PVB/PVP对孔径形貌的影响41-42
  • 3.3.3 PVB/PVP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42-43
  • 3.3.4 施加电压对于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43-44
  • 3.4 不同PVB/PVP比例多孔纤维膜的SEM分析44-46
  • 3.5 PVB多孔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46
  • 3.6 PVB多孔纤维膜的孔径测试46-47
  • 3.7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静电纺纤维膜对于甲醛的催化性能研究48-55
  • 4.1 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制备48-49
  • 4.1.1 制备方法48
  • 4.1.2 二氧化锰含量对静电纺丝纤维膜最佳配比研究48-49
  • 4.2 MnO_2/PVB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XRD分析49-50
  • 4.3 MnO_2/PVB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SEM分析50
  • 4.4 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EDS分析50-51
  • 4.5 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过滤性能分析51-52
  • 4.6 多孔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测试52
  • 4.7 纳米二氧化锰多孔纤维膜对于甲醛的催化效果分析52-54
  • 4.7.1 ICP测试52-53
  • 4.7.2 测试结果53-54
  • 4.8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碳纤维材料对于甲醛的催化性能研究55-59
  • 5.1 前言55
  • 5.2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碳纤维的制备55
  • 5.3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碳纤维的XRD分析55-56
  • 5.4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碳纤维的SEM分析56-57
  • 5.5 纳米二氧化锰复合碳纤维的催化效率测试57-58
  • 5.6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9-61
  • 6.1 结论59-60
  • 6.2 建议60-61
  • 参考文献61-6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碳酸法制取化学二氧化锰的研究[J];云南冶金;1983年05期

2 胡乐铭;;由非氧化锰矿转变为放电二氧化锰的探讨[J];中国锰业;1985年04期

3 关之飘;低品位二氧化锰活化提纯的研究[J];中国锰业;2000年01期

4 马子川,谢亚勃,张雪荣;二氧化锰分析方法的改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邹兴;侯丽娟;邹洁钢;;用空气直接氧化锰的水解物制备高视密度初级化学二氧化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6 宋静静;张萍;;低品位氧化锰矿中锰的还原回收[J];河北化工;2010年05期

7 耿世昌;干电池用二氧化锰及红锰的处理报告[J];化学世界;1957年01期

8 张其昕;;国外二氧化锰的生产研究概况与展望[J];金属矿山;1982年12期

9 学冶;铜—二氧化锰同时电解新工艺[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3年06期

10 谌曙永;;比利时化学二氧化锰生产及其发展情况[J];中国锰业;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琴;赵家昌;黄可龙;;不同相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性能[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孙晓丹;马春来;王毓德;李恒德;;一种新型氧化锰介孔相的制备方法[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张熊;杨秀双;纪丽艳;王毅;陈旭;杨文胜;;亚甲基蓝插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剥离/组装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林中魁;庄凯寒;陈锦毅;蔡健益;苏程裕;林鸿明;;气凝合成奈米氧化锰粉体之特性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季辰辰;蔡长君;鲁振江;包淑娟;;层状二氧化锰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治安;杨邦朝;邓梅根;胡永达;;氧化锰电极的微结构与电容行为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7 宋文娥;程方益;赵建智;陈军;;二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的化学制备和电极性能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许乃才;乔山峰;唐秀花;刘宗怀;;不同形貌层状氧化锰的可控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程方益;赵建智;宋文娥;马华;李春生;陈军;;高性能二氧化锰正极活性材料的研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王淑芬;张志成;刘华蓉;张伟;汪碧波;;γ-射线辐照一步法制备氧化锰/苯乙烯大孔复合材料及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谭必文 通讯员 李焱华 王芳;泸溪攻克氧化锰还原核心技术[N];团结报;2011年

2 赵欢;用进口二氧化锰生产电解锰试验成功[N];团结报;2007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向民贵 通讯员 唐正海 胡建 周方俊 舒绍云 覃选生;风雨五载磨一剑[N];团结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魏静;锌二氧化锰“助力”可穿戴电子设备[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特邀撰稿 向民贵 胡建 周方俊 唐雄英;风雨五载磨一剑[N];湖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贵强;软化学法合成氧化锰及其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2 魏春光;二氧化锰的隧道调控和电化学离子存储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蒋蓉蓉;纳米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治军;方铁锰矿型生物氧化锰的形成及其对锌和铜的吸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立珠;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黄行康;二氧化锰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杨晶晶;纳米水合二氧化锰氧化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尹文新;在氯盐介质中同时电解铅和二氧化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朱刚;独特形貌氧化锰纳米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容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建芳;新颖形貌氧化锰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形成过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前;银/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林昕;基于三维多孔镍沉积二氧化锰电极电化学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魏汉可;微细粒氧化锰矿综合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葛连方;二氧化锰/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微波辅助合成与超级电容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孙超超;二氧化锰微蚀体系微蚀机理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殿鹏;氧化锰催化电流振荡对电解锰阳极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7 程丽军;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韩康达;纳米二氧化锰催化性能及其对聚四氟乙烯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余孝威;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催化降解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黄一帆;纳米二氧化锰吸附重金属铜、镉离子特性及安全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催化降解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50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