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气雾霾监测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15 15:04

  本文关键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气雾霾监测系统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大量化工原材料,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中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许多城市大气中的SO2、NO2等气体污染物急剧增加。由于大量的污染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致使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因此,设计一种针对大气雾霾的监测系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大气雾霾监测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实际需要和国家相关行业要求,设计了大气雾霾监测无线传感网的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设计完成引入同步休眠机制的通信协议。同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减少系统的监测终端数量,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网络覆盖率。硬件部分,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系统处理器,并设计了监测终端、中继节点及手持智能监测终端。整个系统硬件的底层驱动程序均在Keil平台上进行编写。中继节点利用无线网桥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以确保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测。手持终端可以调取附近区域内每个监测终端的数据信息,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监控。软件部分,监控中心界面采用Visual C++平台进行开发,提供监测终端实时数据显示、超过预设阈值报警,同时具有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对设计完成的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环境测试实验以及对系统通信组网测试。由测试结果可知:本系统完全满足相关行业标准及实际需求,操作简单,运行稳定。通过网络优化,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延长系统工作时间。本文构建的监测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气雾霾 无线传感网 网络优化 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9;TN929.5;X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12-16
  • 1.2.1 大气雾霾监测系统发展现状12-15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现状15-16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16-17
  • 1.3.1 课题来源16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7-22
  • 2.1 系统的设计要求及功能17
  • 2.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17-18
  • 2.3 系统主要器件的选型18-21
  • 2.3.1 中央处理芯片的选型18-19
  • 2.3.2 气体传感器选型19-20
  • 2.3.3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20
  • 2.3.4 无线通信模块的选型20-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22-36
  • 3.1 监测终端硬件设计方案22-23
  • 3.2 传感器模块设计23-25
  • 3.2.1 传感器调理电路的设计23-25
  • 3.2.2 温湿度模块接口电路设计25
  • 3.3 电源管理模块接口电路设计25-28
  • 3.3.1 供电电路设计25-27
  • 3.3.2 充电电路设计27
  • 3.3.3 电量检测电路设计27-28
  • 3.4 其他接口电路设计28-30
  • 3.4.1 显示接口电路设计28-29
  • 3.4.2 复位电路设计29
  • 3.4.3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29-30
  • 3.4.4 无线通信模块接口电路设计30
  • 3.5 中继节点的硬件设计方案30-31
  • 3.5.1 整体硬件设计方案概述30-31
  • 3.5.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31
  • 3.6 手持智能监测终端的硬件设计方案31-35
  • 3.6.1 设计方案概述31-32
  • 3.6.2 电源管理模块接口电路设计32-33
  • 3.6.3 交互功能模块接口电路设计33-35
  • 3.7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及网络优化36-45
  • 4.1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方案36-37
  • 4.2 手持智能监测终端软件设计方案37
  • 4.3 监控中心界面软件设计方案37-39
  • 4.4 通信协议优化39-40
  • 4.5 无线传感网覆盖优化40-44
  • 4.5.1 人工鱼群算法40-44
  • 4.5.2 仿真结果分析44
  • 4.6 本章小结44-45
  • 第5章 系统的测试结果及分析45-52
  • 5.1 系统测试环境45-46
  • 5.2 系统技术指标测试及分析46-50
  • 5.2.1 系统的示值误差46-47
  • 5.2.2 系统的零点漂移47-48
  • 5.2.3 系统的分辨率48-49
  • 5.2.4 系统的响应时间49-50
  • 5.3 系统功耗分析50
  • 5.4 系统联机测试50-51
  • 5.5 本章小结51-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燕红;徐高卫;朱明华;周健;罗乐;;无线传感网3D-MCM封装结构的设计与实现[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3期

2 原徐成;李向东;;起重机钢丝绳受力状况实时监测无线传感网[J];重型机械;2014年01期

3 潘翔;;基于RFID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定位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3年01期

4 狄巨星;赵建光;范晶晶;;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多焊机控制系统研究[J];焊接技术;2013年08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密;吕钊;于晶;;无线传感网的软件设计[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艾春丽;张凤登;刘荣鹏;;无线传感网能量监测方法研究[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杨峰;孙玲玲;汪大卓;;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呼叫服务系统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景乔;胡文;戴一冕;;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能耗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吕亮;郦苏丹;卢泽新;;基于力学模型的无线传感网层次化拓扑生成算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田世伟;戴卫恒;李广侠;吕晶;徐荣;程佳亮;;协同定位研究综述[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7 李平;;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停车信息服务系统及业务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8 苏斓;仝杰;张庚;刘革;周立逾;;6LoWPAN与ZigBee等无线传感网互联技术架构的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文权;节能减排新触角—无线传感网[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郑欣;福建移动“无线传感网”助海西农业节能增效[N];人民邮电;2010年

3 一文;国内首枚无线传感网核心协议芯片研制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徐瑞哲;“第二大网”无线传感网布设长三角[N];解放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彭东;无线传感网开创“物联”新纪元[N];科技日报;2007年

6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032班 向雯;浅析信息化时代的智能大楼建设[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记者 陈雪峰 通讯员 冯成 尚晓天;无线传感网打造“智能”城市[N];嘉兴日报;2009年

8 许琦敏;坚韧不拔孕育原创实力[N];文汇报;2008年

9 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金骏 曹劲波;让高科技从实验室“走”出来[N];浙江日报;2006年

10 南湖区新闻采编中心 金骏;“科技引擎”产生“热”效应[N];嘉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黎鸣;无线传感网中节点位置和数据的隐私保护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王娜;无线传感网节点信任检测量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分雄;无线传感网中事件监测的压缩感知与异常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郭江鸿;无线传感网若干安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陈友荣;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曾迎之;无线传感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海涛;无线传感网中数据传输调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应蓓华;用于无线传感网的低能耗数据压缩[D];清华大学;2010年

9 童孟军;无线传感网能量有效路由协议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赵博;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的射频收发机的关键技术[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无线传感网中基于梯度的能量感知分簇拓扑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舒新展;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森林环境因子监测[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3 冯琳;无线传感网覆盖优化及控制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田洪周;无线传感网二代小波压缩算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亚;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设计[D];清华大学;2015年

6 朱飞飞;无线传感网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通信研究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3年

7 倪亚楠;无线传感网移动Sink轨迹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倪子云;基于协同式任务均衡的无线传感网路由优化算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9 刘菁原;无线传感网中距离相关加权定位算法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李成龙;基于IPv6的传感网信息采集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气雾霾监测系统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52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