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新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对水体中磷的原位富集与测定研究
本文关键词:含新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对水体中磷的原位富集与测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近年来应用于自然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活性磷原位测定的一种新技术。本论文对结合相进行创新,分别采用含碱式碳酸镁、氢氧化镁、磷酸根离子印迹聚合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膜为DGT的结合相,探讨了初始浓度、放置时间、温度、pH以及离子强度对组装后DGT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自然水体及沉积物中,探究其实际测定性能,结果如下:(1)碱式碳酸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膜作为DGT的结合相,洗脱液为10mL,0.25mol/L的H_2SO_4,洗脱率为85%±5%。组装后DGT对磷的测定不受溶液pH(4.10-9.15)和离子强度(0.001-0.05mol/L)的影响。在温度25°C,pH=7.00,磷初始浓度为2mg/L时,该DGT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0.4μg。初始磷浓度为0.001-20mg/L时,新DGT测定值与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值一致。方法对磷的检出限为102.4ng/L。将碱式碳酸镁-DGT和商品化Ferrihydrite-DGT应用于合成海水、厦门近岸海水、易海、巢湖水和南淝河中的对比研究结果可知,碱式碳酸镁-DGT能更准确测定不同水体中磷浓度。(2)氢氧化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膜作为DGT的结合相,该氢氧化镁为煅烧后的氧化镁原位水化而成。扫描电镜分析可知结合膜表面Mg(OH)_2颗粒分布均匀,颗粒半径约≤5.0微米。洗脱液为10mL,2.0mol/LNaOH,洗脱效率为72%±5%。在22-38°C下,Mg(OH)_2-DGT对磷的累积量随着温度的升高也跟着增加。Mg(OH)_2-DGT在pH3.02-7.98,离子强度1μmol/L-0.3mol/L范围内,对DGT富集磷的能力影响不显著。方法对磷的检出限为90.7 ng/L。存储时间为0.5-12月,Mg(OH)_2-DGT持续保持对磷的吸附能力,而Ferrihydrite-DGT在存储时间大于6个月后,吸附能力明显下降。Mg(OH)_2-DGT和商品化的Ferrihydrite-DGT应用于合成海水、易海、巢湖水和南淝河沉积物中的对比研究结果可知,Mg(OH)_2-DGT更能准确测定不同水体或沉积物间隙水中的磷浓度。(3)磷酸根离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膜作为DGT的结合相,洗脱液为5mL,1.0mol/L KOH,洗脱率为70.4%±5%。在22-52°C下,MIPs-DGT对磷的累积量随着温度的升高也跟着增加。MIPs-DGT在pH 2.83-9.13,离子强度0.0001mol/L-0.1mol/L范围内,对DGT富集磷的能力影响不显著。MIPs-DGT相比NIPs-DGT对磷酸根离子专一性识别,保持高的吸附能力。在0.1-6.0 mg/L磷浓度范围内,MIPs-DGT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显著线性相关。MIPs-DGT和NIPs-DGT应用于巢湖水中,研究结果表明MIPs-DGT能专一性捕捉实际水体中的磷酸根离子,保证了MIPs-DGT应用于水体中对磷浓度测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碱式碳酸镁 氢氧化镁 磷酸根离子印迹聚合物 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2;TB383.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引言14-15
- 第一章 绪论15-28
- 1.1 研究的背景15
- 1.2 环境中磷的污染15-17
- 1.2.1 水体及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15-16
- 1.2.2 磷的测定方法及缺陷16-17
- 1.3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17-24
- 1.3.1 DGT装置的构造与组成17-18
- 1.3.1.1 固体结合相的DGT装置17-18
- 1.3.1.2 液体结合相的DGT装置18
- 1.3.2 DGT装置的组成18-19
- 1.3.2.1 扩散相18
- 1.3.2.2 结合相18-19
- 1.3.3 DGT技术的原理19-20
- 1.3.4 DGT技术的特点20-21
- 1.3.5 DGT在监测磷方面的应用21-23
- 1.3.5.1 在水体中的应用21
- 1.3.5.2 在沉积物中的应用21-23
- 1.3.5.3 在土壤中的应用23
- 1.3.6 DGT技术的发展趋势23-24
- 1.4 分子印迹技术24-26
- 1.4.1 分子印迹技术的来源及发展历史24
- 1.4.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及特点24-25
- 1.4.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25-26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6-28
- 第二章 碱式碳酸镁为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原位富集测量环境水体中的磷28-41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8-29
- 2.1.1 实验试剂28
- 2.1.2 实验仪器28-29
- 2.2 实验部分29-30
- 2.2.1 新结合相的制备29
- 2.2.2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29-30
- 2.2.2.1 洗脱率29
- 2.2.2.2 不同因素对新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29-30
- 2.2.3 不同因素对DGT的吸附性能研究30
- 2.3 结果与讨论30-39
- 2.3.1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30-34
- 2.3.1.1 洗脱率30-31
- 2.3.1.2 结合相的饱和吸附量31-32
- 2.3.1.3 初始磷浓度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32
- 2.3.1.4 离子强度和pH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32-33
- 2.3.1.5 温度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33-34
- 2.3.2 DGT的吸附性能34-37
- 2.3.2.1 磷初始浓度对组装后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34-35
- 2.3.2.2 放置时间对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35-36
- 2.3.2.3 离子强度对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36-37
- 2.3.2.4 pH对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37
- 2.3.3 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线性范围37
- 2.3.4 实际水样分析37-39
- 2.4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氢氧化镁为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原位富集测量环境水体中的磷41-56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41
- 3.1.1 实验试剂41
- 3.1.2 实验仪器41
- 3.2 实验部分41-44
- 3.2.1 氢氧化镁结合相的制备41
- 3.2.2 氢氧化镁结合膜的表征41-42
- 3.2.3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42
- 3.2.3.1 洗脱率42
- 3.2.3.2 氢氧化镁结合相饱和吸附量的测定42
- 3.2.3.3 初始pH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42
- 3.2.4 不同因素对DGT的吸附性能研究42-43
- 3.2.4.1 磷初始浓度对DGT测定值的影响42
- 3.2.4.2 放置时间对DGT测定值的影响42-43
- 3.2.4.3 存储时间对DGT的影响43
- 3.2.4.4 温度对DGT的影响43
- 3.2.4.5 溶液初始pH对DGT测定值的影响43
- 3.2.4.6 离子强度对DGT测定值的影响43
- 3.2.5 不同结合相DGT的应用比较43-44
- 3.2.5.1 实验室内合成海水的应用43
- 3.2.5.2 易海湖水的应用43-44
- 3.2.5.3 巢湖水体应用44
- 3.2.5.4 沉积物中的应用44
- 3.3 结果与讨论44-54
- 3.3.1 氢氧化镁膜的表征44-46
- 3.3.2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46-47
- 3.3.2.1 洗脱率46
- 3.3.2.2 时间和pH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46-47
- 3.3.3 DGT的吸附性能47-51
- 3.3.3.1 初始磷浓度对组装后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47-48
- 3.3.3.2 放置时间对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48-49
- 3.3.3.3 存储时间对DGT的影响49-50
- 3.3.3.4 温度对DGT的影响50
- 3.3.3.5 溶液初始pH和离子强度对DGT测定值的影响50-51
- 3.3.4 方法的检出限51-52
- 3.3.5 不同结合相DGT的应用比较52-54
- 3.3.5.1 实验室内合成海水的应用52
- 3.3.5.2 易海湖水的应用52-53
- 3.3.5.3 巢湖水体应用53
- 3.3.5.4 沉积物中的应用53-54
- 3.4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磷酸根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中的应用56-68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56-57
- 4.1.1 实验试剂56
- 4.1.2 实验仪器56-57
- 4.2 实验部分57-60
- 4.2.1 磷酸根离子印迹(非印迹)聚合物的合成57
- 4.2.2 磷酸根离子印迹(非印迹)结合相的制备57-58
- 4.2.3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58-59
- 4.2.3.1 洗脱率58
- 4.2.3.2 磷酸根离子印迹结合相饱和吸附量的测定58
- 4.2.3.3 初始磷浓度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58
- 4.2.3.4 初始pH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58
- 4.2.3.5 离子强度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58-59
- 4.2.4 DGT的吸附性能研究59-60
- 4.2.4.1 放置时间对DGT测定值的影响59
- 4.2.4.2 磷初始浓度对DGT测定值的影响59
- 4.2.4.3 温度对DGT的影响59
- 4.2.4.4 溶液初始pH对DGT测定值的影响59
- 4.2.4.5 离子强度对DGT测定值的影响59
- 4.2.4.6 磷酸根离子印迹膜(MIPs)的吸附选择性59-60
- 4.2.5 MIPs-DGT和NIPs-DGT的应用比较60
- 4.3 结果与讨论60-67
- 4.3.1 结合相的吸附性能60-63
- 4.3.1.1 洗脱率60
- 4.3.1.2 结合相的饱和吸附量60-61
- 4.3.1.3 初始磷浓度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61-62
- 4.3.1.4 离子强度和p H对结合相吸附磷的影响62-63
- 4.3.2 DGT的吸附性能63-66
- 4.3.2.1 放置时间对MIPs-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63
- 4.3.2.2 磷初始浓度对MIPs-DGT原位吸附磷的影响63-64
- 4.3.2.3 温度对MIPs-DGT吸附磷的影响64
- 4.3.2.4 溶液初始p H和离子强度对MIPs-DGT测定值的影响64-65
- 4.3.2.5 磷酸根离子印迹膜(MIPs)的吸附选择性65-66
- 4.3.3 MIPs-DGT和NIPs-DGT在巢湖水体中的应用66-67
- 4.4 本章小结67-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7
- 致谢77-78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才;向兰;金涌;;液相法合成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初探[J];盐业与化工;2006年04期
2 王春迎;杜志明;丛晓民;田秀丽;;碱式碳酸镁的热分解研究[J];应用化工;2008年06期
3 祁洪波;杨维强;;轻质透明碱式碳酸镁生产工艺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8年10期
4 陈白珍;江剑兵;徐徽;石西昌;吴保安;;热解法制备碱式碳酸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毛小浩;李军旗;赵平源;;氯化镁制备碱式碳酸镁研究[J];山西冶金;2009年06期
6 杨晨;杨小波;郑东;祁敏佳;汪瑾;宋兴福;于建国;;微波作用下反应结晶制备碱式碳酸镁[J];无机盐工业;2011年06期
7 项其祥;徐晓力;林细才;;碱式碳酸镁作共沉淀剂连测水中的痕量铀钍[J];化学试剂;1988年05期
8 周相廷,樊国靖,刘百年,韩石朝;水合碱式碳酸镁的组成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3年01期
9 张文根;精制碱式碳酸镁新工艺[J];新技术新工艺;1999年03期
10 谢英惠,何豫基,曹吉林;球形碱式碳酸镁的合成及影响因素[J];海湖盐与化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晨;杨小波;郑东;祁敏佳;汪瑾;宋兴福;于建国;;微波作用下反应结晶制备碱式碳酸镁[A];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国胜;王蕾;曹颖;张翔;;反应温度对碱式碳酸镁结构及晶形影响的研究[A];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大鹏;杜志平;赵永红;张广良;;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碱式碳酸镁粉体的研究[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守德;;食用级碱式碳酸镁的合成研究[A];2008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专辑[C];2008年
5 颜文斌;高峰;施文;;工业轻质碳酸镁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镁盐专家和理事扩大工作会议论文专集[C];2010年
6 杨晨;宋兴福;汪瑾;孙淑英;于建国;;微波辅助合成纳米层状结构碱式碳酸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刘宝树;胡庆福;胡永琪;刘润静;汪敏;;碳酸氢镁溶液增浓的研究[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李占川;;PLC在碱式碳酸镁低温热解中的作用[A];2010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宋丽英;胡晓湘;胡庆福;;水菱镁石开发与利用[A];2010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胡庆福;宋丽英;胡晓湘;;水菱镁石开发与利用[A];2005年中国镁盐生产节能降耗、利用新能源高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制备MA-MgO-C砖有新法[N];中国冶金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麟卿;含水无机物/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慧芳;球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导热材料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胡婷婷;含新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对水体中磷的原位富集与测定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3 袁春华;水氯镁石制备优质碱式碳酸镁及氧化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5年
4 张家明;碱式碳酸镁的清洁生产工艺[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宝鑫;水氯镁石制备优质碱式碳酸镁的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7年
6 祁敏佳;微波强化水合碱式碳酸镁反应结晶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志强;轻烧白云石碳化法制备碱式碳酸镁[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8 李俊强;利用含镁副产品制备高纯碳酸镁及氧化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何昌斌;Mg_5(CO_3)_4(OH)_2·4H_2O纳米花的干燥动力学及L-J流体的MD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含新结合相的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对水体中磷的原位富集与测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6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