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室内细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用建筑室内细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全世界人们都关注到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建筑物室内空气品质是决定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境标准之一,现代人在室内环境的时间超过80%,然而室内空气环境并不是安全的,室外细颗粒物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染源也会产生细颗粒物,当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时,室内污染可能比室外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因此研究建筑物室内细颗粒物的变化规律以及细颗粒物的控制技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实验研究多综合考虑了穿透和沉积的共同作用,但是不同的实验条件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在密闭条件良好的建筑房间内对室内细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了动态实时监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室内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散发源浓度时室内细颗粒物的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存在室内颗粒物污染源时,室内细颗粒物浓度变化呈现相同规律,PM2.5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到最高值后呈曲线下降,经过一定沉降时间后趋于稳定。当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物散发量越高时,室内PM2.5污染程度越高,所需要的沉降时间就越长,散发源浓度为1000μg/m3、2000μg/m3和3000μg/m3时,平均沉降时间分别为7小时、30小时和49小时。现有的沉积模型大多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而建立的,少有对室内颗粒物的沉积性能进行单独研究,也无法直接得到沉积率。本文建立了封闭条件下室内细颗粒物的静态沉积模型,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平均沉积速率。静态沉积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说明该静态沉积模型是比较可靠的。模型分析得知,封闭房间室内细颗粒物的沉降过程可分为急速沉降期,缓慢沉降期、稳定期三个阶段,室内PM2.5浓度在急速沉降期内呈线性变化,在缓慢沉降期内呈现指数变化,在稳定期呈现稳定值。在散发源浓度为1000μg/m3、2000μg/m3和3000μg/m3时,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36 h-1、0.09 h-1和0.08 h-1。自然通风控制技术对室内PM2.5的浓度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室外空气质量优良时,开窗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但是门窗等围护结构会影响到自然通风效果。本文针对室内PM2.5污染的自然通风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应用CFD软件模拟分析了自然通风形式下,不同窗户位置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室外空气质量优良时,自然通风会大大降低室内细颗粒物的最高浓度值,加速室内细颗粒物的扩散及沉降,当散发源浓度为1000μg/m3、2000μg/m3和3000μg/m3时,平均沉降时间大大降低为1.5小时、2小时和3小时。模拟结果分析,窗口的位置位于门的对立面时,室内颗粒物去除率最高,是对门未开窗通风方式的1.5倍以上。自然通风的控制方法是有局限的,当室外细颗粒物污染浓度较高时,室外新风也会带入颗粒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产生影响。本文对建筑物新风组合净化控制技术进行了工程实测,在新风机组上加设了不同功能的净化装置,对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的净化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试室外新风净化过程中的细颗粒物浓度,考察不同功能工况下该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的净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外空气质量良好时,净化新风机组可以采用粗效+中效过滤的方式,平均净化效率为83.4%;在室外空气质量差时,采用粗中效+一级静电的净化方式时,平均净化效率为82.9%;采用粗中效+二级静电净化方式时,平均净化效率高达89.3%。当存在室内污染源时,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加上室内空气净化器可以十分有效地保持室内空气质量优良,是最有效的净化方案。
【关键词】:细颗粒物 变化规律 沉积模型 通风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3;TU8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的来源10-11
- 1.2.2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的研究现状11-12
- 1.2.3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沉积模型的研究现状12-13
- 1.2.4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13-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沉积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16-27
- 2.1 室内细颗粒物动态监测实验方案16-17
- 2.1.1 实验仪器16-17
- 2.1.2 实验步骤17
- 2.1.3 实验方案17
- 2.2 细颗粒物污染源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17-25
- 2.2.1 散发量为 1000μg/m3时室内PM_(2.5)浓度变化18-20
- 2.2.2 散发量为 2000μg/m3时室内PM_(2.5)浓度变化20-23
- 2.2.3 散发量为 3000μg/m3时室内PM_(2.5)浓度变化23-25
- 2.3 不同散发量对室内PM_(2.5)浓度影响程度的比较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建筑物室内细颗粒物沉积规律的理论研究27-37
- 3.1 室内细颗粒物的受力特性27-28
- 3.2 室内细颗粒物静态沉积模型的建立28-31
- 3.3 模型的验证31-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自然通风对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的控制研究37-53
- 4.1 自然通风对室内细颗粒物控制的实验研究37-42
- 4.1.1 动态监测实验方案37-38
- 4.1.2 自然通风对室内PM_(2.5)污染的影响分析38-40
- 4.1.3 自然通风对不同室内污染程度的控制比较40-42
- 4.2 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细颗粒物分布特征的数值模拟42-52
- 4.2.1 湍流模型在颗粒物扩散研究中的理论分析42-43
- 4.2.2 模拟软件介绍43-44
- 4.2.3 通风形式对室内PM_(2.5)浓度分布研究44-47
- 4.2.4 窗户位置对室内PM_(2.5)浓度分布研究47-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的新风多功能净化控制技术53-63
- 5.1 新风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53-55
- 5.1.1 空气过滤净化53-54
- 5.1.2 静电除尘净化54-55
- 5.2 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的实验研究55-61
- 5.2.1 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的结构和实验方案55-56
- 5.2.2 新风过滤净化方式测试分析56-57
- 5.2.3 新风过滤+静电净化方式测试分析57-59
- 5.2.4 多功能新风净化机组的净化效率的比较59-61
- 5.3 多功能新风机组+局部净化器控制技术61-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结论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毓梅,李秋营,范建,李炳太;大气粗细颗粒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年04期
2 王耘;;科技期刊中“细颗粒物”符号表示方法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01期
3 范柏祥,孙熙,王金波;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治理[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03期
4 杨书申;邵龙义;;大气细颗粒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5 冯加良;胡小玲;管晶晶;赵伟;;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柴发合;高健;王淑兰;;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J];环境保护;2011年16期
7 张莉君;东春阳;许慧慧;施烨闻;金奇昂;刘立平;沈先标;;上海市两社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状况[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8期
8 杨春雪;阚海东;陈仁杰;;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8期
9 ;揭开迷“雾”中的重重秘密——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解析我国空气中细颗粒物形成机制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10 范娇;秦晓蕾;薛晓丹;陈曦;赵力军;汤乃军;张利文;;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阳;付柏淋;;两种典型通风方式下室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的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蒲维维;赵秀娟;张小玲;徐敬;徐晓峰;孟伟;;奥运前后北京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冯加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来源探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洪也;周德平;马雁军;李潮流;刘宁微;董玉敏;;沈阳城区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元素的浓度变化及其来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子晔;李宁;;浅谈PM2.5防控专利技术开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9 叶兴南;尹姿;唐尘;陈建民;;基于吸湿性测量分析上海大气亚微米细颗粒物的混合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陈晨;银燕;钱凌;王巍巍;陈宇;李嘉鹏;;南京北郊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苡婷;上海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堪忧[N];上海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震宇;细颗粒物威胁“健康出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迎久;细颗粒物控制成约束性指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强化源头削减 分区分类控制[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记者 徐维欣;细颗粒物标准制定尚需时日[N];文汇报;2009年
6 通讯员 王双瑾;探寻PM_(2.5)真相[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拓玲;征细颗粒物排污费改善空气质量[N];西安日报;2012年
8 刘敬奇;北京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巍;每个人既是PM2.5的受害者也是参与者[N];陕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荣丽君;我市在全省率先监测PM2.5[N];西宁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斌;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及其对前体物排放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吴伊人;含油雾的环境空气中微细颗粒物净化用纤维滤料的织物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王晓斐;Gprc5a基因缺失小鼠对SiO_2诱导的肺损伤易感性增加[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英志;柴油车细颗粒物理化性质及其排放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5 朱继保;细颗粒物的电收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高知义;大气细颗粒物人群暴露的健康影响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赵金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庚达;煤粉燃烧细颗粒物生成、演化与沉积特性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9 顾泽平;大气细颗粒物有机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源解析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0年
10 斯俊平;燃煤过程中钠对焦特性及细颗粒物控制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春;汽车细颗粒物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马琼锦;上海二城区大气细颗粒物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陈璐;石化企业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中PM_(2.5)的贡献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周璐璐;燃煤细颗粒水汽相变长大特性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欢;重庆市主城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遥感估算模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玛依热·热夏提(Mayira·RiXat);乌鲁木齐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成分的分布特征及细胞毒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殷丽娜;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李满会;大气细颗粒物(PM_(2.5))对COPD患者转归影响及其调控炎性体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胡凡宝;基于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分析大气细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D];山东大学;2016年
10 蒋斌;鹤山超级站大气细颗粒成分特征及二次污染过程成因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民用建筑室内细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6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