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课题选取莱茵衣藻作为模式生物,研究典型纳米金属(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生长、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等影响,分析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生态毒性效应,揭示其胁迫机制,为深入理解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纳米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纳米氧化铜浓度增大,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96 h后的EC50值为306.54 mg/L。Logistic生长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莱茵衣藻终止生物量Bf和最大生长速率μmax均逐渐减小;纳米氧化铜浓度越高,对莱茵衣藻细胞膜通透性的破坏程度越大,单个细胞光合色素含量也逐渐减小,因此,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具有显著的胁迫效应。此外,本研究也进一步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机制,包括氧化胁迫机制、自由离子释放机制和抑制光合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纳米氧化铜释放的Cu2+较少,Cu2+对莱茵衣藻的生长率影响较大,毒性效应明显,且随着Cu2+浓度的增大,毒性效应越大,由此证明纳米氧化铜释放的Cu2+可能是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胁迫机制之一。(2)随着纳米氧化铜浓度的增大,莱茵衣藻细胞内SOD和POD含量均逐渐增大,而CAT的活性和MDA含量先增大后减小,由此证明氧化胁迫也是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胁迫机制。(3)纳米氧化铜极易团聚,与藻发生凝聚并沉淀,导致细胞内叶绿体对光的吸收出现遮蔽效应;当纳米氧化铜浓度增大,藻液透光性降低,藻的光吸收效率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捕光能力减弱,对光合作用的抑制效应增强,因此抑制光合作用可能是其胁迫机制。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机制并不是单一作用,而是氧化胁迫机制、自由离子释放机制和抑制光合作用机制多种胁迫机制相互协同作用,最终对莱茵衣藻细胞产生胁迫效应,造成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关键词】:纳米氧化铜 莱茵衣藻 毒性效应 胁迫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前言9-29
- 1.1 纳米材料概述11-15
- 1.1.1 纳米材料基本特性11-13
- 1.1.2 纳米材料应用现状13-15
- 1.2 纳米材料对藻的毒性及其研究进展15-24
- 1.2.1 纳米材料对藻的毒性效应15-19
- 1.2.2 纳米材料的对藻类的毒性表征19-21
- 1.2.3 纳米金属及氧化物的致毒机制21-24
- 1.3 莱茵衣藻概述24-25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5-26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6-28
- 1.5.1 本文研究内容26
- 1.5.2 本文技术路线26-28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28-29
- 2 材料与方法29-40
- 2.1 实验材料29-32
- 2.1.1 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29-30
- 2.1.2 莱茵衣藻培养30-32
- 2.2 实验方法32-40
- 2.2.1 莱茵衣藻细胞计数32
- 2.2.2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32-34
- 2.2.3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机制34-38
- 2.2.4 数据分析38-40
- 3 结果与讨论40-57
- 3.1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40-46
- 3.1.1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生长特性的胁迫效应—个体水平40-42
- 3.1.2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细胞膜通透性的胁迫效应—细胞结构水平42-43
- 3.1.3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光合色素的胁迫效应—细胞内含物水平43-44
- 3.1.4 小结44-46
- 3.2 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机制46-57
- 3.2.1 自由离子释放机制46-48
- 3.2.2 氧化胁迫机制48-54
- 3.2.3 抑制光合作用54-55
- 3.2.4 胁迫机理分析55-56
- 3.2.5 小结56-57
- 4 结论与展望57-59
-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57-58
- 4.2 问题与展望58-59
- 5 参考文献59-65
- 6 致谢65-66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玉玲;;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2 焦兆友;赵建平;庞秋云;商祥淑;杨志广;景志红;;微波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树新;崔云丽;;活性纳米氧化铜的制备[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4期
4 刘皓;钱程;徐海红;吴守国;;多孔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分析应用(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5 金盛杨;王玉军;汪鹏;翁南燕;周东美;;纳米氧化铜对小麦根系生理生化行为的影响[J];土壤;2011年04期
6 吕良忠;徐欢;丁元华;刘伟;袁宇;;纳米氧化铜催化碘代芳烃的氨基化反应[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范中丽,贾志杰;自分散、抗老化纳米氧化铜制备方法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3年04期
8 崔静;袁旭音;刘泉;郭荣荣;;环境水体中纳米氧化铜对金鱼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建群;贾殿赠;夏熙;庄稼;;纳米氧化铜的合成新方法[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赵喜华;许民;;纳米氧化铜粉体制备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3 徐丽丽;王瑞祥;;纳米氧化铜微粒对冷冻机油粘度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彩霞;张雪军;袁忠勇;;空心橄榄结构型纳米氧化铜的制备与表征[A];分子筛催化与纳米技术——分子筛协作组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徐丽丽;王瑞祥;;不同分散方法对添加纳米氧化铜的冷冻机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丽丽;王瑞祥;;纳米氧化铜微粒对冷冻机油粘度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付育才;谭立华;李芬;王俊;李倩;景志红;;微波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及其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董菊红;朱连勤;朱风华;孙金全;杨澄峰;;日粮添加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对小鼠全血及组织中铜锌含量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光瑞;石起增;杨华;刘巧茹;;纳米氧化铜催化空气氧化糠醛制备糠酸[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刘宏美;马媛;左伟伟;双海军;刘欢;张琰图;;基于氧化铜表面催化发光的乙醚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晨;纳米氧化铜在Caco-2细胞模型及鸡肠道中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张金堂;基于分子碘和纳米氧化铜的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德成;纳米氧化铜催化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齐金秋;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郑昊;莱茵衣藻对纳米氧化铜在水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及去除效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4 缪晓春;纳米氧化铜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姚人升;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对断奶仔猪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付育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7 雷涛;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脱硫再生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池定惠;纳米氧化铜电催化二氧化碳合成一元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吕娟;纳米氧化铜直接沉淀法制备工艺及表面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任丹丹;共模板法制备纳米氧化铜组装体及催化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纳米氧化铜对莱茵衣藻的胁迫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6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