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猪场废水研究
本文关键词: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猪场废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固定化小球藻 微生物燃料电池 猪场废水 输出电压 叶绿素a
【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处理猪场废水时可以输出电能;固定化小球藻技术解决了传统游离小球藻处理废水存在流失现象和需要后续处理的问题,并且产生的小球藻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材料。将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固定化小球藻技术结合不仅可使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得到去除,同时能产生电能和生物能,符合当今绿色发展的要求。实验将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固定化小球藻结合组合成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处理猪场废水。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对于模拟废水处理研究发现,在外接电阻为165Ω条件下,其稳定输出电压为541mV,最终出水水质为COD:240mg/L,NH3-N:160.5mg/L,TP:24.85mg/L;其去除率也分别达到:90.23%、61.51%、63.19%。实验后固定化小球内小球藻平均含量为1281.04个,增加倍数为7.15倍;叶绿素a的最终含量为217.25*10-6mg/个,增加倍数14.17倍;小球密度增加了2.96%。实验研究了N:P、固定化小球投入量、光照强度三个因素对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处理猪场废水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处理效果条件为:N:P=2:1,固定化小球投入量为4000颗,光照强度为7532Lux。在最佳影响条件下,将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江西万年某猪场调节池进水,电池达到稳定时间为105.5h,稳定输出电压为571mV,固定化小球内最终小球藻平均数量为765.63个,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为168.32*10-6mg/个,小球藻数量仍增加了3.89倍,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8.99倍。经处理后的猪场废水其出水水质为COD:331.32mg/L、NH3-N:154mg/L、TP:26.4mg/L,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86.80%、68.25%、68.38%。
【关键词】:固定化小球藻 微生物燃料电池 猪场废水 输出电压 叶绿素a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13;TM911.4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国内外研究现状10-17
- 1.2.1 MFC的原理10-11
- 1.2.2 MFC的发展历程11-12
- 1.2.3 MFC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2-14
- 1.2.4 固定化小球藻发展历程14-16
- 1.2.5 固定化小球藻MFC16-17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17-19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
- 1.3.2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18
- 1.3.3 技术路线18-19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指标测定方法19-27
- 2.1 实验材料19-20
- 2.1.1 菌种来源19
- 2.1.2 实验用水19-20
- 2.2 实验装置及仪器20-24
- 2.2.1 实验装置20-22
- 2.2.2 实验仪器22-23
- 2.2.3 固定化小球藻的制备及解固23-24
- 2.3 分析指标及其测试方法24-27
- 2.3.1 出水水质指标的分析24
- 2.3.2 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压指标的分析24
- 2.3.3 小球藻生物指标的分析24-27
- 第3章 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启动27-36
- 3.1 模拟废水的配置和固定化小球藻的制定27-30
- 3.1.1 模拟废水缓冲液的选择和pH的选择27-29
- 3.1.2 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的确定29-30
- 3.2 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接种启动30-35
- 3.2.1 启动期电池产电性能31-32
- 3.2.2 启动期固定化小球变化32-34
- 3.2.3 启动期废水水质变化34-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影响因素分析36-60
- 4.1 N:P对MFC处理废水的影响36-44
- 4.1.1 N:P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36-38
- 4.1.2 N:P对固定化小球的影响38-40
- 4.1.3 N:P对出水水质影响40-44
- 4.2 固定化小球投入量对MFC处理废水的研究44-51
- 4.2.1 固定化小球投入量对小球本身的影响44-48
- 4.2.2 固定化小球投入量对出水水质影响48-51
- 4.3 光照强度对MFC处理废水的研究51-58
- 4.3.1 光照强度对固定化小球的影响52-55
- 4.3.2 光照强度对出水水质影响55-58
- 4.4 本章小结58-60
- 第5章 固定化小球藻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实际废水研究60-67
- 5.1 固定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实际废水的启动60
- 5.2 固定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实际废水运行期间测量指标变化60-65
- 5.2.1 实际废水处理过程的电池输出电压60-62
- 5.2.2 实际废水处理过程固定化小球变化62-64
- 5.2.3 实际废水处理过程出水水质变化64-65
- 5.3 本章小结65-6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7-70
- 6.1 结论67-69
- 6.2 课题创新点69
- 6.3 展望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静;冯雅丽;李浩然;刘志丹;周良;;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及初步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2 关毅;张鑫;;微生物燃料电池[J];化学进展;2007年01期
3 洪义国;郭俊;孙国萍;;产电微生物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最新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7年01期
4 丁平;邵海波;刘光洲;段东霞;麻挺;陈嗣俊;王建明;张鉴清;;应用需盐脱硫弧菌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发电研究(英文)[J];电化学;2007年02期
5 园丁;;微生物燃料电池:既处理污水又发电[J];污染防治技术;2007年03期
6 刘登;刘均洪;刘海洲;;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年05期
7 张广柱;刘均洪;;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年04期
8 孙健;胡勇有;;废水处理新理念——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年01期
9 王万成;陶冠红;;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条件的优化[J];环境化学;2008年04期
10 ;微生物燃料电池或成汽车节能环保解决方案[J];材料导报;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忠泽;吴文果;;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赵峰;;来自废水的能量-微生物燃料电池[A];2010年海峡两岸环境与能源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李正龙;刘红;孔令才;韩梅;;可利用空间基地有机废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预研[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孙健;;废水处理新理念——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研究进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赵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传递及电极反应研究[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6 付玉彬;;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和应用[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7 孔晓英;李连华;李颖;杨改秀;孙永明;;葡萄糖浓度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8 袁勇;庄莉;周顺桂;;盘管式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及其应用[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9 喻玉立;袁用波;胡忠;;产电菌的选育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A];广东省科协资助学术会议总结材料[C];2010年
10 陈禧;王炜;彭香琴;刘宇波;幸毅明;;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与材料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曾晓舵 李洁尉 刘静;微生物燃料电池有很大挖掘空间[N];广东科技报;2010年
3 萧潇;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发电两不误[N];中国煤炭报;2005年
4 记者 毛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又推进一步[N];科技日报;2006年
5 纪振宇;微生物燃料电池为汽车节能环保提供解决方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赵亚平;虾兵蟹将派上新用场[N];科技日报;2007年
7 张芮;希腊从芝士副产品中回收能源[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常丽君;高空“超级细菌”可成发电新能源[N];科技日报;2012年
9 编译 杨孝文;微生物机器人吃苍蝇发电[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陈勇;美科学家开发出微生物燃料电池[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杰勋;产电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陶琴琴;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脱氮除磷及产电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徐磊;微生物燃料电池PB/rGO阴极材料及导电膜自清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臧国龙;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复杂废弃物处置及光电催化制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代莹;银/铁—碳基复合体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龚小波;微生物燃料电池高效电极与界面设计强化产电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孙哲;光催化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及对污染物去除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程建萍;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功能拓展及机理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孙彩玉;基于BES污水处理—产能研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10 杜月;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特性及其与光催化耦合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鑫;复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周秀秀;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双核酞菁钴的结构及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丽巧;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同步除碳、硝化/反硝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印霞h,
本文编号:554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5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