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京津冀辽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04 22:20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辽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AOD MODIS数据 京津冀辽鲁地区 时空分布


【摘要】:气溶胶在大气污染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ENVI 5.0作为平台,利用2008年至2014年期间的京津冀辽鲁地区AOD,分析了京津冀辽鲁地区三省两市的AOD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呈现出从西部到东部的逐渐递减的趋势,京津冀辽鲁地区的AOD值范围在0.0-1.0之间,高值区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值可达到0.8以上,低值在0.2以下;高值区数值可达到低值区的5倍以上.从时间变化上看,AOD年均值趋势线的变化斜率为0.03左右,这说明京津冀辽鲁地区近年来年均AOD值有微弱的上升趋势;就四季来看,在夏季数值最高(AOD值基本处于1.0-1.5之间);在春季、秋季、冬季AOD值相差不大,基本处于0.8-1.0之间.从各季节的AOD值年际变化趋势来看基本处于波动的上升趋势.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AOD MODIS数据 京津冀辽鲁地区 时空分布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5DL001)
【分类号】:X513
【正文快照】: 1引言大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相当数量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烟尘,硫酸盐,氮酸盐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成的稳定混合物,统称为大气气溶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是因为气溶胶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自鹏;余兴;李星敏;戴进;;基于MODIS数据的陕西省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J];科学通报;2014年03期

2 DONG ZiPeng;YU Xing;LI XingMin;DAI Jin;;Analysis of variation trends and causes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in Shaanxi Province using MODIS dat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35期

3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 Asia as Jointly Inferred from MODIS and OMI[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1年06期

4 郑小波;周成霞;罗宇翔;陈娟;Tianliang ZHAO;;中国各省区近10年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5 邓学良;邓伟涛;何冬燕;;近年来华东地区大气气溶胶的时空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朱恩云;马欘;;中国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7 李本纲;冉阳;陶澍;;北京市气溶胶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7期

8 李仑格;李富刚;王广河;汪晓滨;林春英;;西北地区气溶胶遥感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沙漠;2008年03期

9 车慧正;石广玉;张小曳;;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陶健红;黄玉霞;陆登荣;;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对兰州PM_(10)浓度的影响及其评估[J];中国沙漠;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晓璐;廉丽姝;;京津冀辽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2 何沐全;刘志红;张颖;张洋;颜妍;黄观;张娟;陈军辉;何敏;范武波;;川南城市群大气灰霾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3 LIU Qi;DING WeiDong;XIE Lei;ZHANG JinQiang;ZHU Jun;XIA XiangAo;LIU Dong Yang;YUAN RenMin;FU YunFei;;Aerosol properties over an urban site in central East China derived from ground sun-photometer measurements[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7年02期

4 李一凡;陈文忠;;基于MODIS和CALIOP卫星遥感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海洋初级生产力相关性[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1期

5 杭鑫;李亚春;张明明;谢小萍;任义方;张岚;;基于遥感的秸秆焚烧对江苏省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1期

6 刘璇;朱彬;袁亮;关学锋;;基于CALIPSO卫星资料的华东地区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年05期

7 张宸赫;赵天良;王富;徐祥德;苏航;程兴宏;谭成好;;2003~2014年东北三省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分析[J];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8 曾昭亮;郭建平;马大喜;;基于江西地区多卫星数据的气溶胶立体分布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6年05期

9 张磊;王哲;丁洪斌;;LIBS在气溶胶诊断方面的应用[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6年05期

10 杨凯;宋梦洁;陈晓婷;;浅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1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钊;彭艳;车慧正;白爱娟;;近10年关中盆地MODIS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J];高原气象;2013年01期

2 吴序鹏;杨军;车慧正;李晓静;夏祥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遥感产品验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02期

3 王宏斌;张镭;刘瑞金;张志薇;曹贤洁;;中国地区两种MODIS气溶胶产品的比较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3期

4 郑小波;周成霞;罗宇翔;陈娟;Tianliang ZHAO;;中国各省区近10年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5 ;Features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and its relation to extreme temperatures in China during 1980 2001[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年02期

6 曹国良;张小曳;龚山陵;安兴琴;王亚强;;中国区域主要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J];科学通报;2011年03期

7 张云海;马雁军;刘宁微;周德平;王扬锋;洪也;;沈阳地区霾的环境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8 王体健;李树;刘丽;邓君俊;庄炳亮;;大气棕色云和区域气候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3期

9 关佳欣;李成才;;我国中、东部主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郑小波;王学锋;罗宇翔;陈娟;;云贵高原1961—2006年大气能见度和消光因素变化趋势及原因[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李铜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J];海洋技术;2003年03期

2 宗雪梅,邱金桓,王普才;近10年中国16个台站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年02期

3 韩永;范伟;饶瑞中;胡欢陵;王英俭;;连续光谱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实验测量[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4 马光明;魏庆农;汪世美;;利用太阳辐射测量合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袁海军;顾行发;陈良富;余涛;刘强;李小文;;江西千烟洲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与分析[J];遥感学报;2006年05期

6 胡婷;孙照渤;张海东;;我国380nm波长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5期

7 田宏伟;郑有飞;陈怀亮;邓伟;杜子璇;;郑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与分析[J];气象科技;2010年04期

8 龙俐;田鹏举;郑小波;;贵州省2009年冬季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0年04期

9 诺桑;措加旺姆;益西旺杰;Berit Kjeldstad;Binod K.Bhattarai;;拉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测量[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10 邵培;麻金继;洪超;;基于偏振数据反演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时空特征的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佳;王振会;高扬;;利用两种算法反演江浙皖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2 梅林露;薛勇;光洁;李英杰;王颖;徐惠;艾建文;;亮地表下垫面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模型验证及敏感性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韩永;范伟;饶瑞中;胡欢陵;王英俭;;连续光谱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实验测量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宗雪梅;邱金桓;王普才;;宽带消光法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朱持则;包振浩;封秀燕;张行才;;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和浙江气温[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夏祥鳌;;全球尺度上气溶胶光学厚度周变化检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张玉洁;张武;陈艳;苑文华;史晋森;;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田永丽;张万成;陈新梅;和春荣;;中国西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特征[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9 包振浩;朱持则;;亚洲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月季变化和季风降水[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耀庭;王桥;李炬;窦军霞;;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雪晴;科学监测为北京好天气作证[N];科技日报;2008年

2 城市环境项目实施办公室;蓝天碧水不是梦[N];中国气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及其环境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林;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3 黎丽莉;广东气溶胶光学厚度及穗深空气污染物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4 薛岩松;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长松;中国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波长指数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陈见平;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户亚飞;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相关性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4 孙一;东亚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的联系及其与夏季风异常[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王浩洋;遥感反演安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时空特征分析[D];安徽大学;2015年

6 蒋雪梅;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及空气质量预测建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张洋;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四川成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8 刘佳雨;北京市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蔡稳;基于MODIS数据的江浙沪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10 李强;基于MODIS数据的南昌市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2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22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