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典型加油站地下水污染评估与分级防控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典型加油站地下水污染评估与分级防控研究
【摘要】:近年来,北京市加油站数量日渐庞大,加油站渗漏造成的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已成为北京市地下水的一大潜在有机污染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加油站对地下水的污染具有高风险、复杂、隐蔽、危害大和难恢复的特点。因此,进行加油站地下水污染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加油站分级防控研究,对管理部门进行加油站科学监管,保障首都地下水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在充分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典型加油站调查及地下水水质调查结果,对典型加油站地下水质量现状、污染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基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成果对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分区评价,提出加油站分级防控措施初步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评估了研究区内典型加油站地下水质量现状和污染现状,并进行污染成因分析。2.基于地下水脆弱性,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典型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划分出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较高区、风险性中等区和风险较低区。3.根据加油站所在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对研究区内典型加油站分级防控提出了初步建议。提出了建立完善地下水监测系统、提高地下水环境监管水平、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等防控措施。
【关键词】:北京市 加油站 地下水污染评估 分级防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4;X52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1.3.1 主要内容13
- 1.3.2 技术路线13-15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15-19
- 2.1 自然地理15-16
- 2.1.1 地形地貌15
- 2.1.2 气候气象15
- 2.1.3 河流水系15-16
- 2.2 地层概况16
- 2.2.1 地层岩性16
- 2.2.2 第四系特征16
-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16-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加油站基本情况及地下水水质调研19-45
- 3.1 典型加油站选取19-21
- 3.1.1 选取原则19
- 3.1.2 选取结果19-21
- 3.2 典型加油站基本情况调研21-36
- 3.2.1 调研方法21
- 3.2.2 调研成果21-32
- 3.2.3 存在问题分析32-36
- 3.3 地下水水质状况调研36-44
- 3.3.1 监测井调查及监测布点36
- 3.3.2 监测指标选取36-37
- 3.3.3 水质测试成果37-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评估研究45-70
- 4.1 地下水质量评价45-56
- 4.1.1 评价方法45
- 4.1.2 检出状况45-47
- 4.1.3 基本指标超标特征47-51
- 4.1.4 必测特征指标超标特征51-54
- 4.1.5 选测特征指标超标特征54
- 4.1.6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54-56
- 4.1.7 地下水质量评价结论56
- 4.2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56-63
- 4.2.1 评价方法56-57
- 4.2.2 基本指标污染评价57-60
- 4.2.3 特征指标污染评价60-62
- 4.2.4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论62-63
- 4.3 地下水环境问题及污染成因分析63-69
- 4.3.1 监测成果与区域水质背景对比分析63-67
- 4.3.2 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67-68
- 4.3.3 污染成因分析68-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分级防控研究70-81
- 5.1 研究思路70
- 5.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70-74
- 5.2.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70
- 5.2.2 因子的分级70-73
- 5.2.3 因子的权重73
- 5.2.4 评价结果73-74
- 5.3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74-79
- 5.3.1 评价思路74
- 5.3.2 评价方法74-75
- 5.3.3 因子及权重75-77
- 5.3.4 评价结果77-79
- 5.4 加油站污染分级防控措施79-80
- 5.4.1 建立完善地下水监测系统79
- 5.4.2 提高地下水环境监管水平79
- 5.4.3 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79
- 5.4.4 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79
- 5.4.5 典型加油站分级防控措施79-80
- 5.5 本章小结80-81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81-83
- 6.1 结论81
- 6.2 建议81-83
- 参考文献83-87
- 附录87-8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9-90
- 致谢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寒;马明;高翔;李明哲;孙晓英;;加油站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监测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年04期
2 王鹏;周瑞静;宋炜;周磊;;加油站地下水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迁移模拟研究[J];城市地质;2016年01期
3 文一;陈坚;康阳;白福高;刘伟江;;加油站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预防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科学;2015年06期
4 丛琳;丛林;金晓霞;;加油站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贾光;陶彬;;埋地双层油罐在加油站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年04期
6 潘朝发;;加油站储油罐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5年02期
7 李娟;吕宁磬;杨洋;李鸣晓;李翔;席北斗;郭燕菲;张霞;;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8 童莉;梁鹏;朱秋颖;冉丽君;周学双;;加油站储罐泄漏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影响评价;2014年03期
9 SHAO Jingli;LI Ling;CUI Yali;ZHANG Zhaoji;;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China[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3年01期
10 邰托娅;王金生;王业耀;白利平;;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622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2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