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1:16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现代化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摘要】:中共十八大重新确立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概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且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1)这些战略目标概念是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确立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并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本文依据党中央的战略思想,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城镇化转型的紧要关头,提出了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 现代化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宏观背景9-11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11-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建设美丽中国与宜居乡村战略目标设计15-21
  • 第一节 新的“四化”目标“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15-16
  • 一、新的“四化”目标15-16
  • 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16
  • 第二节“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16-18
  • 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16-17
  • 二、“五大发展理念”17-18
  • 第三节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8-20
  • 一、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18-19
  •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问题的现状21-28
  • 第一节 传统污染对农村生态的破坏仍然在持续21-23
  • 一、传统污染的表现21-22
  • 二、传统污染对农村生态的危害22-23
  • 第二节 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的破坏23-24
  • 一、工业污染的表现23-24
  • 二、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的危害24
  • 第三节 生活废弃物排放对生态的破坏24-25
  • 一、固体废弃物分类(按产生来源)24-25
  • 二、固体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的危害25
  • 第四节 城镇化对乡土社会传统生活习惯的破坏25-27
  • 一、乡土文化25-26
  • 二、乡土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影响26-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的责任、对策与根本目标28-52
  • 第一节 关于主体责任的思考28-33
  • 一、政府主体的法律责任28-30
  • 二、企业主体的经济责任30
  • 三、居民主体的参与责任30-31
  • 四、流动人口的管理责任31-33
  • 第二节 城镇化过程中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对策思考33-39
  • 一、借鉴传统城市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规划设计与保护同步33-34
  • 二、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建设发展与治理同步34-35
  • 三、借鉴市场化的经验,开拓农村城镇生态环保产业35-36
  • 四、借鉴循环经济的经验,把污染物演变成为经济资源36-37
  • 五、借鉴专业化的经验,制定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标准37-39
  • 第三节 实现保护治理与发展的有机统一39-45
  • 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39-40
  • 二、发展观光农业,提升农民产业和就业层次40-42
  • 三、发展规模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42-43
  • 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市场占有份额43-44
  • 五、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44-45
  • 第四节 对根本目标的思考——用城镇化带动人的现代化45-50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的人的素质46-47
  •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教育发展47-48
  • 三、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48-49
  • 四、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培育49-50
  • 本章小结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明,何青山,刘林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年01期

2 沈者寿;生态环境保护要从宏观思想上实现三个转变[J];杭州科技;2000年01期

3 张自学;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方略[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4 尹进恺;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5 陈万志;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6 佟利;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7 刘英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8 张双有,王锡明;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注意的四个问题[J];人大研究;2001年10期

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1年01期

10 林树森;广州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规划[J];城乡建设;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军;尚改珍;;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李联平;;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有“以人为本,以社区为主”新理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附录2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摘要)[A];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鲜金贤;;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5 张保平;;浅论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做[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郝春江;刘林贵;托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李军;;九江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思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甘并福;蒋然;卢世同;;小城镇建设: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黄信佳;;民主党派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黄德林;王国飞;;论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省旅游局局长 宁士敏;树全面效益观 搞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记者 汤世亮;希望漓江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好[N];桂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国民;克州党委召开文化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N];克孜勒苏报(汉);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治山 孝雅楠;生态环境保护是永恒主题[N];西部时报;2013年

5 ;黄泽元赴环保部汇报衔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N];张掖日报;2013年

6 记者 谢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N];云南日报;2013年

7 林昆勇;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N];广西日报;2013年

8 徐世旺 范秀平;山阳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N];商洛日报;2013年

9 记者 陈静;省上检查我市秦岭开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N];商洛日报;2013年

10 吴殿峰 记者 王彦;兴凯湖良好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程启动[N];黑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演变考[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2 武翠翠;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靳文旭;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何立果;都江堰流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邵琛霞;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杨晓丽;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机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郝利;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康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10 史亚楠;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22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22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