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与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8:27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域土壤与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形态 高速公路旁植物污染 累积能力 生物监测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推进,高速公路土壤环境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为探讨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迁移转化和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检测了高速公路G4和G60的临长段、长潭段和潭邵段5 m、10 m、15 m、40 m和80 m处土壤重金属(Zn,Pb,Cd,Cr和Cu)的浓度,分析了它们的污染分布特征、污染程度、植物重金属累积能力,并对高速公路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表明,受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本文所检测的土壤中的五种重金属(Zn,Pb,Cd,Cr和Cu)的浓度随与高速公路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近高速公路点Cd和Cr超过了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所检测的五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是CdPbCrZnCu,其中Cd为主要污染物,研究的三个路段5 m处Cd为重度污染,80 m处仍有轻度污染,其它重金属分别为轻度污染或无污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d、Cr和Pb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存在潜在的健康伤害风险且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三个路段80 m处Cr对未成年人仍有轻微的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高速公路两侧的居民应居住在距离高速公路80 m之外。由于三个采样地临长段(LC)、长潭段(CT)和潭邵段(TS)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交通量及运行年限的不同,BCR改进法所提取的五种重金属的四种形态的相对百分比稍有差异,但其大体是一致的。其中可移动态相对百分比大小依次为:CdPbZnCuCr,表明重金属Cd、Pb和Zn的可移动态相对百分比较大,表明容易被植物吸收。相关性分析,显示F1和F2与土壤的p H和CEC成显著正相关。风险评估指数分析表明Cd为周围生态环境的主要风险因子,处于高风险至极高风险之间,Cd污染应引起注意。对本研究中的六种植物进行生物累积系数和重金属累积指数分析,表明它们对重金属Cd、Zn、Cr、Pb和Cu都有一定的耐性,其中樟树和松柏对重金属的累积能力最强,特别是对重金属Cd和Zn。在建设高速公路绿化带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这两种植物。同时,我们也可以选用这两种的植物的树皮进行生物监测,可快速了解高速公路对周围植物的污染。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重金属形态 高速公路旁植物污染 累积能力 生物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X1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 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存在形态特征16-17
  • 1.4 高速公路旁植物重金属污染研究17-18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18
  • 1.6 研究内容18-19
  •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19-20
  • 第2章 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20-39
  • 2.1 前言20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0-28
  • 2.2.1 样品采集20-22
  • 2.2.2 试剂22-23
  • 2.2.3 仪器23
  • 2.2.4 实验方法23-24
  • 2.2.5 实验室分析与质量控制24
  • 2.2.6 评价方法24-28
  • 2.3 结果与讨论28-37
  • 2.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28-29
  • 2.3.2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中重金属浓度29-30
  • 2.3.3 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与距离的变化关系30-31
  • 2.3.4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31-33
  • 2.3.5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33-37
  • 2.4 本章小结37-39
  • 第3章 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39-47
  • 3.1 前言39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39-41
  • 3.2.1 样品采集39
  • 3.2.2 试剂39-40
  • 3.2.3 仪器40
  • 3.2.4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测定40-41
  • 3.2.5 实验室分析与质量控制41
  • 3.2.6 评价方法41
  • 3.3 结果与讨论41-46
  • 3.3.1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41-43
  • 3.3.2 土壤重金属形态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43-44
  • 3.3.3 风险评估指数(RAC)44-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高速公路旁植物中重金属污染与累积能力分析47-54
  • 4.1 前言47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47-50
  • 4.2.1 样品采集47-49
  • 4.2.2 试剂49
  • 4.2.3 仪器49
  • 4.2.4 实验方法49
  • 4.2.5 实验室分析与质量控制49-50
  • 4.2.6 评价方法50
  • 4.3 结果与讨论50-53
  • 4.3.1 植物中重金属浓度50-51
  • 4.3.2 生物累积系数( BAF)和重金属积累指数 (MAI)51-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4-56
  • 5.1 总结54-55
  • 5.2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 附录A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铭,李震坤;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2 聂继云,董雅凤;果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中国果树;2002年01期

3 陈晓虹;用植物清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J];国土绿化;2002年07期

4 梁称福,陈正法,刘明月;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5 李江川,冯保民;用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J];植物杂志;2002年01期

6 庚晋 ,周洁;重金属污染触目惊心[J];金属世界;2002年02期

7 胡宁静,李泽琴,黄朋,程温莹;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3期

8 唐书源,赵治书,易庭辉,张鹏程;重庆郊县市场玉米的重金属污染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年02期

9 唐书源,李传义,张鹏程,谢琳,李其林,罗林;重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调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10 贾广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有色矿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杨定清;;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应对措施[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阻止重金属污染不能靠个案追究[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立灿;;重金属污染的近忧和远虑[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重金属污染的症结是民主缺位[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伟;;典型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成新;;太湖流域重金属污染亟待重视[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唐春花;冯昌和;马逸麟;;南昌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查尔;刘东;;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技术[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安阳;谢明;;中药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红;美国 种下水芹菜 消除重金属[N];广东科技报;2001年

2 李子娜;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05年

3 刘伊婷;一项新技术填补我国农产品重金属快速检测空白[N];中国质量报;2006年

4 邹伟;关注机动车重金属污染[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章轲;环保部重拳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刘凯;全国重金属污染整治方案加紧制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杨一苗;我国将全面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祁进成;西宁整治重金属污染企业[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武卫;好好管一管重金属污染[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董克伟;10亿资金专项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妍;关中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毛应明;徐州市典型污染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磁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宋大平;典型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及居民健康风险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卫;有色金属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及生态封闭治理模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房增强;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稳定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周洪英;徐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磁学响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文凤;珠三角地区肉鸡组织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9 任红艳;宝山矿区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的遥感监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赵庆龄;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徐兰;洋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安邦;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4 冯佳蓓;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土壤的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张亚会;填埋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花晓蕾;大气重金属污染实时评价显示系统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吴端阳;石家庄污灌区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琛;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李念;潼关某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戴佰林;重金属污染水稻中镉的减量化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7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57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