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研究
【摘要】: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当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最迫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作为其发展的重点领域,要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在该地区深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刻不容缓。为解决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统一部署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本文从宏观政策视角,在对区域协同发展及节能减排政策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协同治理和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分类。运用动态趋势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的协同现状、能源消费现状、新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污染防控进行趋势分析,以反映当前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的成效。依据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结合节能减排政策的特点,从政策目标、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率三个层面设定了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政策效果评价框架,通过定义政策目标实现度,从政策目标层面评价政策效果;考察京津冀地区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环境保护效率,通过测度历年效率变化值来测量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同时,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的政策综合效率、分解效率以及政策效率整体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发现当前的节能减排政策在促进区域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政策目标方面,当前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政策主要目标实现情况较好,主要难点依然在于解决一次能源消费问题;政策影响方面,政策对能源资源产出效率的影响基本为正,环境保护效率方面,政策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及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实现了有效控制,对烟(粉)尘排放方面效果较差,亟需加强;政策效率方面,京津冀地区中,节能减排政策DEA有效率为30.77%,整体政策效率较低。当前京津冀的节能减排政策在对节能减排的技术改进和实现规模效率方面均未达到理想水平,还需在技术改进和优化政策投入规模方面做出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 协同发展 节能减排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F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14-15
- 1.4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及难点15-16
- 1.4.1 研究方案15-16
- 1.4.2 可行性分析16
- 1.4.3 研究难点16
- 1.5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16-18
- 第2章 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18-25
- 2.1 协同治理理论18-21
- 2.1.1 区域治理理论18-19
- 2.1.2 协同理论19-20
- 2.1.3 协同治理20
- 2.1.4 环境协同治理20-21
- 2.2 政策相关理论21-23
- 2.2.1 政策21-22
- 2.2.2 公共政策22
- 2.2.3 节能减排政策22-23
- 2.3 政策评价理论23-24
- 2.3.1 公共政策评价理论23-24
- 2.3.2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现状25-41
- 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及现状25-28
- 3.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演进25
-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25-28
- 3.2 京津冀节能减排政策28-33
- 3.2.1 可再生能源政策28-30
- 3.2.2 污染防治及减排政策30-31
- 3.2.3 政策分类31-33
- 3.3 京津冀节能减排动态趋势分析33-40
- 3.3.1 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33-35
- 3.3.2 京津冀新能源产业发展35-37
- 3.3.3 京津冀区域污染排放37-39
- 3.3.4 京津冀污染治理完成投资39-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41-53
- 4.1 节能减排政策评价依据41-43
- 4.1.1 评价标准41-42
- 4.1.2 评价模式42
- 4.1.3 评价流程42-43
- 4.2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43-48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3
- 4.2.2 指标设定43-47
- 4.2.3 指标体系结构47
- 4.2.4 指标处理47-48
- 4.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政策效率评价模型48-52
- 4.3.1 模型构建48-51
- 4.3.2 模型处理51-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效果实证研究53-62
- 5.1 政策目标实现度53-54
- 5.2 政策影响测度54-55
- 5.3 基于DEA模型的政策效率实证分析55-61
- 5.3.1 数据处理55-56
- 5.3.2 实证分析56-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参加的科研工作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节能减排 责任与竞争力论坛”在京召开[J];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2 王择;;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J];节能;2007年05期
3 ;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年02期
4 邹晶;;节能减排:压力与动力同在[J];世界环境;2007年03期
5 马瑞;;以行动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J];环境保护;2007年12期
6 ;我国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和要求[J];中国橡胶;2007年14期
7 ;我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J];中国橡胶;2007年14期
8 王克群;;节能减排的意义及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阳斌;;切不可打着“节能减排”的幌子[J];中国有色金属;2007年08期
10 哲生;;煤炭工业“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确定[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祥左;;对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出台[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暨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世良;付登科;童颖;;农村节能减排势在必行[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王金芳;;关于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6 许祥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7 ;发改委:2012年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A];《电站信息》2012年第7期[C];2012年
8 寇刘秀;;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9 赵浩敏;;“硬约束”为节能减排护航[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汲传排;深挖潜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瑞杰;节能减排不可“孤军奋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记者 王庆华;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N];赤峰日报;2007年
4 徐琦;节能减排决心目标和责任不变[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查玮;大型国企应做节能减排表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于平;吉林青年企业家投身节能减排[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转变发展思路 推进节能减排[N];长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朝登;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铁的纪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易家言;将节能减排培育成利润增长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柳祖林;节能减排,,不能只是上边热[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静;节能减排视角下的中国工业增长动力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9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飞;“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节能减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月;面向节能减排的车辆检测站网点布局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林双;成都市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佳;采暖城市节能减排技术与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付振茹;“中央—地方”政府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行为的委托代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韩旭;淄博市临淄区工业节能减排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廖永涛;基于疏浚机具改良的疏浚船舶节能减排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刘畅;吉林省工业节能减排经济政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9 赖晓雯;基于节能减排的高污染产业转型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马信缘;油气资源型城市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6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6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