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京津冀地区典型大气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3:15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典型大气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京津冀 来源解析 CAMx 源示踪技术 过程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第三代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对2014年京津冀地区典型季节的典型大气污染物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利用CAMx模式的颗粒物源示踪技术(PSAT)和过程分析(PA)对京津冀地区重污染时段的颗粒物来源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了2014年京津冀不同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区域来源贡献,和北京市冬,夏两季PM2.5重污染期间不同物理、化学过程的贡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河北北部城市和沿太行山一线城市PM2.5以本地来源贡献为主,贡献率在70%~80%;外地区域来源随着地理位置逐渐靠近外省而增大;北京,天津,本地区域来源比例为55%~50%,;河北东部城市污染物区域来源受外省影响较大。一次排放的污染物本地来源比例较大,贡献率为70%~90%;二次转化的硫酸盐,硝酸盐,则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本地来源比例在30%~50%。区域来源的季节变化中,一次成分的变化不如二次成分明显。不同受体方案在计算污染物源-受体关系时会产生差异。选择区域平均方案计算外地区域来源比例大于选择单点方案,这种计算差异性在一次污染物的源-受体关系上体现的更加明显。2.在重污染期间,北京市PM2.5的化学转化与水平传输对其浓度变化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在重污染累积阶段,每小时化学转化对ρ(PM2.5)的变化的贡献为5~40μg/m3,而每小时水平方向的输送贡献10~20μg/m3。在冬夏两季重污染期间化学生成与水平传输对ρ(PM2.5)的变化的贡献存在明显不同。冬季每小时的化学转化与水平输送可以贡献超过40 μ g/m3,而夏季由于ρ(PM2.5)较低,化学生成和水平输送的PM2.5的主要贡献较低。在污染累积期间水平输送的贡献对其浓度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3.在重污染累积期间,每小时北京市ρ(PM2.5)可以增长2.5~10 μ g/m3。冬季增长明显大于夏季。区域输送已经在污染累积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外来地区域来源有河北,山东地区,对北京的贡献可以达到35~20μg/m3(冬季)和12~17μg/m3(夏季)。在污染累积阶段,随着细颗粒物浓度的升高,距离较远的源区对北京市的贡献逐渐增大,其贡献率可以上升20%。4.重污染期间北京市700hPa-850hPa左右高度一般维持西风或偏西南风,850hPa以下至近地层维持西南风的格局。随着高度的降低,水平风速逐渐减弱。潮湿的水汽对PM25的吸湿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冬夏两季在污染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冬季具有明显的逆温现象,边界层高度也相对更低,而夏季高湿的水汽条件则更利于污染物的化学转化。
【关键词】:京津冀 来源解析 CAMx 源示踪技术 过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空气质量模型简介10
  • 1.2.2 区域污染物传输数值研究发展10-13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13-16
  • 第2章 模式简介和本研究采用的数值研究方法16-25
  • 2.1 模式简介16-17
  • 2.1.1 WRF模式简介16
  • 2.1.2 CAMx模式简介16-17
  • 2.2 CAMx颗粒物源示踪技术和过程分析工具简介17-20
  • 2.2.1 源-受体关系计算方法简介17-19
  • 2.2.2 过程分析工具简介19-20
  • 2.3 模式设置20-25
  • 2.3.1 模式网格与输入数据20-22
  • 2.3.2 源排放清单设置与排放分布22-24
  • 2.3.3 模式源区设置与受体设置24-25
  • 第3章 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模式验证25-37
  • 3.1 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25-31
  • 3.1.1 SO_2与硫酸盐浓度分布25-27
  • 3.1.2 NO_x与硝酸盐浓度分布27-29
  • 3.1.3 一次PM_(2.5)浓度分布29-30
  • 3.1.4 PM_(2.5)浓度分布30-31
  • 3.2 模式验证31-35
  • 3.2.1 气象模式验证31-32
  • 3.2.2 CAMx模式验证32-35
  • 3.3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京津冀PM_(2.5)及相关典型污染物源-受体关系37-61
  • 4.1 典型污染物源-受体关系37-56
  • 4.1.1 二氧化硫与硫酸盐源-受体关系37-44
  • 4.1.2 NOx与硝酸盐源-受体关系44-48
  • 4.1.3 一次PM_(2.5)源-受体关系48-51
  • 4.1.4 PM_(2.5)源-受体关系51-56
  • 4.2 受体点的选择对源-受体关系的影响56-60
  • 4.2.1 受体区域方案设置56
  • 4.2.2 结果分析56-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第5章 北京市重污染时段典型污染物累积规律61-81
  • 5.1 北京市冬季典型重污染时段污染物成因分析61-71
  • 5.1.1 冬季重污染期间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61-63
  • 5.1.2 PM_(2.5)累积过程生成途径贡献成因分析63-69
  • 5.1.3 重污染期间北京PM_(2.5)区域来源贡献69-71
  • 5.2 北京市夏季典型重污染时段污染物来源分析71-78
  • 5.2.1 夏季污染过程气象要素垂直分布71-73
  • 5.2.2 PM_(2.5)累积过程生成途径贡献成因分析73-77
  • 5.2.3 重污染过程北京PM_(2.5)区域来源解析77-78
  • 5.3 本章小结78-8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1-86
  • 6.1 主要结论81-84
  • 6.2 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9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99-100
  • 致谢100-101
  • 附表101-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福林;陈景文;敖江婷;;受体模型应用于典型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来源解析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09年03期

2 高春香,宋进华,梁秀婷;呼市市区大气总悬浮物微粒来源解析[J];内蒙古气象;2001年02期

3 江澜;;邯郸市城市道路尘来源解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05期

4 田福林;陈景文;刘成雁;王志嘉;任雪冬;李红;;蒙特卡罗不确定性分析在受体模型来源解析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1年32期

5 张翊峰,金永民;抚顺市地面扬尘的来源解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年01期

6 薛荔栋;郎印海;刘爱霞;刘洁;;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J];生态环境;2008年04期

7 李文慧;张承中;马万里;周变红;刘焱明;蒋君丽;李一凡;;西安采暖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0年07期

8 韩德明;张承中;马万里;李文龙;叶磊;李一凡;;西安城区大气中多氯联苯季节变化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7期

9 郭光焕;吴建会;;城市扬尘及其来源解析技术[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4期

10 刘庆阳;刘艳菊;张婷婷;李夷平;朱明m,

本文编号:736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36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