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动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猪场粪污 沼气发酵 动力学模型 有机负荷 温度
【摘要】:温度、进料浓度、有机负荷和发酵工艺是影响猪场粪污沼气发酵处理效果和产气速率的重要因素,目前针对猪场粪污沼气发酵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只停留在定性的描述,缺少定量的表征。为此,开展了不同温度、进料浓度、有机负荷和发酵工艺条件下的猪场粪污沼气发酵试验,获得了各因素与沼气发酵产气效率之间的动力学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进料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进料量逐渐增加有机负荷,获得了15、20、25、30和35oC条件下的最大容积产气率分别为0.136、0.796、1.294、1.527和1.952 LCH4 L-1 d-1,对应的有机负荷分别为1.2、3.6、5.6、5.6和7.2 gVS L-1 d-1,对应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是6.7、2.2、1.4、1.4和1.1 d;(2)建立了定量描述容积产气率和有机负荷之间关系的新模型,基于模型适应性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判断,新模型比以往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有机负荷对容积产气率的影响。采用其它研究者公开报道的沼气发酵实验数据验证新模型,结果显示出好的拟合效果,证明了新模型的通用性和适用性。(3)用温度活性系数(θ)表征温度对沼气效率的影响,15~20 oC温度区间的最大容积产气率(Rpmax)、半饱和常数(KLR)和动力学常数(KD)的θ值最大,分别为1.451、1.299和1.322。这表明猪场粪污沼气发酵对对15~20 oC范围的温度变化比20~35 oC范围的温度变化更敏感;根据能量输出~输入比和反应器投资以及加热的总成本分析,将发酵温度从15oC升温到20oC为最佳加热策略。(4)在相同有机负荷条件下(3.2 gVS L-1d-1),不同进料浓度(TS 1~8%,即8~64 gVS L-1)会对产气效率产生影响,表现为中间进料浓度的有机物去除效果和产气效率要高于低和高的进料浓度。(5)ASBR和UBF在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上表现出相似的性能,且明显优于USR;ASBR和UBF能很好地截留污泥,而USR中污泥冲刷较严重;粒径大的污泥主要分布在距离反应器底部20~30cm位置;由于严重冲刷,USR上部存留的污泥粒径比其他两反应器要大。(6)除了USR最下层,ASBR,UBF和USR不同高度的古菌种群结构无较大差异,且三个反应器同一高度也无较大差别;ASBR,UBF和USR在古菌种群结构上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应器最下端;Woesearchaeota_DHVEG~6_norank(Woesearchaeota)和Candidatus Nitrosopumilus(奇古菌门)主要分布在USR底部,分别占61%和23%。
【关键词】:猪场粪污 沼气发酵 动力学模型 有机负荷 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13;S216.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引言14-24
- 1.1 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和危害14
- 1.2 猪场粪污沼气发酵研究现状14-18
- 1.2.1 影响因素15-17
- 1.2.2 发酵工艺17-18
- 1.3 产气动力学模型18-23
- 1.3.1 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概况19
- 1.3.2 产气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19-23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23-24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23
- 1.4.2 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有机负荷对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24-34
- 2.1 实验目的24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4-26
- 2.2.1 实验材料24-25
- 2.2.2 试验方法25
- 2.2.3 分析项目及方法25
- 2.2.4 模型拟合和评估25-26
- 2.3 结果与讨论26-33
- 2.3.1 有机负荷对产气效率的影响26-28
- 2.3.2 有机负荷与容积产气率的定量关系28-32
- 2.3.2.1 模型建立28-29
- 2.3.2.2 模型修正29-32
- 2.3.3 模型验证32-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温度对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34-42
- 3.1 实验目的34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34
- 3.3 结果与讨论34-41
- 3.3.1 不同温度对产气速率的影响34-37
- 3.3.2 温度对产气效率的定量影响37-39
- 3.3.3 反应器加热策略39-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进料浓度对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42-50
- 4.1 实验目的42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42-43
- 4.2.1 实验材料42-43
- 4.2.2 试验方法43
- 4.2.3 分析项目及方法43
- 4.2.4 数据分析43
- 4.3 结果与讨论43-49
- 4.3.1 进料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43-46
- 4.3.2 进料浓度对容积产气率的影响46-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不同发酵工艺对猪场粪污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50-63
- 5.1 实验目的50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50-53
- 5.2.1 实验材料50
- 5.2.2 沼气发酵装置50-51
- 5.2.3 沼气发酵试验51
- 5.2.4 分析项目和方法51-52
- 5.2.5 菌群多样性分析52-53
- 5.3 结果与讨论53-62
- 5.3.1 ASBR、UBF和USR反应器在不同有机负荷下的性能比较53-56
- 5.3.1.1 COD去除53-54
- 5.3.1.2 出水SS54
- 5.3.1.3 出水pH54-55
- 5.3.1.4 容积产气率和原料产气率55-56
- 5.3.2 ASBR、UBF和USR反应器不同高度污泥MLSS变化、粒径分布56-60
- 5.3.2.1 反应器不同高度污泥MLSS变化56-57
- 5.3.2.2 反应器不同高度污泥粒径分布57-60
- 5.3.3 ASBR、UBF和USR反应器不同高度微生物分布60-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63-64
- 6.1 结论63
- 6.2 建议63-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历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秀红;罗学刚;贾文甫;焦扬;;高温快速堆肥处理屠宰废弃物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01期
2 秦翠兰;王磊元;刘飞;李治宇;孙金龙;周岭;;畜禽粪便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5年06期
3 林斌;薛蕾;徐庆贤;;基于ADM1模型的沼气生产过程的模型参数选择和辨识[J];微型电脑应用;2014年10期
4 林峰;李传统;;生物质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3年03期
5 李勇生;赵秋霞;;控制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的措施[J];畜牧与兽医;2013年09期
6 杨双春;邓丹;梁丹丹;潘一;;国内外厌氧消化模型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2年25期
7 杜连柱;张克强;梁军锋;崔文文;;厌氧消化数学模型ADM1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环境工程;2012年04期
8 郭建斌;董仁杰;程辉彩;Joachim Clemens;庞昌乐;;温度与有机负荷对猪粪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9 ;Effects of mixture ratio on anaerobic co-digestion with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and food waste of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年08期
10 李淑兰,吴晓芙,刘英,邓良伟;猪场废水处理技术[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光;两段式厌氧工艺产甲烷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生态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振宇;采用USR-AF工艺对牛粪进行厌氧处理的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2 刘园;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7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5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