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省部分城市灰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防控策略
本文关键词:浅谈浙江省部分城市灰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防控策略
【摘要】:借助50年来的灰霾天气统计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灰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文献综述,分析了浙江省主要城市的颗粒物污染特征、水溶性离子及无机元素组成,对宁波、温州地区进行了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灰霾天气状况日趋严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细颗粒物已成为浙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成分。而各区域的颗粒物来源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工业污染减排、城市蓝天工程、绿色交通物流及农村大气污染防治等灰霆天气防控对策。
【作者单位】: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灰霾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防治对策
【分类号】:X513
【正文快照】: 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霆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 km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的情况”。形成灰霾的颗粒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排放,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会加大灰霾发生的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天津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年03期
2 徐迅宇;;中山市灰霾天气与相关污染物的关系分析[J];科技资讯;2010年22期
3 卢照方;;灰霾天气的形成与灰霾监测[J];绿色科技;2011年09期
4 程晓川;杜光俊;裴丽娟;;郑州市灰霾天气的统计与特征分析[J];河南科技;2012年11期
5 张巍;陈建文;范文武;廖乾邑;曹攀;;成都地区特定灰霾天气过程与成因分析[J];四川环境;2013年02期
6 谭知还;;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J];科学大观园;2013年04期
7 陈林昌;;浅谈滁州市灰霾天气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J];绿色视野;2013年08期
8 肖红;张保森;魏云慧;;灰霾天气的危害与预防途径[J];湖北气象;2006年03期
9 吴兑;;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9期
10 金均;吴建;蔡菊珍;周洋毅;张胜军;郦颖;;杭州市灰霾天气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晓武;马小玲;许振成;彭晓春;陶俊;;广州市灰霾天气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调查[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吴兑;廖国莲;邓雪娇;毕雪岩;谭浩波;李菲;蒋承霖;夏冬;范绍佳;;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周须文;;石家庄市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毛致伟;郭萍;;灰霾天气的危害与防治措施[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5 郑传新;蒋丽娟;唐伍斌;;气象条件对桂林市灰霾天气的影响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喻雨知;姚蓉;刘兵;贺程程;周慧;;长沙城市灰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陈燕;祝晓红;陈建新;易伟霞;温洛;;南阳市灰霾天气及其与相关污染物的关系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8 孙燕;魏建苏;赵小艳;陈曲;陈鹏;;南京灰霾天气事件的变化特征[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卫芬;沈琰;;2013年常州市灰霾天气特征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10 陈燕;陈建新;薛旭;;南阳市灰霾天气的污染特征及健康效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绮薇;广州准备推出灰霾天气预报[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特约评论员 赫荣亮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研究员;北京灰霾天气与钢铁产业调整[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记者 苏洪峰;省政协调研组调研我市灰霾天气治理[N];新乡日报;2014年
4 王恩瑞邋通讯员 李国英;雾霾锁三晋 专家解成因[N];山西日报;2007年
5 记者 闫世峰;灰霾天气要排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记者 解悦;我市启动灰霾天气监测[N];南京日报;2009年
7 杨政莹;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呼吁建立灰霾天气防御机制[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谭敦民;灰霾天气比吸烟更易致癌[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9 记者 杨绮薇 通讯员 冉楠;广州亚运防灰霾专家论证提对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陈国琴 (市民);“灰霾天气门诊率高”乃一记警钟[N];健康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鑫;合肥市灰霾天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宁;广州市灰霾天气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3 姚晨婷;太原市灰霾天气发生过程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张克磊;乌鲁木齐市PM_(2.5)的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5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