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生物反应器降解高浓度对硝基苯酚废水
本文关键词:膜电生物反应器降解高浓度对硝基苯酚废水
更多相关文章: 对硝基苯酚(PNP) 功能微生物 铁粉 三维电极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电生物反应器
【摘要】:本文针对含难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废水,分别采用微生物—铁粉耦合工艺、三维电极预处理工艺及膜电生物反应器工艺进行处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以对硝基苯酚作为目标物驯化功能微生物,经驯化后,微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但适应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结构,表面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以难降解的对硝基苯酚(PNP)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究了PNP的初始浓度、pH值、投入铁粉量等因素在缺氧微生物—铁粉共存条件下对PNP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NP初始浓度为100 mg/L, pH值为中性,铁粉2 g/L的条件下,400 min后,耦合工艺对PNP去除率达97.98%,远高于相同条件下两种单一工艺去除率的加和,从而可以快速高效的将PNP降解。通过气质联用(GC-MS)研究发现,耦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不同于经典微生物降解和传统铁粉降解的产物。研究三维电极法对难降解有机物对硝基苯酚(PNP)的降解能力,确定三维电极法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工艺条件。以PbO2/Ti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对PNP模拟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试验研究分析pH值、进水PNP废水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板间距、铁粉投加量等因素对三维电极法处理PNP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法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PNP,1000 mg/L的PNP最佳反应条件:电解质Na2SO4投加量为50 mmol/L, pH值为3,电压为7V,反应时间为115 min,零价铁粉10g/L,极板间距为3 cm下,去除率高达97.5%。为了与微生物技术相耦合,我们发现即使在温和的条件下(pH=7.0,板间距5 cm电压5V)进行实验时,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仍达到72.5%。膜电生物反应器是将膜过滤、生物处理和电催化耦合在一起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本部分通过试验研究pH值、进水PNP废水浓度、电流强度、铁粉投加量等因素对膜电生物反应器处理对硝基苯酚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膜电生物反应器处理对硝基苯酚的最佳试验条件为0.1 g/L铁粉、0.8 A和200 mg/L。
【关键词】:对硝基苯酚(PNP) 功能微生物 铁粉 三维电极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电生物反应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0
- 1.1 含PNP废水的主要来源和危害性10
- 1.1.1 PNP废水的主要来源10
- 1.1.2 PNP废水的危害10
- 1.2 处理含PNP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法10-17
- 1.2.1 物理方法11-12
- 1.2.1.1 吸附法11
- 1.2.1.2 萃取法11
- 1.2.1.3 盐析法11-12
- 1.2.2 化学法12-16
- 1.2.2.1 高级氧化法12-14
- 1.2.2.2 化学沉淀法14
- 1.2.2.3 电化学法14-16
- 1.2.3 生物法16-17
- 1.2.3.1 活性污泥法16
- 1.2.3.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16-17
- 1.3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处理有机废水17-18
- 1.3.1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17
- 1.3.2 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17-18
- 1.4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18-20
- 1.4.1 意义18
- 1.4.2 研究思路18-20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0-24
- 2.1 实验试剂20
- 2.2 实验仪器20-21
- 2.3 检测内容与分析方法21-24
- 2.3.1 活性污泥形态的观察方法21
- 2.3.2 污泥沉降比(SV_(30))的测定21
- 2.3.3 PNP含量的测定21-22
- 2.3.4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22
- 2.3.5 污泥浓度(MLSS)的测定22
- 2.3.6 溶解氧(OD)的测定22
- 2.3.7 pH的测定22
- 2.3.8 中间产物的定性22-24
- 第三章 微生物的培养驯化24-34
- 3.1 混合微生物的驯化培养原理24
- 3.2 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24-26
- 3.2.1 污泥的来源24
- 3.2.2 混合污泥的培养驯化24-26
- 3.3 不同阶段微生物情况及现象26-30
- 3.4 缺氧微生物驯化过程30-32
- 3.5 小结32-34
- 第四章 缺氧微生物-铁粉耦合降解对硝基苯酚废水34-40
- 4.1 实验装置和方法34-35
- 4.1.1 实验装置34-35
- 4.1.2 试验方法35
- 4.2 影响对硝基苯酚的因素35-38
- 4.2.1 pH对PNP降解的影响35-36
- 4.2.2 铁粉投加量对PNP降解的影响36
- 4.2.3 PNP初始浓度对PNP降解的影响36-37
- 4.2.4 缺氧微生物—铁粉耦合法与两种单一方法处理PNP废水的对比实验37-38
- 4.3 降解产物初步分析38-39
- 4.4 结论39-40
- 第五章 三维电极处理高浓度对硝基苯酚废水40-50
- 5.1 实验流程与方法40-41
- 5.1.1 实验流程40
- 5.1.2 实验内容40-41
- 5.2 影响对硝基苯酚在三维电极中的影响因素41-47
- 5.2.1 不同pH下PNP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41-42
- 5.2.2 不同电极间距对PNP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42-43
- 5.2.3 不同电压下对PNP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43-44
- 5.2.4 不同初始浓度对PNP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44-45
- 5.2.5 不同铁粉投加量对PNP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45-46
- 5.2.6 三维电极法与单一电极法及单一铁粉催化法比较46-47
- 5.3 PNP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分析47-49
- 5.4 结论49-50
- 第六章 膜电生物反应器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废水50-56
- 6.1 试验目的与流程50
- 6.1.1 试验目的50
- 6.1.2 试验流程50
- 6.2 影响PNP在膜电生物反应器中降解的影响因素50-55
- 6.2.1 初始浓度对PNP降解率的影响50-51
- 6.2.2 pH对PNP降解的影响51-53
- 6.2.3 电流对PNP降解率的影响53-54
- 6.2.4 铁粉投加量对PNP降解率的影响54-55
- 6.3 小结55-56
- 第七章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可耐受高浓度对硝基苯酚的降解菌株[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23期
2 齐立权;黄治清;刘屹;石桂林;;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及其钠盐的合成[J];沈阳化工;1989年01期
3 高士祥,王灿,孔德洋,蔡邦成,邵云;β-环糊精对对硝基苯酚微生物降解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3年05期
4 刘自力;孙建华;;液电等离子体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杨红;孙建华;谭国进;王润荣;;对硝基苯酚废水降解的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年03期
6 焦永利;刘召娜;吴德礼;马鲁铭;;对硝基苯酚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研究[J];净水技术;2009年02期
7 俞蓉;夏冬前;;大孔树脂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效果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8 李启本;时召俊;;大孔树脂在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0年06期
9 安久涛;鲁娜;张玉;李杰;吴彦;;气相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魏玮,蒋明谦;硝酸和对硝基苯酚类同系关系的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卿;冯德荣;;掺杂镨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夏强;张晖;张道斌;丁亚敏;赵青宁;阎登科;;膜反应器中对硝基苯酚的臭氧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明月;何茂霞;曹海杰;韩丹丹;李静;李鑫;;水中氢氧自由基协同其他活性氧化物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4 施窈;卢章辉;;Ag@SiO_2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5 闫艳春;王海胜;张京顺;李康;翟逸;;对硝基苯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性能与表面疏水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顾建生;徐莉英;周静;;诺氟沙星与对硝基苯酚荷移反应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会亮;周国伟;孟庆海;;介孔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郑永良;许尚营;李娜;郭振中;王彬彬;张志霞;童文羽;刘德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 HS-D38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特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董博;卢晓峰;李振宇;王策;;TiO_2/Au纳米纤维高效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邱罡;陈宜菲;陈少瑾;;铁屑还原土壤中对硝基苯酚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献文;超声波强化臭氧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郏彩霞;超声电化学双脉冲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魏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对硝基苯酚在沸石上的吸附行为[D];天津大学;2014年
3 郭英浩;介孔材料的制备、改性以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慧;膜电生物反应器降解高浓度对硝基苯酚废水[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明海;复合金属氧化物去除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靳文竹;对硝基苯酚废水的超(近)临界水氧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张晓雪;电催化氧化法降解废水中的对硝基苯酚[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袁胜群;对硝基苯酚的催化加氢还原及废催化剂的回收和废水处理[D];山东大学;2007年
9 冯岑岑;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单程楠;改性沸石的制备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9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7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