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难点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23:22

  本文关键词: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难点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煤化工 废水处理 近零排放 技术难点


【摘要】: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是以解决我国煤化工水资源及废水处理难题为目标,形成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重大技术研究。以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工程实例,分别从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高盐水处理等几个方面对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酚氨回收运行波动显著、气浮效果差、生化系统处理效果不稳定、结晶盐产生量大、缺乏资源化途径。根据我国《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要求,结合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地域环境情况可行的环境准入策略,为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问题的解决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煤化工 废水处理 近零排放 技术难点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0254)
【分类号】:X784
【正文快照】: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的过程,是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发展起来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60%,能源已成为遏制经济命脉的症结。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能一,唐秀华,邹平,贾志宇;我国焦化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其处理方法[J];净水技术;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锦华;方一莉;江燕斌;盖恒军;李平;;PAC混凝法去除煤化工废水中难降解组分及其可生化性提高研究[J];环境工程;2017年02期

2 庄海峰;袁小利;韩洪军;;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7年01期

3 雪小峰;张宏伟;;固定床加压气化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煤炭与化工;2016年10期

4 张超;;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实际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7期

5 张星;周琳;;Fenton试剂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6年14期

6 蒙小俊;尹莉;李海波;盛宇星;张玉秀;曹宏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PAHs吸附降解规律研究[J];给水排水;2015年11期

7 吴扬;;MAP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5年21期

8 杨朋兵;李祥;黄勇;朱亮;崔剑虹;徐杉杉;;苯酚对厌氧氨氧化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10期

9 朱百泉;李佳;杨雅雯;;改性粉煤灰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0 王勇军;颜幼平;姚兴;尹子洋;梁睿荣;;MF-RO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成,安立超;焦化废水脱氮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年03期

2 宫磊,徐晓军;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4年03期

3 史晓燕,肖波,杨家宽,朱新锋;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J];环境技术;2003年06期

4 张兴柱;HPF湿式氧化法焦炉煤气脱硫脱氰技术[J];燃料与化工;2003年04期

5 曾高;AA/O法在焦化废水处理上的应用[J];湖南冶金;2003年03期

6 王克科,杨昌柱;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J];湖北化工;2003年02期

7 江建方,肖波,杨家宽,吴声彪;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3年01期

8 傅威,章非娟;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补充碳源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2年10期

9 杨淑萍,范虹;预蒸氨加A~2/O法处理焦化废水[J];山西化工;2002年02期

10 仇雁翎,赵建夫,李咏梅;焦化废水中有机物在A_1-A_2-O系统各段的降解与转化[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卜祥;西柏坡发电厂实现污水零排放[J];引进与咨询;2001年03期

2 毕鸿章;废弃物零排放方针[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11期

3 张燕春;浅述城市生活垃圾“零排放”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年09期

4 ;中国化工零排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成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8年05期

5 钱伯章;;亿利化学签订污水深度回用及零排放项目[J];水处理技术;2008年06期

6 ;实现农业零排放成当务之急[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9期

7 李康民;“零排放”国际研讨会[J];世界农业;1997年12期

8 朴玉;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食品产业的零排放[J];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9 ;日本积极迈向“零排放”时代[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3期

10 钟引明;洗煤工业污水零排放[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兆祥;赵长锁;董升;;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零排放技术初探和实践[A];2013年全国冶金节水与废水利用技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2 张巨福;邓立宏;杨卫东;;科学用水污水实现零排放[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贻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钢铁渣“零排放”[A];钢铁渣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志强;;石化企业浓盐的水处理和零排放解决方案的探讨[A];全国苦咸水淡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桂林;张宇;孙树杉;樊杰;;加快铁合金渣的“零排放”,,实现污染减排,资源化利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太阳纸业力争到2005年实现废水“零排放”[A];全国造纸行业节约用水与污水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熊莲;黄超;陈新德;马隆隆;陈勇;;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葛民;赵凯;;电厂“零排放”技术方案[A];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厂化学专委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天国;;关于零排放养猪的思考[A];第四届重庆饲料工业暨养殖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勇;;火电厂“零排放”在华能平凉电厂的研究及应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7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金鹏 林艳兴;江西提出五个“零排放”[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韩梓秦;中国化工:2008“零排放”开篇[N];科技日报;2008年

3 韦纯勇;黔江区安排50万元推广生猪零排放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4 记者 路丽华;你我植绿 投入“零排放”行动中[N];晋中日报;2011年

5 金盛;让排污口消失验证“零排放”[N];苏州日报;2011年

6 李建明;不可轻谈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朱斌斌;国内首台“近零排放”机组在舟投运[N];舟山日报;2014年

8 记者 瞿剑;京津冀首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通过验收[N];科技日报;2014年

9 戴正宗 编译;美国:“零排放车辆”计划不断拓展[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10 王志轩;企业为什么主动开展“近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键;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集成利用系统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佳佳;基于机械热泵的海水淡化零排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李波;太仓电厂近零排放改造工程项目方案选择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柴国锦;NX公司高盐水零排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汪岚;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及零排放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赵明霞;高盐水零排放项目评价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赵艳平;化肥企业污水零排放工程[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7 展程;上海化学工业区“零排放”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保林;近零排放煤利用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沈洵;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4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14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1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