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城镇生活污水及路面径流典型治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22:16

  本文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及路面径流典型治理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 生活污水 地表径流 潮汐流人工湿地 植草沟 海绵城市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迅速加快,城镇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直接排入水体将严重危害水环境,因此研发适宜城镇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有着迫切的需要。人工湿地和植草沟分别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的治理,具有投资少、建设快、生态美观等优点。本文为解决城镇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污染问题,进行了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和植草沟净化城镇地表径流的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a、潮汐上行、潮汐下行、连续上行、连续下行流等4种人工湿地在秋季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b、黑麦草和天堂草两类表流型植草沟净化地表径流的最佳运行条件;c、以表流型植草沟为参照,考察了渗滤型植草沟在不同水力负荷下(q1:4m3/m2.d、q2:6m3/m2.d、q3:8m3/m2.d),对城市地表径流的净化能力。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潮汐流湿地的COD、TP平均去除效率比连续流湿地高30.65%、14%。对TN、NH4+-N的去除,潮汐上行流效果优于潮汐下行流,连续下行流优于连续上行流。四种湿地并未出现硝态氮累积现象,潮汐上行流和潮汐下行流人工湿地出水亚硝态氮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连续上行流和连续下行流人工湿地,出水亚硝态氮和进水较为接近基本在0.02 mg/L左右。(2)表流型植草沟运行条件优化试验中,黑麦草沟净化能力整体强于天堂草沟,两者对TSS、TP、TDP,去除效果较为明显。黑麦草沟对TN、TDN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天堂草沟。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水力负荷对两种草沟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草高,淹水深度影响最小。两种草沟的最佳运行条件都为水力负荷0.5m3/m2.d,草高15cm,水深4cm。(3)渗滤型植草沟试验表明,渗滤型草沟对污染去除效果、径流量削减、抗冲击能力都优于表流型草沟。两种草沟对TSS、颗粒态污染物和磷的去除效果都较好。水力负荷对两种植草沟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较为明显,都随水力负荷的增大而降低。渗滤型黑麦草草沟渗滤管出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优于表面出水,且对TSS、COD、TP去除效果较好。
【关键词】:城镇 生活污水 地表径流 潮汐流人工湿地 植草沟 海绵城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城镇生活污水特点及污染现状10-11
  • 1.3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来源及特征11-12
  • 1.4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12-16
  • 1.4.1 城镇生活污水传统治理技术12-13
  • 1.4.2 国内外人工湿地发展及利用现状13-14
  • 1.4.3 人工湿地类型及优缺点14-15
  • 1.4.4 潮汐流人工湿地治理技术15-16
  • 1.5 城市地表径流净化措施与植草沟技术16-20
  • 1.5.1 国内外地表径流净化措施16-18
  • 1.5.2 植草沟类型及特点18-20
  • 1.5.2.1 植草沟净水机理19
  • 1.5.2.2 植草沟研究现状19-20
  • 1.6 研究意义20-21
  •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21-23
  • 2.1 研究目的21-23
  • 2.1.1 研究内容21-22
  • 2.1.2 技术路线22-23
  • 3 秋季潮汐流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研究23-31
  • 3.1 材料与方法23-25
  • 3.1.1 试验装置23-24
  • 3.1.2 进水水质24
  • 3.1.3 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24-25
  • 3.2 结果与讨论25-30
  • 3.2.1 生活污水COD和TP去除效果25-26
  • 3.2.2 COD和TP出水的稳定性26-27
  • 3.2.3 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27-28
  • 3.2.4 出水中硝态氮浓度的稳定性28-29
  • 3.2.5 人工湿地出水亚硝态氮变化29-30
  • 3.3 小结30-31
  • 4 表流型植草沟净化地表径流运行条件优化研究31-41
  • 4.1 试验装置的设计31-33
  • 4.2 试验方案33-35
  • 4.3 结果与讨论35-40
  • 4.3.1 表流型植草沟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35-36
  • 4.3.2 植草沟各因素极差分析36-37
  • 4.3.3 水力负荷的影响37
  • 4.3.4 草高的影响37-38
  • 4.3.5 水深的影响38-40
  • 4.4 小结40-41
  • 5 渗滤型植草沟净化地表径流试验研究41-49
  • 5.1 试验装置及方案41-42
  • 5.1.1 试验装置41
  • 5.1.2 试验方案41-42
  • 5.1.3 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42
  • 5.2 结果与讨论42-48
  • 5.2.1 渗滤型植草沟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42-44
  • 5.2.2 两类植草沟对颗粒态及溶解态物质的去除效果44-46
  • 5.2.3 水力负荷对植草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46-47
  • 5.2.4 渗滤型植草沟对渗滤出水和表流出水的净化效果47-48
  • 5.3 小结48-49
  • 6 结论和展望49-51
  • 6.1 结论49-50
  • 6.2 展望与应用50-51
  • 参考文献51-60
  • 论文及专利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夔;;全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交流会在四川万县市召开[J];中国沼气;1987年02期

2 杨相印;渠县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成效显著[J];四川环境;1996年02期

3 胡国梁,林小平,王华庆;城镇生活污水净化与农业生态工程相结合[J];中国沼气;2000年03期

4 郑戈,李景明,张岫英,孙玉芳;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沼气;2002年03期

5 聂艳秋;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浇防沙治沙工程林[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6期

6 聂艳秋,万希岭;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灌沙漠造林[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年01期

7 张凯松 ,周启星 ,孙铁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年05期

8 汪磊;高超;;江苏省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9 何纪力;;论生态工程资源化治理城镇生活污水[J];环境保护;2008年04期

10 任玲玲;迟萌萌;;浅谈亟待解决军粮城镇生活污水的技术性与可行性[J];科技风;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饶丹;;略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法律问题[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翁振武;;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处理和处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3 刘梅英;苏永渤;;城镇生活污水回用技术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4 李联合;李洪君;;小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所需政策与监督管理措施的探讨[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徐康宁;张驰;汪诚文;;黄水源分离排水技术对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氮磷减排的作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戴遐清;周耀东;吉亚平;;促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产业化[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树铭;何宜广;;试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途径[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谢燕华;董仁杰;王永霖;;小城镇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沼气工程处理技术——四川省阆中市调查[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庄晓峰;;发展新能源 促进环境保护[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新 曹康姣 左同超;涟水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规划方案率先在全市通过专家评审[N];淮安日报;2011年

2 记者 俞艳婷邋通讯员 朱雪萍;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快马扬鞭”[N];嘉兴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琦琨;省政协调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4 记者 贺小山 李燕文 通讯员 陈永雄 刘秋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0%[N];惠州日报;2011年

5 重庆市潼南县城乡建设委员会 潘文良;注重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N];中国环境报;2012年

6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九成[N];苏州日报;2013年

7 记者 蔡朝阳;研究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N];湖北日报;2014年

8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郑寒烨;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月底通水运行[N];嘉兴日报;2008年

9 敖海燕;关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湄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N];贵州日报;2008年

10 狄崇兰;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卉元;混凝—生物滴滤—超滤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晓;强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关键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龙涛;城镇生活污水及路面径流典型治理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周利军;鄱阳湖滨湖区城镇生活污水产排量分析及其对鄱阳湖水质影响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4 邹建勇;沟渠生态系统处理三峡库区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万骥;重庆小城镇生活污水现状及ALB一体化新技术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郑程;恒水位SBR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高畅;AAFEB处理寒区小城镇生活污水效能及处理水用于农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邹新;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王磊;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生活污水沟渠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郭庆稳;SCPR-SM-SBR组合工艺强化城镇生活污水除磷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13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13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