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粉煤灰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6:29

  本文关键词:粉煤灰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粉煤灰 序批式反应器(SBR) 脱氮 除磷


【摘要】: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难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且提标改造投资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对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的流程和运行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粉煤灰吸附性能强化S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能。不需改扩建及低投资成本条件下,实现出水稳定达标。SBR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为厌氧90min、好氧110min、缺氧40min和好氧60min,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在89%、78%和84%以上。最佳的曝气量、污泥龄(Sludge residence time,SRT)、容积负荷(Volume loading)分别为0.7mg/L、0.4kg/(m3·d)和12d。SBR在最佳的运行条件下,出水COD40mg/L、TN10 mg/L,但TP0.72mg/L,仅通过优化SBR运行条件无法同时实现出水氮、磷浓度达到一级A标准。基于SBR工艺最优运行条件下,通过投加粉煤灰(Fly ash)强化SBR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可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一级A标准,出水COD、TP和TN浓度分别为35.6mg/L、0.38mg/L和6.6mg/L。投加粉煤灰能提高微生物对各基质的利用率,促进各生化反应的进行,降低污泥的Zeta电位,提高污泥中TP和NAIP(Non inorganic apatite phosphorus,NAIP)的含量。其中硝化速率从1.36 mg/(g MLVSS·h)提高到了1.87 mg/(g MLVSS·h),反硝化速率从3.38 mg/(g MLVSS·h)提高到了4.94 mg/(g MLVSS·h),吸磷速率从2.57 mg/(g MLVSS·h)提高到了2.82mg/(g MLVSS·h),而释磷速率变化不大,Zeta电位从35.3m V降低到了16mv,污泥中TP和NAIP分别增加34%和54%。
【关键词】:粉煤灰 序批式反应器(SBR) 脱氮 除磷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8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2 同步脱氮除磷工艺12-16
  • 1.2.1 连续流工艺12-14
  • 1.2.2 间歇式工艺14-16
  • 1.3 SBR工艺概述16-25
  • 1.3.1 SBR工艺的发展和原理16-18
  • 1.3.2 SBR工艺的应用现状18-20
  • 1.3.3 SBR及其变形工艺的特点20-21
  • 1.3.4 SBR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21-23
  • 1.3.5 SBR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的研究现状23-24
  • 1.3.6 SBR工艺存在的问题24-25
  • 1.4 粉煤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5-27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27-28
  • 1.5.1 研究目的27
  • 1.5.2 研究内容27-28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28-33
  • 2.1 试验装置28-29
  • 2.1.1 SBR装置28
  • 2.1.2 批次实验装置28-29
  • 2.2 试验材料29-30
  • 2.2.1 接种污泥29
  • 2.2.2 粉煤灰29
  • 2.2.3 实验用水29-30
  • 2.3 试验监测项目和方法30-33
  •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30-31
  • 2.3.2 胞内聚合物的测定方法31
  • 2.3.3 污泥粒径分布的测定方法31
  • 2.3.4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31-32
  • 2.3.5 污泥的磷形态分布的测定方法32-33
  • 第三章 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的优化研究33-44
  • 3.1 SBR工艺的启动33-37
  • 3.1.1 污泥驯化33
  • 3.1.2 运行工序的确定33-35
  • 3.1.3 驯化阶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35-36
  • 3.1.4 运行工序的调整及除污效果36-37
  • 3.2 不同因素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37-42
  • 3.2.1 曝气量的影响37-40
  • 3.2.2 进水COD容积负荷的影响40-41
  • 3.2.3 污泥龄的影响41-42
  • 3.3 最佳运行条件的确定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粉煤灰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44-56
  • 4.1 粉煤灰的投加量和投加方法44-45
  • 4.2 粉煤灰对SBR工艺的影响45-49
  • 4.2.1 污泥性能的影响45-47
  • 4.2.2 除污性能的影响47
  • 4.2.3 基质变化的影响47-49
  • 4.3 粉煤灰强化SBR脱氮除磷的原因分析49-54
  • 4.3.1 粉煤灰的除污特性分析50
  • 4.3.2 基质变化速率分析50-52
  • 4.3.3 污泥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52-53
  • 4.3.4 污泥絮体磷形态分布的变化分析53-54
  • 4.4 技术经济评估54-55
  • 4.5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6-58
  • 5.1 结论56-57
  • 5.2 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王斌,潘登,李泗清,汪苹;好氧脱氮过程中脱氮途径的初探[J];工业水处理;2003年11期

2 吴韩;汤兵;;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3 廖德祥,李小明,曾光明,杨国靖,谢珊,吴永明;全程自养脱氮新工艺[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4期

4 潘登,刘军,王斌,汪苹;废水处理中的非传统脱氮途径[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5 王华;王京伟;杜刚;;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全程自养脱氮初步研究[J];水产科学;2010年05期

6 HansJürgenGrabke;江先雄;;铁在气氛中渗碳、脱碳及氮化、脱氮时其表面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0年01期

7 杨国靖;史兴;周吉娜;楼佩芸;钟琳伟;唐佳;;同步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及其反应过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景峰;金敏;谌志强;邱志刚;张斌;孔庆鑫;李君文;;1株好氧脱氮菌的筛选与脱氮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9 占天刚;王晓昌;袁宏林;金鹏康;;生物造粒流化床脱氮除磷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7年03期

10 杨超;陈红梅;龙腾锐;郭劲松;;以羟胺为底物的自养脱氮微量热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丽娟;徐剑;朱亮;徐向阳;陈云龙;;植物生物质强化污染水源水生物膜修复工艺脱氮及农药类环境激素去除[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2 陈兆平;陈建斌;黄宗泽;;不锈钢冶炼过程中吸氮和脱氮的动力学模型及应用[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6年

3 陈兆平;陈建斌;黄宗泽;;不锈钢冶炼过程中吸氮和脱氮的动力学模型及应用[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贞;Anammox菌的金属暴露响应及其耦合脱氮的数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姜欣欣;基于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永志;A~2/O-BAF系统深度脱氮除磷[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龙;河流脱氮微生物的筛选及脱氮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路雪婷;生物反歧化脱氮工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阮泳馨;厌氧选择性脱氮除硫的调控影响因素研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史佳媛;脱氮优势菌群筛选及其固定化应用于河道底泥修复[D];东南大学;2015年

5 刘芳芳;进水氨氮浓度对好氧/缺氧/延长闲置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5年

6 严雄风;具脱氮除磷功能的组合骨料型植生混凝土材料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7 刘明亮;粉煤灰强化SBR工艺脱氮除磷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8 李海云;脱氮微生物制剂的研制[D];山西大学;2004年

9 谢继慈;营养浓度对单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张晓昕;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同步脱氮除磷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8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18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