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园区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近年来农业园区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由于农业发展过程所涉及的环境要素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会更多,影响的范围也会更广,因此,基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要采用更加恰当的方法对农业园区的规划合理性进行分析,使规划体系更加严谨和科学,使农业园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的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农业园区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能够使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更加明确;另一方面,能够从更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农业园区规划方案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环境承载力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详细讨论了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程序。首先,调查了对农业园区影响较大的指标,针对性地讨论了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再从宏观角度,选取了农业园区的基本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讨论了量化方法。最后,将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应用到米易县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对农业园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本文以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论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应用到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本文确定了在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采用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分析与综合环境承载力分析结合的评价思路,明确了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和评价程序,构建了新的农业园区规划环评评价指标体系。(3)基于上述研究,将环境承载力分析法运用到米易县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首先从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土壤环境四个要素的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各单要素环境均有足够的承载力。然后,在米易县农业园区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计算出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在规划方案实施后,环境承载力由亚饱和状态发展至不饱和状态,其可持续发展力较强,因此,米易县农业园区的规划方案比较合理。
【关键词】:农业园区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4
- 1.2.1 规划环评的研究进展10-12
- 1.2.2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12-13
- 1.2.3 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的应用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2 农业园区规划环评和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探索16-20
- 2.1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6
- 2.1.1 现代农业园区16
- 2.1.2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16
- 2.2 环境承载力概述16-19
- 2.2.1 环境承载力内涵16-17
- 2.2.2 环境承载力分类17-18
- 2.2.3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18-19
- 2.3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19-20
- 3 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20-33
- 3.1 研究目的20
- 3.2 单要素环境承载力分析20-21
- 3.3 综合环境承载力评价21-33
-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21-22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2-24
-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方法24-33
- 4 案例研究33-55
- 4.1 规划概述33-37
- 4.1.1 规划背景33
- 4.1.2 规划范围33
- 4.1.3 规划目标33
- 4.1.4 规划区功能定位33
- 4.1.5 功能分区布局规划33-34
- 4.1.6 规划建设内容34-35
- 4.1.7 基础设施规划35-36
- 4.1.8 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36-37
- 4.1.9 沼气、沼液利用规划37
- 4.2 规划区域环境现状37-39
- 4.2.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7-38
- 4.2.2 规划区内主要污染源38-39
- 4.3 单因素环境承载力分析39-45
- 4.3.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40
- 4.3.2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40-42
- 4.3.3 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42-44
- 4.3.4 土壤环境承载力分析44-45
- 4.4 综合环境承载力分析45-55
- 4.4.1 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量化45-46
- 4.4.2 各指标承载力指数的计算46-51
- 4.4.3 综合环境承载力分析51-52
- 4.4.4 综合环境承载力分析结论及建议52-55
- 4.4.5 案例研究中的不足55
- 5 结论与展望55-57
- 5.1 结论55-56
- 5.2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岳;;全力推进规划环评 为历史性转变做出更大的贡献[J];环境保护;2006年23期
2 李贞;杨岚;马根慧;毛显强;任济星;王宝宏;左铭威;;山西省农业“十一五”规划环评的指标与方法[J];环境保护;2006年23期
3 温朋辉;;推进规划环评 促进可持续发展[J];环境;2006年S2期
4 朱法华;王圣;刘思湄;;中国电力规划环评的发展与建议[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5期
5 黄浩云;王艳云;;规划环评的有效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2期
6 杨志;陈静;谢荣庆;孙凯;汪红;李军;贵骏;;都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实践与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1期
7 张健;;推进规划环评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能源环境保护;2008年06期
8 杨媛;钱征寒;;规划环评工作方法的改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1期
9 姜妮;;规划环评突围[J];环境经济;2008年03期
10 王青莉;;青海省开展规划环评初探[J];青海环境;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青;李万庆;王治民;;“规划”和“环评”技术互动初探——以团泊新城总体规划环评为例[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王燕云;刘花台;;规划环评有效性的评估及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周世良;;福建省流域规划环评的特点和工作思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刘婧;徐承华;杨晓岚;;城市规划环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志;陈静;谢荣庆;孙凯;汪红;李军;贵骏;;都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杨立春;;规划环评理论与在我省的实践[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7 叶宏;陈军辉;;规划环评中容量调配的方法探讨[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周世良;;规划环评与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磊;;论循环经济理念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杨常青;蔡春霞;舒艳;;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及解决方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志宏;理顺规划环评管理体制,,落实规划环评制度[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记者 李禾;十省市出台规划环评法规[N];科技日报;2005年
3 实习记者 王世玲 本报记者 包容;规划环评是下一个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杨建华;温岭首个规划环评通过评审[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杨安丽 权珍兴;抓好规划环评 当好政府参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记者 翁浩;规划环评两年内完成四批试点[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张黎;规划环评阻力仍不小[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班健;宁波开展“十一五”规划环评[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黄冀军;立法欠缺让规划环评先天不足[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台桂花邋郭薇 陈湘静;规划环评引领城市和谐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规划环评与区域环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已云;农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吴益;地方政府规划环评政策执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曾丹;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宋睿;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郭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实施现状的考察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7 唐晓辉;三维潮流数值模拟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孙荪;我国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曲迪;规划环评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嵇囡囡;循环经济理论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6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7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