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不同生物填料SBR系统处理污水效能及微生物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5 11:02

  本文关键词:不同生物填料SBR系统处理污水效能及微生物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悬浮生物填料 腐殖生物填料 双重生物填料 SBR系统 脱氮除磷


【摘要】:SBR污水处理工艺系统是活性污泥法中一种经济实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受到各方的广泛重视。近年来,有研究人员对生物填料与SBR系统相结合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改善SBR系统的去除污染物效果。为开发一种既能为SBR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条件,又能通过改变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特性,提高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活性与沉降性能,强化污水处理效果的技术方法,本文以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传统SBR系统的对比试验,分别研究了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和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同时投加悬浮生物填料和腐殖生物填料的SBR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能,并对不同生物填料SBR系统内活性污泥生物化学特性与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增加和丰富了生物量及各种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可构成相对稳定的固着式生长和悬浮式生长的复合生物处理体系;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则在腐殖生物填料的作用下,虽然仍是悬浮式生长的生物处理体系,但可使普通活性污泥转化为具有良好脱氮除磷能力与沉降特性的腐殖活性污泥;而同时投加悬浮生物填料和腐殖生物填料的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兼具悬浮生物填料和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的特点。各组系统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及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比传统SBR系统的启动时间短,且三组系统对污水中COD、NH3-N和TP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SBR系统;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为95.3%,较传统SBR系统高出2.7%,几组SBR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差别不大;悬浮生物填料、腐殖生物填料和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在NH3-N的去除方面均优于传统SBR系统,其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8.0%、86.4%和86.5%,较传统SBR系统高出6.86%、5.24%和5.34%;同时,三种系统去TP的效果也均优于传统SBR系统,去除率分别为92.9%,93.8%和93.5%,较传统SBR系统高出2.5%、3.4%和3.1%;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的脱氮效果优于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除磷效果优于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对各组系统内的污泥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投加生物填料能使SBR系统内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比传统SBR系统丰富,能够形成良好的生物絮凝体,进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投加生物填料的SBR系统内活性污泥所含EPS含量始终低于传统SBR系统,沉降性均优于传统SBR系统,当运行周期结束时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内EPS含量最低为44.5mg/gvss;投加双重生物填料的SBR系统中的腐殖质含量多于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少于单一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结果表明: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最低,双重生物填料和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较高,优于单一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悬浮生物填料在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中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四组系统的好氧污泥在门的水平上的分类主要归属于9个门,具备较好固氮作用的Proteobacteria在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中含量较多,颗粒化作用突出的Chlorobi在传统SBR系统中最少。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和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中的污泥群落结构与传统SBR系统相比均明显不同,较传统SBR系统内菌种在污水处理方面更有优势。
【关键词】:悬浮生物填料 腐殖生物填料 双重生物填料 SBR系统 脱氮除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1.1 课题背景13-14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1.2 SBR污水处理系统研究进展14-18
  • 1.2.1 SBR系统运行特征15-16
  • 1.2.2 SBR系统脱氮除磷原理16-17
  • 1.2.3 SBR系统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17-18
  • 1.3 污水处理生物填料技术研究进展18-19
  • 1.4 生物填料SBR系统研究进展19-22
  • 1.4.1 悬浮生物填料SBR系统国研究现状19-21
  • 1.4.2 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的研究现状21-22
  • 1.5 活性污泥生化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分析22-23
  • 1.5.1 胞外聚合物EPS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22-23
  • 1.5.2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应用现状23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25-31
  • 2.1 试验材料25-26
  • 2.1.1 试验用原水与污泥25
  • 2.1.2 试验用填料25-26
  • 2.2 试验装置与仪器26-28
  • 2.2.1 试验装置26-27
  • 2.2.2 试验仪器27-28
  • 2.3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28-31
  • 2.3.1 常规试验项目检测指标及方法28
  • 2.3.2 腐殖质的测定方法28-29
  • 2.3.3 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测定方法29
  • 2.3.4 污泥形貌的检测方法29-30
  • 2.3.5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30-31
  • 第3章 悬浮填料SBR系统和腐殖填料SBR系统处理污水效能研究31-45
  • 3.1 引言31
  • 3.2 悬浮生物填料的筛选31-35
  • 3.2.1 悬浮生物填料挂膜情况比较32-33
  • 3.2.2 悬浮生物填料表面生物量分析33-34
  • 3.2.3 悬浮生物填料表面形貌分析34-35
  • 3.3 悬浮填料SBR系统和腐殖填料SBR系统的启动试验35-38
  • 3.3.1 系统启动阶段污泥的培养与驯化35-36
  • 3.3.2 系统启动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36-38
  • 3.4 悬浮填料SBR系统和腐殖填料SBR系统稳定运行试验38-43
  • 3.4.1 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能38-40
  • 3.4.2 系统去除污染物的特性分析40-43
  • 3.4.3 不同种类填料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43
  • 3.5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处理污水效能研究45-56
  • 4.1 引言45
  • 4.2 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的启动试验45-47
  • 4.3 双重生物填料SBR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能47-49
  • 4.4 双重生物填料对污泥特性的影响49-54
  • 4.4.1 系统中污泥表面形貌分析49-51
  • 4.4.2 EPS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51-53
  • 4.4.3 不同生物填料SBR系统活性污泥中腐殖质含量分析53-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第5章 不同生物填料处理污水的微生物特性分析56-63
  • 5.1 引言56
  • 5.2 不同生物填料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6-60
  • 5.2.1 微生物种群的丰度及多样性56-58
  • 5.2.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58-60
  • 5.3 不同生物填料对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影响60-61
  • 5.4 本章小结61-63
  • 结论63-65
  • 建议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晏;潘丽;陈涛;张海燕;张路;叶瑛;夏枚生;;河蚌壳生物填料的制备及其表面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刘希波;;生物填料反应器数学模型的初步探讨[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2年S1期

3 罗利民;王超;田伟君;翟金波;;细绳状生物填料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3期

4 海景;黄尚东;张凡;程江;罗晓虹;戴松林;;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的制备与应用[J];化工环保;2006年04期

5 毕源;季民;尉家鑫;张亮;;共价接枝蛋白分子改善聚苯乙烯生物填料表面性能[J];化工学报;2006年12期

6 海景;程江;肖立军;皮丕辉;文秀芳;杨卓如;;用营养缓释型生物填料强化好氧水处理过程(英文)[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徐续;操家顺;;河道复氧/生物填料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15期

8 曲飞;马一平;;新型污水生物填料研究[J];合成纤维;2006年03期

9 周勇;操家顺;杨婷婷;;生物填料在重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4期

10 杨涛;许云峰;;浅谈生物填料在城市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勇;;悬浮生物填料及其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勇;;悬浮生物填料及其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康群;易绍金;;废水生化处理中生物填料发展现状与展望[A];2002热烈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肖立军;黄尚东;孔丝纺;程江;罗晓虹;戴松林;;废水处理用营养缓释型生物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5 赵勇;;悬浮生物填料的应用与污泥减量[A];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尉卿;武艳丽;李舒;;粉煤灰生物填料在污水接触氧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德文邋高杰;江苏推出新型悬浮生物填料[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江微;新型悬浮生物填料治理水污染[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黄保才 钟光伟;玉环做大做强环保产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华凌;微生物让污水变清[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居奎;复合腐殖生物填料SBR系统脱氮除磷效能与功能菌群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娜;介孔生物填料流化床和蒙脱石吸附混凝工艺脱氮除酚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李海晏;废弃贝壳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D];浙江大学;2012年

4 程丽;颗粒生物填料除污染性能的应用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遇静;新型复合生物填料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王东伟;新型磁性载体填料的制备及其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吴思月;不同生物填料SBR系统处理污水效能及微生物特性分析[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4 王海明;生物填料在修复城市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潘静峗;生物填料与水生植物联用在武进港河道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陈欣;生物填料“涌动床BIOFINGE”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云峰;污水土地处理生物填料的优化及污染物降解特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威;新型生物填料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周鹏飞;生物填料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10 金顺利;新型复合生物填料开发及其性能评价[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6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76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