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和富集是分析化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前沿领域。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所需要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待测组分的含量越来越低,因此分离富集是分析化学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以特定分子为模板,制备出对目标分子具有专一识别性能的聚合物技术,在分离提纯、免疫检测、生物模拟和痕量分析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MIT制备了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并研究了其分子识别性能。论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论文首先对MIT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和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概述了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2.利用MIT,以锌离子为模板分子,4-乙烯吡啶(4-Vp)和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在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制备了锌离子印迹聚合物。通过Scatchard方程考察了聚合物的结合特性,并研究了其动力学性能。将分子印迹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把印迹聚合物用作于固相萃取填料,考察了萃取柱的最大吸附容量、最佳富集酸度和流速等萃取条件,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分离富集方法,并用于血清中锌离子的分离和富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3.以8-羟基喹啉(HQ)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含8-羟基喹啉的可聚合性功能单体。该功能单体与锌离子配位后,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EG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制备了锌离子印迹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和平衡结合方法等手段综合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及选择性能。并将该锌离子印迹聚合物用作于固相萃取填料,通过优化萃取条件,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分离富集方法,并用于鱼中锌离子的分离和富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4.以铝离子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在三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Scatchard方程考察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并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其他结构相似化合物的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聚合物对该模板分子有比较明显的吸附特性。热力学研究表明,聚合物的吸附过程在热力学上是一个吸热过程。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 金属离子 固相萃取 分离/富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O63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综述11-25
- 1.1 分子印迹技术理论11-19
- 1.1.1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11-13
- 1.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13-17
- 1.1.2.1 模板分子和溶剂的选择13-14
- 1.1.2.2 功能单体的选择14
- 1.1.2.3 交联剂的选择和链引发方式14-15
- 1.1.2.4 制备方法15-17
- 1.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17-19
- 1.1.3.1 分离17-18
- 1.1.3.2 传感器18-19
- 1.1.3.3 模拟酶催化19
- 1.2 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19-22
- 1.2.1 过渡金属离子作为模板分子20-21
- 1.2.2 镧系和钢系离子作为模板分子21-22
- 1.3 展望22-23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23-25
- 1.4.1 论文研究目的23
- 1.4.2 论文研究内容23-25
- 第二章 锌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固相萃取性能研究25-41
- 2.1 锌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25-32
- 2.1.1 引言25-27
- 2.1.2 实验部分27-28
- 2.1.2.1 试剂与仪器27
- 2.1.2.2 锌离子印迹聚合物合成27
- 2.1.2.3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测试27-28
- 2.1.3 结果与讨论28-31
- 2.1.3.1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28-29
- 2.1.3.2 Scatchard模型分析29
- 2.1.3.3 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吸附研究29-30
- 2.1.3.4 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研究30-31
- 2.1.4 结论31-32
- 2.2 锌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研究32-41
- 2.2.1 引言32-33
- 2.2.2 实验部分33-34
- 2.2.2.1 试剂与仪器33
- 2.2.2.2 样品处理33
- 2.2.2.3 装柱及固相萃取操作33
- 2.2.2.4 MIPs-SPE柱的选择性33-34
- 2.2.3 结果与讨论34-40
- 2.2.3.1 清洗液及洗脱液的选择34-35
- 2.2.3.2 最佳pH的选择35-36
- 2.2.3.3 最佳流速的选择36-37
- 2.2.3.4 MIPs-SPE柱的吸附容量研究37-38
- 2.2.3.5 MIPs-SPE柱的选择性38
- 2.2.3.6 MIPs-SPE柱的再生性38
- 2.2.3.7 MIPs-SPE柱的定量分析38-39
- 2.2.3.8 实际样品中锌离子的分离与测定39-40
- 2.2.4 结论40-41
- 第三章 以喹啉衍生物为功能单体合成锌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固相萃取性能研究41-56
- 3.1 引言41
- 3.2 实验部分41-45
- 3.2.1 试剂与仪器41-42
- 3.2.2 功能单体的合成42-43
- 3.2.2.1 主要反应42-43
- 3.2.2.2 丙烯酰氯的合成43
- 3.2.2.3 8-AOQ的合成43
- 3.2.3 锌离子印迹聚合物合成43-44
- 3.2.4 装柱及固相萃取操作44-45
- 3.2.5 样品处理45
- 3.3 结果与讨论45-54
- 3.3.1 8-AOQ的表征45-47
- 3.3.1.1 8-AOQ的红外光谱图45-46
- 3.3.1.2 8-AOQ的GC-MS图46-47
- 3.3.2 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47
- 3.3.3 Scatchard模型分析47-48
- 3.3.4 印迹聚合物的动力学研究48-49
- 3.3.5 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研究49-54
- 3.3.5.1 清洗液及洗脱液的选择49-50
- 3.3.5.2 最佳pH的选择50
- 3.3.5.3 最佳流速的选择50-52
- 3.3.5.4 MIPs-SPE柱的吸附容量研究52
- 3.3.5.5 MIPs-SPE柱的选择性52-53
- 3.3.5.6 MIPs-SPE柱的再生性53
- 3.3.5.7 MIPs-SPE柱的定量分析53
- 3.3.5.8 实际样品中锌离子的分离与测定53-54
- 3.4 结论54-56
- 第四章 铝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特性研究56-68
- 4.1 引言56
- 4.2 实验部分56-59
- 4.2.1 试剂与仪器56-58
- 4.2.2 印迹聚合物合成58
- 4.2.3 性能测试58-59
- 4.2.3.1 IR测试58
- 4.2.3.2 MIPs的热重分析58-59
- 4.3 结果与讨论59-66
- 4.3.1 Al~(3+)-8-羟基喹啉-丙烯酰胺配合物的光谱图59-60
- 4.3.1.1 紫外光谱图59
- 4.3.1.2 荧光光谱图59-60
- 4.3.2 印迹聚合物的表征60-62
- 4.3.2.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60-61
- 4.3.2.2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61-62
- 4.3.3 金属离子浓度对聚合物识别能力的影响62-63
- 4.3.4 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线63-64
- 4.3.5 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64-65
- 4.3.6 印迹聚合物吸附动力学研究65-66
- 4.3.7 印迹聚合物热力学研究66
- 4.4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6
- 致谢76-77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壮;何晓囡;路星星;刘雪松;张志红;金俏;;大豆异黄酮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保利;姚战军;杨玉锋;;沉淀聚合法合成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表征[J];广州化工;2011年11期
3 周清;刘岚;张珍英;温金莲;;尼泊金乙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的研制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11年07期
4 周清;唐睿;翟海云;温金莲;;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的研制及其应用[J];化学试剂;2011年07期
5 马昌;杨淑玲;郑红;杲秀珍;程子毓;宋林;郭海燕;;马拉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2011年07期
6 刘超;李小慧;李静;;五种金属离子对S_5产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J];环保科技;2011年02期
7 李玲玲;;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叶红艳;皮江;李志豪;杨启荣;蔡继业;;金属离子水分子团簇结构研究进展[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10期
9 薛飞;段廷蕊;薛敏;刘烽;王一飞;韦泽全;王淼;张盼;袁梓高;孟子晖;;葡萄糖检测用分子印迹光子晶体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0 蒋宇翔;庞道林;何强;赖承钺;郑怀礼;李方;;分子印迹技术特异性识别头孢类分子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伟;张耀鹏;赵瀛梅;邵惠丽;胡学超;;溶液组成与纺丝条件对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纺丝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蒋伟;韩迎春;潘群慧;沈涛;张天乐;刘长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类核酸酶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昆颖;陈ng;刘育;;氨基喹啉修饰环糊精/金刚烷乙酸体系对Zn~(2+)高效荧光传感[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4 吴珍红;樊少华;张其康;刘玉梅;付中民;缪晓青;;金属离子及脲对中华蜜蜂工蜂碱性磷酸酶的影响[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春举;蒋伟;韩民;张衡益;刘育;;联喹啉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键合[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冯玉成;曹云;李锦钰;孙良亭;马保华;王辉;李锡霞;何伟;马雷;卢旺;尚勇;赵环昱;李杰;郭晓红;张雪珍;张子民;赵红卫;;近物所金属离子的产生[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吕明哲;黄茂芳;陈美;陈成海;;金属离子对不同品系天然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景才;李艳鸽;梅雪兰;;C_(14)H_(26)N_2Ni_2O_(18)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刘玉萍;王金桂;周慧静;陈铁红;袁忠勇;;金属离子Sn~2+对合成的SBA-15分子筛性质和形貌的影响[A];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论文集——微孔介孔材料科学及在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C];2008年
10 张茜;康劲翮;陈清西;石艳;;金属离子和修饰剂对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栾海;鼠疫爆发与土壤金属离子剧变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孙亚丽;生物医学金属离子学术会议在美召开[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彤宇 通讯员 沈季;仿生不粘锅减少有害金属离子[N];科技日报;2004年
4 吕咏梅;金属离子钝化剂开发前景广阔[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姚耀;电中性有机分子检测技术问世[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吴作;吃火锅时的不宜[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石磊;用海藻纤维制成环保服[N];科技日报;2008年
8 白毅;我国重大疾病相关基因及蛋白功能转化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N];中国轻工报;2000年
10 薛金福;三类中药“怕”四类西药[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西志;食品和饲料中主要违禁药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曾庆斌;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含茂;中药活性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识别机理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郭逸蓉;计算机辅助设计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研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马秀玲;柚皮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水相识别[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戈延茹;基于抗生素分离/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7 佘永新;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分子识别及其SPR传感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李颖;多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RAFT聚合制备及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唐苹苹;生物和环境样品中高选择性分离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成会玲;基于新功能单体的鬼臼毒素和靛玉红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琼;环境激素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倩;四环素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张婵娟;均三嗪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刘镇;几种农兽药分子印迹聚合物压电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柳絮飞;两种苯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兆敏;环丙沙星、烟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妍;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阳;基于多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9 张杰;苯酚和2,4-二氯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翟美娟;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