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氟、氯、硫酸根、硝酸根、溴和碘等阴离子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离子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氟、氯、硫酸根、硝酸根、溴和碘等阴离子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状况及其主要污染来源,收集整理了水质中常量的F-、Cl-、SO42-、NO3-和痕量的Br-、I-等阴离子各种检测方法;与传统经典方法比较,离子色谱法有很好的选择性,,多种离子同时检测等优点,在此基础上优选离子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常量的F-、Cl-、SO42-、NO3-和痕量Br-、I-,该方法作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主要阴离子检测方法。 针对地下水中常量的F-、Cl-、SO42-、NO3-建立了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30mmol/L NaOH、流速1.4mL/min等浓度淋洗液体系;样品环进样体积25.0μL、离子色谱柱柱温30℃、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电流106mA;样品全流程分析时间6min。方法检出限:F-0.012mg/L、Cl-0.014mg/L、SO42-0.074mg/L、NO3-0.016mg/L;线性范围:F-0~10.0mg/L、Cl-0~200mg/L、SO42-0~200mg/L、NO3-0~200mg/L;分离度:Cl-与F-分离度RS=5.6,NO3-与SO42-分离度RS=3.5;各离子相关系数:F-r=0.9997、Cl-r=0.9999、SO42-r=0.9998、NO3-r=0.9999;方法准确度(以环保标样204715):F-、Cl-、SO42-和NO3-实测浓度在标准推荐值2倍不确定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F-93.9~104.8%、Cl-95.2~103.7%、SO42-92.9~101.1%、NO3-93.0~95.8%;精密度:F-1.2%、Cl-0.66%、SO42-0.86%、NO3-1.9%。 针对地下水中痕量的Br-和I-建立了积分安培检测离子色谱法:50mmol/LNaOH、流速为1.5mL/min的等浓度淋洗液体系;样品环进样体积50.0μL、银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该方法样品全流程分析时间为12min。方法检出限:Br-5.6μg/L、I-2.1μg/L,线性范围:Br-10.0~100μg/L、I-10.0~100μg/L,相关系数:Br-r=0.9998、I-r=0.9997,加标回收率:Br-89.0~96.0%、I-92.0~98.9%,精密度:Br-1.0~3.0%、I-1.0~2.9%;并对离子色谱法和淀粉比色法测定地下水中I-结果进行了比较,离子色谱法I-检出限明显优于淀粉比色法,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对偏差绝对值均小于方法允许相对偏差绝对值。 本文建立的系统离子色谱检测地下水中常量的F-、Cl-、SO42-、NO3-和痕量Br-、I-方法,完全满足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地下水检测质量控制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本文建立的离子色谱检测地下水中阴离子的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华东五省一市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项目的相关阴离子检测中,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近十万个数据,为地下水资源开采、开发及保护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抑制电导检测 积分安培检测 地下水 阴离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57.7;X8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地下水污染来源及治理方法10-11
- 1.3 地下水阴离子组成11-12
- 1.4 水质中阴离子检测方法12-16
- 1.5 离子色谱法16-19
- 1.5.1 离子色谱法基本原理16-18
- 1.5.2 淋洗液18
- 1.5.3 常用检测方式18-19
- 1.5.4 离子色谱法优点19
-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及应用19
- 1.7 研究方案19-21
- 第2章 抑制电导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氟、氯、硫酸根和硝酸根21-38
- 2.1 仪器与方法21-23
- 2.1.1 仪器21
- 2.1.2 试剂21
- 2.1.3 色谱条件21-22
- 2.1.4 淋洗液与阴离子标准曲线配制22-23
- 2.2 结果与讨论23-35
- 2.2.1 实验条件优化23-32
- 2.2.1.1 淋洗液浓度对出峰时间的影响23-25
- 2.2.1.1.1 淋洗液配置23
- 2.2.1.1.2 淋洗液浓度实验23-25
- 2.2.1.2 淋洗液流速对出峰时间的影响25-31
- 2.2.1.3 电解电流对色谱图的影响31
- 2.2.1.4 色谱柱温条件优化31-32
- 2.2.2 离子线性及检出限32-33
- 2.2.3 准确度与精密度33-34
- 2.2.4 样品回收率34-35
- 2.3 地下水样品分析与评价35-36
- 2.4 仪器检测中常见问题与处理方式36-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积分安培检测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痕量溴离子和碘离子38-45
- 3.1 仪器与试剂38-39
- 3.1.1 色谱条件38-39
- 3.1.2 淋洗液与标准溶液的配制39
- 3.2 实验方法39-40
- 3.3 结果与讨论40-43
- 3.3.1 溴离子与碘离子色谱图40
- 3.3.2 溴离子和碘离子线性关系40-41
- 3.3.3 方法检出限41
- 3.3.4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41-42
- 3.3.5 离子色谱法与比色法测定地下水中碘离子的比较42-43
- 3.3.6 地下水样品检测结果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春;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5种阳离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9期
2 熊开生,赵广健,陆全球,胡云,胡海修;离子色谱法测定室内环境空气中氨的含量[J];现代仪器;2005年05期
3 陈静;王烨;王敏捷;;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氟[J];岩矿测试;2009年02期
4 黄晓静;;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多种阳离子[J];科学之友;2012年07期
5 段继立;;浅析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氮含量[J];科学之友;2012年07期
6 董秋洪;魏益华;刘清兰;陆文英;涂田华;张金艳;;离子色谱法测定腊肉中氯离子[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年04期
7 J.P.Wilshlne ,W.A.Brown ,姚泰煜;离子色谱法和排斥离子色谱法测定氧化硼[J];地质地球化学;1983年08期
8 罗星亮;;离子色谱法与电厂监测介绍[J];华北电力技术;1986年03期
9 于泓,李萍;单柱离子色谱法测定多价阳离子的流动相研究[J];分析化学;2000年06期
10 郑晓红,郑晓霖,汪琴;离子色谱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义活;;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磷酸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栾绍嵘;施超欧;谢小波;王志新;;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姚江河水中的无机阴阳离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瑞芝;赵艳津;冯建兴;;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尿液中总氟[A];天津市第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9年
4 孟莉莉;吴玲;;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钠、钾、镁、钙离子[A];天津市第十四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宁;;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大气有机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成分[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小扬;;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评定[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辉;;离子色谱法测定玉米粉中硫含量方法研究[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8 甘子琼;;离子色谱法在火灾烟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佘小林;孙伟;叶小勤;王茜;陶文新;;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硝酸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文捷;;离子色谱法测定有机溴类杀菌剂中的活性溴[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离子色谱法在两性离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余娜;离子色谱法在食品和卫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田芳;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氯形态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闫素华;离子色谱法同时分析六种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测定条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朱朝娟;电导抑制-离子色谱法在阴离子和有机酸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许丽;离子色谱法在没食子酸和可溶性糖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吕娜娜;离子色谱法用于食品及环境样品中的阴离子和雌激素的检测及鉴定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8 张文华;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降水中的甲、乙酸根与常见阳离子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栾艺华;Cr(Ⅲ)和Cr(Ⅵ)的分离与检测[D];厦门大学;2005年
10 张飞;离子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氟、氯、硫酸根、硝酸根、溴和碘等阴离子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离子色谱法检测地下水中氟、氯、硫酸根、硝酸根、溴和碘等阴离子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