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对环境的影响_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5
本文关键词: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5
一般说来,对于煤化工污染的防治可能有4种情况:
1. 只要充分重现,集成采用各种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新装备,付出足够基建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绝大部分的污染是可以得到治理和控制的。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大型现代化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厂用于环境安全设施的投资约占全厂基建总投资的20%以上,一个现代化大型化工厂的环境安全设施投资约需16%以上。煤化工的污染较重,其环境安全设施的投资可能较高。
2. 煤化工污染的重点(难点)是污水处理问题。焦化污水有酚、氨、氰、硫化氢和烃等,经煤气化合成氨、醇、烃等物质的污水中含有醇、酸、酮、醛、酯等有机物。污水中的COD和BOD均较高,有的生化降解有难度,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还要下很大功夫,有的还需进行科研攻关。
我国的淡水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成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两大问题。水污染已成为各种水问题中最复杂、最严峻、最亟待解决的问题。2008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流域总量的40%。化工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30%左右,居各工业系统之首,是排废的大户。
随着黄河中上游流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事故等原因,近年来污染事件不断发生。2005年黄河中上游水质总体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特征呈有机型污染。2005年18个国控断面中,61%的断面达不到 Ⅲ类水质要求,渭河、汾河地表水资源匮乏,水污染非常严重。2005年黄河中上游流域废水排放量29.1亿t,COD排放量123.5万t,废水中COD 排放平均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010年全流域排污量将比2005年增加25%以上,水环境压力巨大。2008年黄河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和20.5%。 黄河支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水具有很大潜力。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供水管网漏水率为2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3倍。
3. 近年来,人们格外关心煤化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温室气体主要是指CO2、甲烷、NOX和氟氯烃类
CFCS)等。虽然目前在我国CO2没有直接被作为污染物被控制,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己经生效,我国亦已做出必要的承诺。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要求人类采取措施。1991~2005年我国已减少排放18亿t CO2,“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减少排放13亿t CO2。
我国以煤为主体(约占一次能源的70%)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08年全国23.2%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SO2浓度依然维持较高水平,城市大气污染依然严重。我国SO2排放量和CO2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己对环境形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对温室气体的增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中85%的SO2、85%的CO2、60%NOX、70%的烟尘均来自于煤炭。在煤制油的转化过程中,大约70%的C生成CO2后直排大气,每生产1t 油所排向大气CO2约8.8t。每生产1t甲醇排出CO2约2.3t。每生产1t氨排出CO2约3.4t(某先进气化工艺配尿素流程,含动力消耗中排出的 CO2。为天然气制氨排出CO2的5倍)。
大量排出温室气体是发展煤化工所必须付出的环境代价。
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低碳经济。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APEC)会议讲话中明确表示中国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必须为此做出坚定、持久的努力。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低碳经济发展将从呼声落实到产业政策。
4. 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线性过程。经济增长越快,资源消耗越大,污染排放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现在发达国家正在走的正是这种发展模式。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工业用水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和20%。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己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化工系统正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国家制定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化学工业在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正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我国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做为污染大户的煤化工产业应按照国家要求加强污染治理工作。
本文关键词: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2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