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14:34

  本文关键词: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 2013年

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袁建飞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高、中低温地热均有分布。相对于高温地热资源来说,中低温地热资源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开发和利用条件较好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对清洁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开展中-低温地下热水组分含量和分布特点,演化特征和热水-围岩相互作用等基础研究,对该类型地热系统的成因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1958年以来,广东省地热勘查经历了热矿泉普查、重点地热区勘察、隐伏地热田勘查、商业地热勘查四个阶段。广东省地质局曾于1981年编写和出版了《广东地下热水水文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广东省热矿水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热储特征及其勘查技术方法。在1983年,广东省地质矿产部水文工程地质二大队编制了《广东省1:100万热矿水图及说明书》。然而,前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地热地质、地热资源量评估和勘查方法等方面,而末对区内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广东省地下热水,尤其是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组分含量和分布特征,组分演化过程和咸热水成因的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内容处于空白阶段。 本研究对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系统性地采集和测试了区内地下冷水、地下热水、河流和海水样品,并深入分析了区内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通过对广东沿海区域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热地质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出露和分布规律;根据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分别阐述了粤东和粤西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评估了地热系统热储温度,并对咸热水水化学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做了探讨和分析;论文最后选定新洲地热系统为典型区,从“点”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地下热水补给特征、水-岩作用、海-淡水混合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概念性模型。 1.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对广东沿海地区不同热泉和地热钻孔出露点,分4次共采集了地下冷水、地下热水、河水、大气降水和海水在内的水样147组和岩石样品8组,进行了样品中常规元素、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溶解性气体组分等指标的测定。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 (1)广东沿海地下热水水化学分组明显,粤东和粤西沿海地下水均分为四个组:其一是Na-HCO3型水;其二是Na-Cl和Na-Ca-Cl型水;其三是Ca-SO4型水;第四组为上述混合形成的水化学类型。从平面分布上讲,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具有有这样的演化趋势:靠近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热水为主,向内陆地区逐渐过渡为重碳酸盐型热水,阳春地带发育有硫酸盐型热水,水化学类型在整体上分带明显。 (2)广东沿海地区Ca2+、Mg2+、Na+、K+、HCO3-、SO42-、Cl-和EC组分的含量从内陆到沿海地区呈变大的趋势,说明海水对地下热水主要离子组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微量组分如锂和锶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内陆地区热水中氟含量普遍高于沿海地区,且分别在粤西和粤东内陆地区有高氟含量的区域。 (3)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中溶解性气体以氮(N2)和氧(O2)为主,其中氮气古绝对的优势,其百分含量值在地下冷水中介于78%-93%,在热水中介于85%-94%之间,这说明区域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一般来说,地下热水中H2百分含量的高低能作为分析地热系统属于高温地热系统还是中-低温地热系统的的标志,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中H2百分含量几乎为零,这也说明该区域可能不存在高温地热系统。 2.热水-围岩相互作用 结合地下水(冷水和热水)各组分含量与温度关系、组分之间离子比值关系图对地下热水中离子组分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获得下列认识: (1)在Na-K-Mg三角图中,粤西沿海地区地下冷水尚处于水岩作用的初级阶段,而地下热水绝大多数位于“半平衡区”;粤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样点均位于“平衡线”以下,部分水样位于“平衡线”和“半平衡线”之间的局部平衡区。对比粤西和粤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样在Na-K-Mg三线图中位置,推断粤西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与围岩介质的水岩作用强度要高于粤东地区,或与“成熟度”更高的水溶液发生了混合作用。 (2)从TDS与Cl-/(Cl-+HCO3-)的关系图,(Ca2++Mg2+)与(SO42-+HCO3-)关系图,(Mg2+/Ca2+)与(Na+/Ca2+)关系图和(Na++K+)与Cl-的关系图分析了研究区内地下热水主要组分的来源。区内硅酸岩、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可能均发生了溶解,共同影响了地下热水组分的形成。此外,海水对地下热水的混合导致地下热水中部分组分的海水来源。 (3)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中F组分受到地下水类型和pH的影响。重碳酸钠型的地下热水中F毫克当最百分含量值最大,而当地下热水中S042-和Cl-的当量百分值增加时,F毫克当量百分含量值较重碳酸钠型的地下热水有显著的降低。碱性环境有利于F-的富集。 3.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氢氧同位素 ①广东沿海地区地下冷水、地下热水和地表水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附近,说明大气降水是这些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②粤西地区部分水体在818O-δD关系图中较分散,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地下冷水、地表河水、岩溶型热水和孔隙型热水具有不同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这说明这些水体接受补给的时期,水体的流动系统不同。③在δ18O和cl、EC关系图中,粤西部分地下冷水、孔隙型热水和裂隙型热水与海水之间成一线,说明海水和地下冷水可能是热水的两个影响端元,存在了海水和地下冷水的混合,这与水化学分析结果一致。 (2)碳同位素 ①粤西沿海地区地下水中14C校正年龄介于933-11721年,平均为6528年;而粤东地区地下热水年龄处于4937-8239的范围内,平均为6635年。从14C等值线图可以看出,粤西内陆向沿海一带地下热水中14C含量值逐渐减小,地下水年龄增大。阳江和阳春地区存在低值封闭区,反映了这些区域地下热水属局部径流和排泄系统,这与前面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②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中δ13C值介于-17.8‰~-1.7‰之间,平均值为-8.9‰,说明其碳的多种来源性。粤东地区地下热水δ13C值介于-2.2‰~-3.8‰,接近于碳酸盐变质作用形成的δ13C值,说明该区域地下热水中碳来源于碳酸盐变质作用。粤西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热水其δ13C值含量不同,孔隙型热水中δ13C值介于-10‰~-15‰之间,其碳的来源可能是生物成因或有机物成因的碳;裂隙型热水中δ13C值范围较宽,介于-1‰~-18‰之间,说明其碳来源的多重性。 (3)锶同位素 广东沿海地区地下水中87Sr/86Sr平均值接近砂、页岩的87Sr/86Sr平均值,而低于花岗岩类岩石87Sr/86Sr平均值,这说明两类岩石对地下水中锶含量的影响。而热水绝大多数出露于花岗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带上,热水径流过程中与上述围岩的相互作用导致地下热水呈现出与围岩相似的87Sr/86Sr比值。 (4)硼同位素 ①粤西地区地下冷水和地下热水中B含量和δ11B值分为四个区:Ⅰ区中B0.1mg/L, δ11B10‰,这部分热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热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值‘(TDS)大于4000mg/L;Ⅱ区为30.1mg/L,δ11B‰,这部分热水属于裂隙型热水,其同位素介于-10-10‰之间,与美国黄石公园热水具有相似的δ11B值;m区为30.1mg/L,δ11B10‰的地下冷水;Ⅳ区为30.1mg/L,δ11B‰的岩溶热水、部分裂隙热水和孔隙热水。②在δ11B与Cl/B,Li/B和Sr/B的二变量关系图中,粤西地下热水和地下冷水分别位于不同位置,说明所采集的地下热水与地下冷水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这可能是地下热水与地下冷水采集区域不同,不属于同一流动系统。但TDS含量值大于4g/L的地下热水其δ11B与Cl/B趋势线的箭头指向海水端元(δ1’B为39.5‰),这说明海水对热水的混合作用。 4.咸热水形成的原因 对广东沿海地区TDS值介于1g/L至13g/L的地下热水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该类型热水中离子组分比值、H、O、B同位素分析,得出如下认识: ①对比分析广东沿海地下热水与海水中Ca/Cl.Mg/Cl、Na/Cl.K/Cl.HC03/Cl、S04/Cl和Cl/Br比值,Ca-Cl.Na-Cl.Br-Cl的相关关系图,说明存在海水对咸热水组分的影响。②通过咸热水和海水的δD、δ18O与Cl-含量分析,经拟合计算获得混合体系中淡水端元δD和δ180初始值:δD=-50.73‰和δ18O=-7.25‰。③从咸热水和海水δ18O-δD拟合线与大气降水线的交点,准确地求出端元组成数据:δD=-51.86‰和δ180=-7.73‰。 5.地热系统温标估算和相对地热梯度 采用常用的二氧化硅和阳离子地球化学温标对研究区地下热水系统热储层温度进行了估算和误差分析,认识到:①玉髓温标和Na-K-Ca温标所计算的热储温度与实际测试的温度误差较小,且玉髓温标计算值更接近实际测试的温度;石英温标(无蒸汽损失和最大蒸汽损失)计算值误差次之,其值介于Na-K温标和玉髓温标计算值之间;Na-K温标计算获取的热储温度与实际测试温度之间的误差最大,说明该温标不适合于研究区热储温度的计算。②广东沿海地下热水相对地热梯度在近海一带较高,如阳西儒洞温泉和阳东县新洲沸泉地区,其相对地热梯度值介于70-86之间。总体来说,广东沿海地区相对地热梯度值均低于100,说明研究区热流背景值不高,形成高温地热的可能性不大。③广东沿海地区地下热水的最大循环深度介于1013-5679m之间,最小循环深度介于566-3148m之间。不难推断,在同一地质构造和地热地质背景下,当地温梯度越高时,地下水加热增温至一定温度所需要的循环深度就越小。 6.典型地热异常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以广东阳东县新洲地热系统为典型地热系统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的详细研究,主要认识有: ①通过对离子组分和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得出新洲地热系统及其外围热水为当地地下冷水与海水混合的结果,初步推断新洲热田热水中海水的混入比例介于9.8-11.4%,而神灶热泉中海水的混入比例为38%。②从δ11B与Cl/B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新洲地热系统混入的海水可能不是现代海水,而是由海水演化来的一种类似海水的端元(贫硼组分,而富δ11B),这可能是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残存于岩石裂隙或断裂带中的海水。从新洲地热系统几个钻孔热水碳同位素的校正年龄可以看出,地热系统内热水年龄介于3947-6528年之间,与全新世早期第二次海侵的事件相吻合,推测新洲热田内混入的海水端元就为该时期残存海水。③新洲地热系统地下热水的形成模式为:在偏异常的区域大地热流值背景下,大气降水沿深、大断裂带入渗,深循环加热后与全新世海侵残存的古海水混合,形成Na-Cl型水;混合后的地下热水沿断裂带继续上升,随后分两个途径到达浅部地表和出露,第一类途径未经第二次混合直接出露地表,如编号为YX-1的钻孔热水(实际钻孔编号ZK-03),第二类途径为经历第二次浅部混合的地下热水,其TDS、 T和C1等组分有所降低,如编号为YX-41的钻孔热水(实际钻孔编号ZK-05)。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314;P64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绚敏,王莉娅,林伟;广东地下热水的某些物理化学特征及其映震的地球化学条件[J];地震;1993年03期

2 赵建;海(咸)水入侵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6期

3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4 袁玉松;马永生;胡圣标;郭彤楼;付孝悦;;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5 肖荣阁,大井隆夫,蔡克勤,木川田喜一;硼及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1999年02期

6 汪集旸,黄少鹏;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J];地震地质;1990年04期

7 邱剑华;;河源地区地热资源特征及成因浅析[J];广东建材;2006年09期

8 王双;;广东阳江新洲地热田地热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J];地下水;2013年01期

9 上官志冠,白春华,孙明良;腾冲热海地区现代幔源岩浆气体释放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年04期

10 刘虹;张国平;金志升;刘丛强;韩贵琳;李玲;;云南腾冲地区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慧;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徐彦泽;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梅;桂和荣;陈兆炎;;安徽沿淮地区潮土理化性质及低养分机理研究[J];安徽地质;2004年02期

2 胡宝林;两淮煤田山西组顶部高岭石泥岩特征及其成因[J];安徽地质;1996年01期

3 李铎;周亚红;方晓峰;;铜离子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4 宋晓明;高翠萍;Basher H M;杨悦锁;;利比亚WadiBay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5 黄茂桓;我国冰川温度研究40年[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6 曹雯;夏正楷;;河南孟津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测定及其古水文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霓;刘立才;郑凡东;;北京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热泵应用适宜区划分[J];北京水务;2009年05期

8 刘立才;王建壹;张霓;郭敏丽;;长期排污河道清淤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水务;2011年04期

9 李向全,张莉,于开宁;西北干旱区深层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水化学-同位素研究——以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水系统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楠,曹剑峰,姜纪沂,平建华,沈媛媛,钦丽娟;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云涛;朱传庆;徐明;饶松;Barry P.Kohn;胡圣标;;晚白垩世以来川东北地区的剥蚀历史——多类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综合剖面的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徐明;朱传庆;田云涛;饶松;胡圣标;;四川盆地钻孔温度测量及现今地热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旸;;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徐明;朱传庆;饶松;胡圣标;;阿坝—简阳地学剖面深部温度及热结构[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杨晓涛;胥颐;刘建华;李志伟;;腾冲火山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黄江华;王少龙;敬海霞;王文龙;;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7 安美建;石耀霖;;中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稳态三维热结构[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姜利国;梁冰;;线性等温吸附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地下饱水带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袁士松;葛良胜;路彦明;郭晓东;王美娟;;地幔流体参与哀牢山成矿带金成矿作用的碳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A];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方法及勘查开发关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阮传侠;林黎;于彦;王娟;赵苏民;;天津市南部平原区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伟;盆地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马燕;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污染去除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保建;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坚;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蒲俊兵;重庆市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机制及水文地球化学区域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周晓成;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宋世明;广东大降坪和大宝山硫化物矿床多元同位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9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徐中华;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子惠;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毅萍;内陆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玉龙;东川因民铜矿区矿坑水水化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俊;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禚传源;怒江跃进桥地区温泉成因机制分析与跃进桥温泉恢复替代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芳;石家庄炼油厂升级改造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7 杜俊;太行山山前平原氟元素赋存状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8 许庭武;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郭小娟;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及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的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马浩;苏锡常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特征及质量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华;马驰;;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2 苏小四;林学钰;董维红;万玉玉;;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在地下水~(14)C年龄校正中应用的进展与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尹观,倪师军,张其春;氘过量参数及其水文地质学意义——以四川九寨沟和冶勒水文地质研究为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刘亚军,胡守义,沈辉;利用地热水进行罗氏沼虾越冬试验[J];水产科学;2004年04期

5 赵建;海(咸)水入侵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6期

6 赵建;海水入侵水化学指标及侵染程度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1998年01期

7 宋保平,张先林,方正,陈中原;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系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8 朱炳泉 ,毛存孝;印度与欧亚板块东部碰撞边界——腾冲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J];地球化学;1983年01期

9 卫克勤 ,林瑞芬 ,王志祥;西藏羊八井地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氚含量[J];地球化学;1983年04期

10 王钧,汪缉安,,沈继英,邱楠生;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J];地球科学;199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立岱;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制及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马瑞;碳酸盐岩热储隐伏型中低温热水的成因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3 徐彦泽;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姜凌;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及演化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赵慈平;腾冲火山区现代幔源氦释放特征及深部岩浆活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华;关中盆地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D];长安大学;2003年

2 曹德福;鄂尔多斯盆地南区洛河组地下水演化水文地球化学模拟[D];长安大学;2005年

3 于湲;北京城区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林晓波;杭嘉湖地区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邓晓铌;关中盆地地热水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覃兰丽;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平;地热系统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4年01期

2 张启德;我国东北地区隆起带地下热水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年02期

3 姚足金;地热能开发研究的现状和趋势——1985年国际地热能学术讨论会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年02期

4 尹立河;侯光才;张茂省;王永和;陶正平;李清;;鄂尔多斯盆地地热系统[J];工程勘察;2008年02期

5 李成,HTuliniusPArason;冰岛北部Hamar地热田开采模型[J];高校地质学报;1997年03期

6 史俊德,连冬香,李敏敏;五台山地区地热系统探讨[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8年02期

7 郑克棪;;西太平洋分会地热年会在华举行[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6期

8 张海志;关郁松;;浅谈地热系统调试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5期

9 P.Schiffman ,黄林;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塞罗普里埃托地热系统中的活动交代作用——一个叠置的低压、低温变质相系[J];地球与环境;1986年05期

10 J.W.Hedenquist;侯涛;;新西兰Waiotapu地热系统中现代金矿化的研究[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玉超;苏正;吴能友;王晓星;;漳州地热系统基岩裂隙热水温度场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凯什·依万斯;;增强型地热系统:综述介绍及深部系统建立和循环的现状[A];中国地热能:成就与展望——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可霓;许雅琴;;增强型地热系统孔隙/裂隙介质中多场耦合模拟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正;吴能友;曾玉超;王晓星;;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开发:以美国新墨西哥州芬登山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庞忠和;杨峰田;袁利娟;李义曼;;新疆塔县盆地地热系统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A];中国地热能:成就与展望——李四光倡导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地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洋;张可霓;;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裂隙模拟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琦;龚宇烈;徐琼辉;马伟斌;;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开采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墨香;汪集旸;邓孝;;中国地热系统的类型[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雷宛;肖宏跃;;物探方法在寻找地下热水中的应用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训;陈明佑;赵维明;李明朗;;中国天津地区深层地下热水系统模拟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秦媛媛;[N];秦皇岛日报;2006年

2 周维标 湖南省武冈市国土资源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记者李华、实习生李娜;[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焦作市老科协科技部 杨熔钢;[N];焦作日报;2010年

5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系 姜培学 胥蕊娜 地力夏提·吾布力 张富珍;[N];中国电力报;2011年

6 张汝芳 记者 谭迎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魏晓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于露;[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10 湖南省武冈市国土资源局 周维标;[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建飞;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张保建;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赵慧;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崔俊奎;分布式地热系统双循环发电效率分析与梯级供热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吕金波;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6 林黎;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于子望;多相多组分THCM耦合过程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8 高竞;地下热水钙华沉积的水化学影响因素和热水钙华微层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管彦武;基于GIS的青藏高原地热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石卓;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热资源评价[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梅华;四川省康定县地下热水结垢机理及趋势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陈慧广;苏台德地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与放射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王泽龙;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地温场特征及地下热水成因模式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李婷;地下热水中天然放射性镭-226和氡-222测定及分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王茜;四川稻城温泉同位素、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程先锋;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杨雷;重庆市温塘峡背斜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王茜;河南鲁山县五大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刘亚平;云南省昌宁县鸡飞温泉成因及钙华形成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王瑞娟;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评价[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9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