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16:43

  本文关键词: 抗爆容器 动力响应 铝合金内衬 复合材料 分层失效 抗爆性能 数值模拟 内聚力 缠绕方式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抗爆容器是一种特殊容器,能够限制内部易爆物质如炸药等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等爆炸产物的作用范围,从而为容器周围的人员和设备等提供有效的近距离保护,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科学研究、爆炸加工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近年来恐怖袭击等安全问题屡有发生,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轻、可移动式的抗爆容器需求量日益增加。复合材料由于其具备比强度高、耐腐蚀、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是制造这类抗爆容器的首选材料,因此对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细观力学的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1275455)的支持下,开展了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1)研制了三种不同缠绕方式的铝合金内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并对其进行了爆炸加载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设计了新的炸药固定装置。根据试验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含内衬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在不同炸药当量爆炸作用下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失效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抗爆容器在内部爆炸载荷作用下会出现多种失效形式并存的现象,其中分层失效在当量较低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生贯穿裂纹时纤维断裂属于脆性断裂而铝合金内衬为韧性断裂。此外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失效形式与复合材料层缠绕方式有关,当全环向缠绕时会出现特殊的轴向分层失效导致复合材料层形成环向贯穿裂纹。对应变数据分析表明复合材料抗爆容器爆心截面处并未发生应变增长现象,但封头与筒体连接处发生了应变增长现象。此外确定了本文中三种复合材料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出现贯穿裂纹时炸药与容器质量比)范围依次为1.67%~2.65%、1.99%~2.65%、3.14%~3.67%,均高于单层金属抗爆容器的抗爆性能。(2)建立了含内衬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内部爆炸加载作用下系统响应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多物质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建立,通过使用固连失效接触方法并引入内聚力失效准则成功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层间分层失效的模拟,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利用数值方法对铝合金内衬在内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复合材料层内分层失效机理及其行为演化以及等质量下的复合材料抗爆容器与单层金属抗爆容器动力响应不同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a)铝合金内衬在内部爆炸加载作用下爆心截面处发生轴向贯穿裂纹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极端炸药当量下,裂纹除了沿轴向扩展外也会沿环向扩展,最终导致内衬完全断裂;(b)相同质量的复合材料抗爆容器相比于单层金属抗爆容器具备更好的抵抗变形能力,且系统响应衰减速度更快;(c)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动力响应不一致包括振幅差以及相位差是分层失效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内部的分层失效在爆炸载荷作用下会不断扩展,也会引起周边区域产生新的分层失效,最终分层失效扩展过程中会相互融合变成更大面积的分层失效。(3)研究了金属内衬对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从有无内衬、内衬厚度以及内衬材料三个方面展开,结果表明:(a)金属内衬的加入使爆炸产生的能量能较快地施加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复合材料壳体上且系统响应衰减速度更快,此外金属内衬能够通过塑性变形吸收一定的爆炸能量,进而提高系统的抗爆能力;(b)随着金属内衬厚度的增加,系统抵抗变形能力越强,而抗爆性能不一定增加;(c)当金属内衬部分质量占整个容器比重很小时,同等厚度下内衬材料刚度系数越大容器抗爆性能越好。(4)研究了缠绕方式对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的影响。对于全螺旋缠绕复合材料抗爆壳体,随着螺旋角(与轴向夹角)增大复合材料层环向承载能力变大而轴向承载能力减弱,壳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强,系统响应衰减速度越快,发生应变增长的概率也越低;确定了单次使用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复合材料层的最优缠绕方式为采用螺旋与环向交替缠绕,且螺旋缠绕角度应在40°左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53.2;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杰,王飞,谢文;玻璃钢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在抗爆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年02期

2 俞海洪;周世光;;单自由度抗爆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J];医药工程设计;2013年03期

3 黄钟喜;石油化工装置建筑物抗爆设计[J];石油化工设计;2004年03期

4 孙宾;;化工企业控制室抗爆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6期

5 周世光;;控制室结构抗爆布置方案比较与优化[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4年01期

6 孙钧;;地下抗爆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的若干课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83年01期

7 张亚非;;石油化工装置控制室抗爆结构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4年04期

8 李志康,王万鹏,陈剑杰;多层抗爆结构线弹性动力响应的相似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钟兵,刘少江,赵键;竹/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在抗爆结构中的应用[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2期

10 涂蕊;刘玉娟;潘新莹;张玉福;;抗爆墙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钱七虎;;抗爆结构研究的若干进展(综述)[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钱七虎;;抗爆结构研究的若干进展(综述)[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3 李志成;卢红标;钱七虎;;抗爆结构计算中外推法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4 李志康;王万鹏;陈剑杰;;多层抗爆结构线弹性动力响应的相似性[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5 顾红军;邵宁;殷克功;陈太林;;六边形管作为抗爆、吸能材料的优势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6 陈斌;曾首义;晏麓晖;蒋志刚;;带吸能装置的组合式抗爆结构的试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顾忠明;王发军;何明清;崔伟;;考虑接触影响的球形抗爆结构等效静载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顾渭建;冯丽;王静;周淑玲;张鏖;;地下工程抗震抗爆结构设计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抗爆容器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都浩;城市环境中建筑爆炸荷载模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爆性能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凯;脉冲X光摄影成像系统的抗爆防护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谭朝明;拱形抗爆门的动力响应分析及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志;钢筋混凝土及其与钢板复合增强结构的抗爆特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4 翟凌霄;气云爆炸作用下抗爆结构的流固耦合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任涛;抗爆门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6 赵应许;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抗爆门的动力响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7 于阳;结构抗爆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潘星;气云爆炸作用下抗爆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宋祥;加腹板工字钢骨架结构抗爆门的抗爆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方磊;建筑结构抗爆设防标准及抗爆概念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4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34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