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掺量对不同骨料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
本文选题:粉煤灰 + 再生混凝土 ; 参考:《硅酸盐通报》2017年07期
【摘要】:试验着眼于C30强度等级混凝土,以不同粗骨料(再生骨料、天然骨料)、粉煤灰掺量(15%、30%、50%)及养护环境(标养、室内自然养护)为变量探究粉煤灰对不同骨料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加,在龄期较短时表现出对再生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贡献率都有所下降的趋势,但后期经养护龄期的增加,180 d以后中长期强度贡献率下降幅度有所趋缓;当养护环境为标准养护时,粉煤灰取代率为30%以内试件的强度贡献率在180 d时达到了最大,之后强度贡献率有所下降,粉煤灰取代率为50%时,养护龄期超过180 d其强度贡献率也会有所增加;当养护环境为室内自然养护时,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对不同取代率粉煤灰、不同骨料混凝土的中长期强度贡献率都有所加大。
[Abstract]:The test focuses on C30 strength grade concrete. The effects of fly ash on the long-term strength of different aggregate concrete are studied with different coarse aggregate (recycled aggregate, natural aggregate, fly ash) and curing environment (standard maintenance, indoor natural conserv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placement ratio of fly ash, the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of recycled concrete and ordinary concrete decrease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owever, the decreasing range of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after 180 days after the later curing age increased, and when the curing environment was the standard curing condition, the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specimen within 30% of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fly ash reached the maximum at 180 days. After that, the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decreased, and when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fly ash was 50, the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of fly ash increased when the curing age was more than 180 days, and when the curing environment was indoor natural conserv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age, the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of fly as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ing age.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strength contribution rate of different aggregate concrete has been increased.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50GD02)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增起;张波;阎培渝;周予启;;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长龄期的微观结构[J];电子显微学报;2014年06期
2 马海英;;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0年04期
3 鲁丽华;潘桂生;陈四利;张月;;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试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宋少民;邢锋;李红辉;;中低等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戴秋菊;;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6 张晓丹;杨晓光;何锦云;;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后期强度的试验研究[J];煤炭工程;2007年05期
7 刘萍华;许志敏;殷波;;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金奎;;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4期
9 徐卓,龙帮云;开发利用再生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山;;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影响研究现状分析[J];江西建材;2017年21期
2 崔正龙;李静;;粉煤灰掺量对不同骨料混凝土长期强度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7年07期
3 钟含;王昂;;寒冷地区不同掺量Ⅱ类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4 梁谦;程建萍;王富斌;赵海龙;吴军斌;杨瑜;;大掺量“补钙”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5 宗志芳;邱奎东;黄国华;刘海申;;城市建筑垃圾回收与利用项目的调查分析与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年05期
6 梁勇;;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10期
7 姚立阳;符浩;史乐君;;钢渣对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8 李彦鑫;曹永丹;薛泽民;陈阳;;粉煤灰混凝土中用矿渣替代砂子的试验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3期
9 崔佳伟;刘慈;李艾泽;邓佳卓;李珍淑;;不同比例粉煤灰与硅灰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J];山西建筑;2017年07期
10 赵宣;刘连新;黄磊;王威;;不同矿物掺量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黎梦圆;石梦晓;;水泥—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J];硅酸盐学报;2014年05期
2 韩方晖;阎培渝;周予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4年03期
3 韩方晖;刘仍光;阎培渝;;矿渣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14年01期
4 阎培渝;胡瑾;周予启;;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路线选择[J];施工技术;2013年24期
5 周予启;史春芳;李洪海;付恩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塔楼底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3年04期
6 王强;阎培渝;周予启;;高性能混凝土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基础底板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年11期
7 王冲;杨长辉;钱觉时;钟明全;赵爽;;粉煤灰与矿渣的早期火山灰反应放热行为及其机理[J];硅酸盐学报;2012年07期
8 段付珍;张慧海;牛荻涛;元成方;;掺合料及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4期
9 阎培渝;;现代混凝土的特点[J];混凝土;2009年01期
10 宁宝宽;郑楠;陈四利;林思源;;SO_4~(2-)、HCO_3~-侵蚀作用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卫然;水泥稳定土的长期强度与耐久性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1940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4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