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过渡金属磷化镍和磷化钴用于光催化产氢和光电催化水分解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1:24
【摘要】:目前世界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化石原料,其使用将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害和污染,因此急需发展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满足未来清洁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很有前景的方法。一般地,贵金属及其氧化物被认为是光催化产氢和光电催化水分解最好的助催化剂。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和地球储量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探索适用于光催化水分解产氢和光电催化水分解的非贵金属助催化剂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非金属石墨烯量子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非金属光催化剂,具有水溶性很好、带隙可调、和制备简单的优点。另一方面,金属磷化物(Ni2P,,Co2P等)被证实是一种水分解的新型非贵金属助催化剂,它们可以有效的分离光生电子-空穴从而提高光催化产氢性质。本论文首次报道了与Ni2P耦合的羟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OH-GQDs),在波长λ420nm的光照下进行产氢反应,其催化活性是空白OH-GQDs的94倍,并与1 wt%Pt作为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当。最近,在光阳极上负载钴基助催化剂的光电催化体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在水氧化时表现出较低的过电势。本文研究了一种钻基助催化剂-CoP,它通过简单的滴涂方法与W03光阳极耦合。随着助催化剂的引入,提高了空白光阳极的空穴注入效率,因此复合电极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性能有所提升。在最优条件下,在电压为1.23Vvs.RHE时,CoP/W03复合光阳极的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2mAcm-2,起始电位负移了 80mV,证实了 CoP是一个很有效的光电催化水氧化助催化剂。
【图文】:

过程图,光合作用,过程,人工光


效的利用太阳能,,所以可以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化逡逑学键中,合成人们所需的燃料,待到需要时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释放出来供人逡逑们使用。其光合作用过程如图1.1所示。逡逑从上述光合作用的反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绿色植物对于太阳光的利用逡逑率,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生成和传递,电子和能量的转移和传递,最后就是经过逡逑一系列反应生成的产物,这三点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受此启发,在逡逑进行人工模拟光和作用时,应将更好的提高光的利用率,更快速的完成电子的转逡逑移,更多的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产物定为研宄的目标。逡逑1.2.2人工光合作用逡逑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的一个潜在的控制技术就是人工光合作逡逑用(APS),其目的是使用人造材料模拟自然光合作用(NPS)。APS—直是材料逡逑领域、物理领域和无机化学领域的迷人科学。但是,构建一个高效的APS装置逡逑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过程图,人工模拟,光合作用,过程


如对材料光吸收波长的调控,光致电荷分离和更快地水分解反应[7?]。逡逑NPS的光反应通过一系列逐步电子转移过程发生,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来用于逡逑水分解。这个过程被称为‘Z-scheme’,如图1.2所示。两种光催化系统,PSI和逡逑PSII,这两个系统都是通过集光件收集光能并利用收集的光能在一个反应的活性逡逑位点上将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更高的能量状态(激发态)[15,16],这些光催化系统逡逑由电子传递链彼此连接。对于APS系统,目前人们较为认同的材料结构类型有逡逑两种,如图1.2所示。第一个类型包含了一个单一的光激发活性位点,它附着在逡逑一个电子给体上,而另一侧是电子受体。染料分子或者可以吸收可见光的半导体逡逑材料通常会作为激发位点(发色团)。其对光的吸收可以通过对染料分子的结构逡逑(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OMO之间的空隙)进行修逡逑饰或者对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带隙)的设计来改变。电子给体材料必需满足逡逑两个基本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3.36;TQ1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仁宽,黄振春,D.Peramunage,M.Tomkiewicz,D.S.Ginley;聚合物半导体P3MT/溶液界面的光电特性及P3MT表面铂原子的光电催化作用[J];半导体学报;1988年02期

2 刘亚子;孙成;洪军;;TiO_2光电催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4期

3 陈为;魏伟;孙予罕;;二氧化碳光电催化转化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11期

4 张思宇;孙若一;李莹雪;王璐璐;苏会东;;铜修饰微弧氧化二氧化钛网电极三维光电催化研究[J];当代化工;2015年05期

5 李鹏艳;王欢;杨雷;张燕;崔文权;;光电催化材料在降解有机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6年18期

6 杨皓;方萍萍;童叶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光电催化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J];光散射学报;2018年03期

7 安太成,张茂林,朱锡海,熊亚,傅家谟,盛国英;光电催化技术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9期

8 吴小琼;沈江珊;朱君秋;郑煜铭;;光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剖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9 王欣;;光电催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年21期

10 张隽t@;郭礼宝;赵旭;曲久辉;;光电催化技术同时降解有机物与回收重金属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剑锋;季民;;光电催化富里酸的优化过程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明华;张爱勇;周启星;;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控制制备及其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袁帅;于乐;赵尹;王竹仪;施利毅;;基于TiO_2纳米管阵列的光电催化降解染料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志亮;刘桂继;严鹏丽;章福祥;施晶莹;李灿;;α-Fe_2O_3电极光电催化水氧化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王瑞瑞;何宛虹;项顼;;半导体核/壳结构复合光阳极构筑与光电催化水氧化性能[A];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上)[C];2015年

6 顾永娥;叶晓亮;杜永令;王春明;;半导体纳米材料修饰旋转环盘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对硝基苯酚光电催化降解机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C];2011年

7 刘海津;刘国光;樊静;张峰;;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的4,4’-对二溴联苯[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张红秀;吴晓琳;刘伟;刘虎;贾清;何灯红;张兴旺;雷乐成;;阴阳极协同光电催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9 周志雄;李静;朱丽华;吴彬;唐和清;;电化学制备高活性TiO_2/SiO_2复合膜及其在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和POPs中的应用[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兴旺;雷乐成;;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霞;新合金让光电催化水解制氢更快捷[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中海;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化学需氧量测定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艳丽;TiO_2/Ti催化剂改性及光电催化降解水中腐殖酸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郭文龙;三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4 龚建宇;VIB族元素掺杂改性二氧化钛膜电极的制备与光电催化降解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政;多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和光电催化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7年

6 程修文;改性TiO_2纳米管光电极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双氯芬酸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张晓凡;TiO_2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翟春阳;碳材料修饰的纳米半导体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D];苏州大学;2015年

9 刘源;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气相光电催化性能与表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周敏;铋氧基化合物纳米阵列的合成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红玉;多酸对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的性能修饰及其光电催化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兰慧文;表面改性的氧化铁纳米材料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吕小林;磷和钛修饰的氧化铁纳米材料光电催化分解水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4 祝亮;过渡金属磷化镍和磷化钴用于光催化产氢和光电催化水分解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王丽艳;TiO_2-PbO_2/RuO_2-Ti电极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黄连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6 曹乐乐;g-C_3N_4/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7 韩莹莹;石墨二炔结构和光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8 刘荣;高盐、难降解工业废水光—电工艺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9 项晓波;TiO_2纳米树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光电催化特性[D];浙江大学;2018年

10 赵峥逸;农药(敌草隆)残留快速检测和光电催化降解的方法研究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9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79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