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CdS是一种常用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但较快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速率和光腐蚀限制了它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在CdS表面负载贵金属助催化剂是简便、有效的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贵金属价格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而研究发现,非贵金属Ni对CdS光催化分解水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为:1.Ni纳米膜对CdS纳米棒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硼氢化钠还原体系,利用化学还原法,通过控制还原条件制备出Ni纳米膜。TEM表征说明Ni呈现膜状,有利于其在CdS表面的负载。Ni/CdS光催化剂的粉末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X)、荧光光谱仪(PL)等表征结果表明,Ni纳米膜在CdS纳米棒表面分布较为均匀,Ni的负载对CdS的各晶面衍射峰强度、荧光强度都有一定影响,表明Ni纳米膜在CdS纳米棒表面的沉积具有选择性,负载后引起CdS纳米棒本征激发对应的荧光峰减弱,光生载流子寿命延长。Ni/CdS光催化剂可见光(?≥420 nm)分解水产氢活性测试表明,当Ni纳米膜的负载量为1.2%时,Ni/CdS产氢活性最高,为40.18 mmol/h/g,高于相同担载量和相同反应条件下的Pt/CdS(26.8 mmol/h/g,担载量1.25 wt%,为该反应体系下的最高产氢速率)的产氢活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Ni纳米膜在CdS表面负载更为均匀,形成了更多活性位点,有效抑制了CdS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分解水产氢活性。2.不同结构双金属PtNi纳米粒子对CdS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影响1)PtNi合金纳米粒子对CdS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影响采用化学连续还原法制备出PtNi合金纳米粒子,TEM表明Pt Ni合金纳米粒子大小在5 nm左右,无明显团聚现象发生。对PtNi/CdS光催化剂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X)、荧光光谱仪(PL)表征,结果表明PtNi纳米粒子在CdS表面有较好的负载,且对CdS部分晶面的衍射峰强度有影响,说明沉积存在方向性。然而PtNi/CdS的荧光强度与单金属Pt/CdS、Ni/CdS相比出现了反差,说明两种元素形成的合金出现共振结构。通过改变前驱体H2PtCl6、NiCl2的量制备出不同质量配比的PtNi合金纳米粒子,并应用于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tNi配比为5:5时,PtNi/CdS产氢速率最高,为53.4 mmol/h/g,产氢活性较相同条件下的Pt/CdS(20.1 mmol/h/g)、Ni/CdS(34.82 mmol/h/g)有明显提高,原因主要在于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电子的转移速率进一步增强,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降低。2)PtNi空心纳米粒子对CdS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影响以K2PtCl6和NiCl2.6H2O为前驱体,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连续还原法,通过改变前驱体的量制备出不同摩尔配比的PtNi空心结构纳米球。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PtNi空心结构纳米球大小在50 nm左右,边缘壳层厚度在2-3nm左右,但颗粒尺寸不太均一。利用化学沉积和光沉积结合的方法将Pt Ni空心结构纳米粒子沉积到CdS表面,得到PtNi/CdS光催化剂。在牺牲试剂(NH4)2SO3存在下,进行可见光分解水产氢反应,结果表明,Pt Ni空心结构纳米粒子对CdS的光催化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当PtNi摩尔配比为1㑳0.5时,产氢活性最高,为29.76 mmol/h/g。PtNi/CdS荧光测试数据表明,PtNi空心微球在CdS纳米棒表面负载引起其本征激发减弱,是其可见光产氢活性增强的电子学基础。
【关键词】:光催化 分解水 氢气 硫化镉 镍 铂镍二元金属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Q11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32
- 1.1 概述12
- 1.2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现状12-18
- 1.2.1 反应机理12-13
- 1.2.2 反应体系13
- 1.2.3 光催化剂13-18
- 1.3 镍基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8-22
- 1.3.1 镍基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协同分解水产氢性能18-22
- 1.4 铂镍双金属纳米粒子研究进展22-25
- 1.4.1 合金结构22-23
- 1.4.2 空心结构23-24
- 1.4.3 核壳结构24-25
- 1.5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25-26
- 1.5.1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25
- 1.5.2 研究内容25-26
- 参考文献26-32
- 2 Ni纳米膜对CdS纳米棒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32-48
- 2.1 引言32-33
- 2.2 实验部分33-36
- 2.2.1 主要试剂33-34
- 2.2.2 主要实验仪器34
- 2.2.3 Ni/CdS光催化剂的合成34-35
- 2.2.4 光催化分解水反应系统35
- 2.2.5 仪器表征35-36
- 2.3 结果与讨论36-44
- 2.3.1 Ni纳米膜的结构表征36-38
- 2.3.2 Ni film/CdS nano-rod的结构表征38-40
- 2.3.3 Ni film/CdS nano-rod的光吸收特性40-43
- 2.3.4 Ni film/CdS nano-rod的可见光分解水产氢性能43-44
- 2.4 小结44-46
- 参考文献46-48
- 3 PtNi合金纳米粒子对CdS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影响48-62
- 3.1 引言48-49
- 3.2 实验部分49-51
- 3.2.1 主要试剂49
- 3.2.2 主要实验仪器49-50
- 3.2.3 PtNi/CdS光催化剂的合成50
- 3.2.4 光催化分解水反应系统50
- 3.2.5 仪器表征50-51
- 3.3 结果与讨论51-57
- 3.3.1 PtNi合金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51-53
- 3.3.2 PtNi/CdS光催化剂的结构表征53-54
- 3.3.3 PtNi/CdS光催化剂的荧光特性54-57
- 3.3.4 PtNi/CdS光催化活性57
- 3.4 小结57-59
- 参考文献59-62
- 4 PtNi空心纳米粒子对CdS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的影响62-74
- 4.1 引言62-63
- 4.2 实验部分63-65
- 4.2.1 主要试剂63
- 4.2.2 主要实验仪器63-64
- 4.2.3 PtNi/CdS光催化剂的合成64
- 4.2.4 光催化分解水反应系统64
- 4.2.5 仪器表征64-65
- 4.3 结果与讨论65-68
- 4.3.1 PtNi空心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65-66
- 4.3.2 PtNi/CdS的结构表征66-67
- 4.3.3 PtNi/CdS的光吸收特性67-68
- 4.3.4 PtNi/CdS的光催化活性68
- 4.4 小结68-70
- 参考文献70-74
- 5 结论74-78
-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74-75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75
- 5.3 存在问题75-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8-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敦钫;郑菁;陈新益;邹志刚;;光催化分解水体系和材料研究[J];化学进展;2007年04期
2 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01年01期
3 高翠琴,石建珍,董庆华,郭煜;半导体悬浮体系光催化分解水中的腐植酸[J];化学世界;1993年08期
4 ;大连化物所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新进展[J];河南化工;2014年02期
5 杨亚辉,陈启元,尹周澜,李洁;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4期
6 孙超,黄浪欢,刘应亮;钽酸盐光催化分解水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9期
7 王桂峗,王延吉,赵新强,张海涛;CoO/CaTiO_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分解水的性能[J];催化学报;2005年02期
8 刘清涛;王桂峗;王延吉;邬长城;;NiO/Ba_2CaWO_6的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9 丁亮;周涵;范同祥;;人工无机半导体Z型反应光催化分解水[J];材料导报;2013年11期
10 王桂峗;王延吉;刘清涛;;NiO/Ba_2MgWO_6的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洪国;鲁统部;;含蒽环氮杂有机配体光催化分解水的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进展[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安宁;王其召;李佳佳;惠娟;雷自强;上官文峰;;CuS@ZnS@TiO_2的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4 李敦钫;范晓星;祝梅;欧阳述昕;邹志刚;;CoM_2O_6(M=Ta,Nb)可见光催化分解水[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柯丁宁;彭天右;马亮;程海威;;BiVO_4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6 刘美英;雷志斌;由万胜;马贵军;吴国鹏;宗旭;鄢洪建;马保军;李灿;;Y_2Ta_2O_5N_2催化剂上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同时放氢放氧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朱荣淑;田斐;欧阳峰;何永兵;;稀土元素掺杂ZnIn_2S_4光催化分解水制H_2[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其召;Bi_(1-x)Ln_xVO_4(Ln=La,Sm,Nd,Gd,Eu,Dy,Y)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玉晓;可见光下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氢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毅杰;光电化学池中阴、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亚琳;缺陷二维MoS_2光催化分解水的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张静;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4 陈淑红;层状钙钛矿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改性与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5 冯清鹏;模拟光合作用Z型反应光催化分解水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雷斯亮;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合成、改性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7 李覃;硫化镉—石墨烯复合物的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秦娅;两种含钛氧化物的合成改性及其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刘琼莎;WO_(3-x)光解水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Ni基助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CdS可见光分解水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