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管束堵塞后快速检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管束堵塞后快速检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活性套筒石灰窑由于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石灰活性度高、生烧过烧率低、经济效益明显,被越来越多的钢铁生产企业所采用。然而,部分企业在使用中出现了套筒窑换热器管束堵塞现象。清理周期比较短,清理时间长,清理难度大,对窑况影响较大,最终影响产量和质量。换热器作为环形套筒窑的热交换装置,它保证着窑内的热量和气体流量的平衡和工艺参数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的石灰质量。因此,对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管束堵塞的机理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应对由于换热器堵塞所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套筒石灰窑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套筒石灰窑的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以及换热器的结构组成,同时还介绍了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换热器堵塞物的物理及化学特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换热器内部热力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后得出的热力场云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换热器在堵塞前后换热效果的变化。通过研究套管长度、外径以及材料,找出一种最适合在换热器管束内部插入和拔出且耐腐蚀的材料。通过对多种清理工具的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风动螺旋钻清理换热器,用时最少,清理效果最理想。通过对换热器实行掺冷风,调节进入换热器废气的温度,使废气中的灰尘提前结晶。本课题结合天津钢铁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的三座600T活性套筒石灰窑生产运行特点,针对换热器堵塞的问题,在利用已有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换热器堵塞对石灰质量造成的影响以及在检修中对活性石灰窑的使用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活性套筒窑石灰窑 换热器 堵塞 套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7.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6
- 1.2 研究现状16
- 1.3 论文研究内容16-17
- 1.3.1 管束内安装套管17
- 1.3.2 管束清理工具的优化17
- 1.3.3 实行掺冷风工艺17
- 1.4 石灰窑简介17-22
- 1.4.1 石灰窑煅烧机理17-19
- 1.4.2 套筒石灰窑工作原理19-20
- 1.4.3 石灰窑结构及特点20-22
- 1.5 本章小结22-24
- 2 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结构24-32
- 2.1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24-25
- 2.1.1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24-25
- 2.1.2 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的工作原理25
- 2.2 管式换热器的主要优、缺点25-26
- 2.3 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26-31
- 2.3.1 筒体27
- 2.3.2 换热管27-29
- 2.3.3 膨胀节29-30
- 2.3.4 废气进口30
- 2.3.5 废气出口30-31
- 2.4 本章小节31-32
- 3 换热器堵塞机理分析32-40
- 3.1 原料分析32-34
- 3.2 燃料情况分析34-35
- 3.3 换热器堵塞物分析结果35-38
- 3.3.1 堵塞物取样与初步分析35
- 3.3.2 换热器入口水平管积灰35-36
- 3.3.3 换热器顶部耐火砖结垢36-37
- 3.3.4 换热管入口堵塞物和换热器管内粘结物37
- 3.3.5 堵塞物能谱分析37-38
- 3.5 换热器结垢的原因分析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4 换热器内部热力场数值模拟的建立40-52
- 4.1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简介40-42
- 4.2 换热器热力场数值模拟所需的理论知识42-45
- 4.2.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42-43
- 4.2.2 湍流模型的选择43-45
- 4.3 换热器传热计算的基本理论45-47
- 4.3.1 传热方程式46
- 4.3.2 热平衡方程式46-47
- 4.4 换热器三维模型的建立47-48
- 4.5 换热器网格划分48-49
- 4.5.1 ICEM软件介绍48
- 4.5.2 网格划分48-49
- 4.6 边界条件的设定49-50
- 4.7 换热器热力场的分析50-51
- 4.8 本章小结51-52
- 5 解决换热器堵塞的技术实现52-60
- 5.1 主要研究过程52-58
- 5.1.1 换热器管束内套管的研发52-54
- 5.1.2 换热器管束清理工具的优化54-56
- 5.1.3 换热器实施掺冷风工艺56-58
- 5.2 实际达到的效果58
- 5.3 作用和意义58
- 5.4 本章小结58-60
- 6 总结与展望60-62
- 6.1 主要结论60
- 6.2 展望60-62
- 6.2.1 该技术与国内外水平对比60-61
- 6.2.2 该技术达到的水平61
- 6.2.3 市场分析61
- 6.2.4 经济效益分析61
- 6.2.5 前景分析61-62
- 参考文献62-64
- 致谢64-66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月芹;浅谈换热器的分类和特点[J];化工设计通讯;2003年03期
2 马万顺;换热器管束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4年04期
3 李虹戈;刘传广;;内展翅片换热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11期
4 杨锋平;赵新伟;罗金恒;张广利;苗健;王珂;;换热器管束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J];压力容器;2012年03期
5 束润涛;三种特殊抗腐蚀材料换热器简介[J];炼油设计;1997年06期
6 丁平安,常六喜;常顶换热器管束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0年01期
7 丁网英,肖佐华;炼油厂换热器故障浅析[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1年03期
8 王世明,刘元,张锰;常顶换热器损坏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年02期
9 王观东;换热器的快速修复[J];石油化工设备;2004年06期
10 赖永星,刘敏珊,董其伍;静止外部流体对换热器管束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压力容器;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君;吕胜杰;;换热器管束翻新再造[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施哲雄;薛利杰;王祖悦;;换热器的风险检测技术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周华盛;王亚;吕青灿;;U型换热器管束通用试压工装的研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林洪亚;;换热器管束失效分析与防范[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5 金广敏;杨贵冬;;外购换热器制造检验中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敏;康强利;崔轲龙;孔朝辉;徐奕;;蒸馏装置常顶换热器失效分析[A];石油和化工设备管道防腐技术与对策专题研讨会文集[C];2010年
7 张宇;刘常鹏;张劲松;付国利;;煤气换热器损坏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孙艺;;铜材换热器管束的制造技术[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制造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正方;;灰色决策在常减压塔顶换热器改造中的应用[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任红亮;吴力俊;;换热器管束的防腐蚀[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静;新型异径布管夹持结构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06年
2 焦凤;换热器复杂流道中的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英双;纵流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天丰;非对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改进中的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孙爱芳;导热复合材料紧凑型板壳式换热器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马永其;换热器固定管板有限元应力分析的进一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峰志;冲压发动机中燃料/空气换热器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蕊;基于热流固耦合的换热器管束数值模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高克;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管束堵塞后快速检修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于洋;自支撑型高效扭曲管换热器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研究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占秀;纵流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滕海洋;换热器管束失效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吴玲;112E/G换热器应力分析与强度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刘胜利;旋转超声检测仪在管道与换热器管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焦兰;三叶孔整圆形支撑板换热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鹏;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流弹失稳分析及防控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套筒石灰窑换热器管束堵塞后快速检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