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氢气在柴油中平衡溶解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3:10

  本文关键词:氢气在柴油中平衡溶解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柴油质量升级进程的加快,清洁柴油的生产刻不容缓,符合低硫生产的加氢工艺研究成为热点。氢气,作为加氢过程中的原料气体,在柴油中的平衡溶解度是传统滴流床加氢工艺氢耗计算、液相加氢工艺氢气预平衡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数据,对氢气在柴油中平衡溶解度的研究尤为重要。采用饱和法,在高压搅拌釜内测定了323.15~573.15K、0~8 MPa范围内,氢气在不同组成柴油中的平衡溶解度,通过对氢气溶解过程中压力变化研究,求得了氢气溶解过程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对比分析了氢气在不同组成柴油中的平衡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探讨了温度和压力对平衡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在柴油中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并且符合亨利定律,溶解为吸热过程;在同种类柴油中,平衡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对氢气溶解过程中溶解热及指前因子的研究,建立了氢气在柴油中平衡溶解度与链烷烃、一环烷烃、二环烷烃和三环烷烃、一环芳烃、二环和三环芳烃5种烃类组成含量的关联计算方程,对方程的验证结果表明:方程对溶解热以及指前因子的计算相对偏差在3.0%以内;方程对柴油在323.15~523.15K、0~8 MPa范围内的平衡溶解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偏差均在5.0%以内;方程对7个柴油573.15K条件下平衡溶解度的计算与实验值相对偏差均在4.0%以内。方程可用于氢气在较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不同组成柴油中平衡溶解度的关联计算。
【关键词】:柴油 加氢 氢气 溶解度 体积传质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16.2;TE626.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号说明10-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5
  • 1.1 前言11-12
  • 1.2. 加氢工艺12-15
  • 1.2.1 传统滴流床加氢工艺13-14
  • 1.2.2 液相加氢工艺14-15
  • 1.3 氢气在油品中的溶解度15-19
  • 1.3.1 气体溶解度的测定15-17
  • 1.3.2 气体溶解度表示方法17-18
  • 1.3.3 氢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文献汇总18-19
  • 1.4 溶解度关联计算方法19-21
  • 1.5 氢气在油品中体积传质系数21-23
  • 1.5.1 氢气在油品中的传质过程21-22
  • 1.5.2 氢气在有机溶剂中的体积传质系数22-23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23-25
  • 1.6.1 研究目的23
  • 1.6.2 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实验部分25-39
  • 2.1 实验方法25-27
  • 2.1.1 实验方法的选择25
  • 2.1.2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25-27
  • 2.1.3 实验操作步骤27
  • 2.2 计算方法27-30
  • 2.2.1 平衡溶解度计算方法28-29
  • 2.2.2 体积传质系数计算方法29-30
  • 2.3 柴油密度的测定30-31
  • 2.4 实验原料31-33
  • 2.5 实验条件的确定33-35
  • 2.5.1 实验温度和压力分布点的确定33
  • 2.5.2 搅拌平衡时间的确定33-34
  • 2.5.3 搅拌转速的确定34-35
  • 2.6 前期实验35-37
  • 2.6.1 装置可靠性检验35
  • 2.6.2 柴油饱和蒸汽压的测定35-36
  • 2.6.3 柴油重复使用性能验证36-37
  • 2.7 本章小结37-39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9-60
  • 3.1 柴油密度测定结果与拟合39-41
  • 3.1.1 柴油密度测定结果39
  • 3.1.2 柴油密度与温度关联计算39-40
  • 3.1.3 关联式可靠性验证40-41
  • 3.2 搅拌转速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41-43
  • 3.3 氢气在柴油中的平衡溶解度43-51
  • 3.3.1 氢气在催化柴油中平衡溶解度以及比较43-45
  • 3.3.2 氢气在直馏柴油中平衡溶解度以及比较45-46
  • 3.3.3 氢气在不同种类柴油中平衡溶解度对比46-47
  • 3.3.4 柴油组成对平衡溶解度影响47-48
  • 3.3.5 压力对柴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48-49
  • 3.3.6 温度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49-51
  • 3.4 氢气在柴油中的体积传质系数51-58
  • 3.4.1 微分法与积分法计算体积传质系数的比较51-52
  • 3.4.2 温度和压力对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52-55
  • 3.4.3 氢气在柴油中体积传质系数的对比55-58
  • 3.5 本章小结58-60
  • 第4章 烃类组成对氢气平衡溶解度的关联计算60-69
  • 4.1 关联方程的建立60-63
  • 4.1.1 关联方程的提出60-61
  • 4.1.2 关联方程的可行性61-62
  • 4.1.3 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关联方程的建立62-63
  • 4.2 关联方程系数的求解63
  • 4.3 关联方程验证63-66
  • 4.3.1 关联方程对指前因子和溶解热计算结果的验证64
  • 4.3.2 关联方程对不同柴油平衡溶解度计算结果的验证64-65
  • 4.3.3 关联方程对较高温度条件计算结果的验证65-66
  • 4.4 关联方程系数意义讨论66-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8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会青;;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7期

2 汤云超;李华;翁惠新;王基铭;;催化裂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流体流动与混合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年07期

3 Li Hua;Yang Jinliang;Weng Huixin;Wang Jiming;;Kinetic Study on Liquid-Phase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FCC Diesel in Tubular Reactors[J];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5年02期

4 萧芦;;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加工能力统计[J];国际石油经济;2015年05期

5 徐志海;;SRH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在九江石化的工业应用[J];当代化工;2015年04期

6 杨金良;李华;曾志煜;翁惠新;王基铭;;催化柴油管式液相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5年02期

7 张日勇;刘向东;胡松伟;;2013年中国炼油行业运行回顾及未来两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4年05期

8 司云航;朱玉琴;邹蓉梅;郭凡;王嘉春;;我国车用柴油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4年01期

9 王世丽;翟康;张瑞芹;范利杰;刘永刚;;氢气在柴油中溶解度的测定与模拟计算[J];化工进展;2013年09期

10 刘兵兵;;SRH液相加氢技术在柴油加氢装置中的工业应用[J];广东化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方明;于秀娟;陆雪峰;王锐;徐铁刚;王燕;马守涛;崔建慧;;液相加氢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A];第十一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4年


  本文关键词:氢气在柴油中平衡溶解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76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