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MOFs改性及其对小分子气体吸附的增强性能
发布时间:2024-12-18 23:53
高效的小分子气体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和环保领域都有着重要需求,如小分子烯烃烷烃的分离和CO2的捕获等。因此,发展高效节能的小分子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具有重要需求和战略意义。围绕这一需求,本文研究了常温合成的MIL-100(Fe)在潮湿条件下对小分子气体CO2/N2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了Cu-BTC对丙烯丙烷的吸附性能,并探索了增强其丙烯丙烷吸附性能的改性方法及机理。本文的探索对于推动MOFs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常温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RT-MIL-100(Fe),测定了材料对CO2,C2H4/C2H6和C3H6/C3H8的吸附等温线,并应用固定床研究了潮湿环境中的水汽增强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同时探究了温度对透过曲线的影响以及RT-MIL-100(Fe)的再生性能。MIL-100(Fe)和对CO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小分子碳氢化合物气体和CO2吸附分离背景
1.1.1 CO2捕获背景
1.1.2 C3H6/C3H8分离背景
1.2 小分子气体分离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2.1 多孔碳材料
1.2.2 沸石分子筛
1.2.3 MOFs材料
1.3 本文研究背景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MIL-100-Fe的常温合成及对小分子气体吸附性能
引言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材料的常温合成与纯化
2.1.4 材料表征
2.1.5 小分子气体吸附等温线测试
2.1.6 潮湿条件下超低浓度CO2固定床吸附透过实验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材料的比表面和孔隙结构
2.2.2 材料的SEM谱图
2.2.3 材料的PXRD图谱分析
2.2.4 小分子气体在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2.2.5 克-克方程计算CO2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2.2.6 维里方程计算CO2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2.2.7 材料对C2H4/C2H6及C3H6/C3H8 二元混合气的IAST吸附选择性
2.2.8 CO2在RT-MIL-100(Fe)上的透过曲线及水汽增强吸附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yr@Cu-BTCs、Ura@Cu-BTCs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Cu-BTC、Pyr@Cu-BTCs、Ura@Cu-BTCs的常温合成
3.1.4 材料表征
3.1.5 水汽稳定性测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材料的比表面和孔隙结构
3.2.2 材料的SEM谱图
3.2.3 材料的PXRD图谱
3.2.4 材料的红外谱图分析
3.2.5 样品暴露在水汽环境前后的PXRD图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yr@Cu-BTC和 Ura@Cu-BTC对丙烯丙烷分离性能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4.1.2 主要试验仪器
4.1.3 丙烯丙烷吸附等温线测试
4.1.4 吸附动力学曲线测定
4.1.5 固定床吸附透过实验
4.1.6 分子模拟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C3H6/C3H8在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4.2.2 材料对C3H6/C3H8 二元混合气的IAST吸附选择性
4.2.3 C3H6/C3H8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4.2.4 分子模拟
4.2.5 材料对C3H6/C3H8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4.2.6 材料的C3H6/C3H8吸附透过曲线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17323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小分子碳氢化合物气体和CO2吸附分离背景
1.1.1 CO2捕获背景
1.1.2 C3H6/C3H8分离背景
1.2 小分子气体分离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2.1 多孔碳材料
1.2.2 沸石分子筛
1.2.3 MOFs材料
1.3 本文研究背景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MIL-100-Fe的常温合成及对小分子气体吸附性能
引言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材料的常温合成与纯化
2.1.4 材料表征
2.1.5 小分子气体吸附等温线测试
2.1.6 潮湿条件下超低浓度CO2固定床吸附透过实验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材料的比表面和孔隙结构
2.2.2 材料的SEM谱图
2.2.3 材料的PXRD图谱分析
2.2.4 小分子气体在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2.2.5 克-克方程计算CO2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2.2.6 维里方程计算CO2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2.2.7 材料对C2H4/C2H6及C3H6/C3H8 二元混合气的IAST吸附选择性
2.2.8 CO2在RT-MIL-100(Fe)上的透过曲线及水汽增强吸附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yr@Cu-BTCs、Ura@Cu-BTCs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Cu-BTC、Pyr@Cu-BTCs、Ura@Cu-BTCs的常温合成
3.1.4 材料表征
3.1.5 水汽稳定性测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材料的比表面和孔隙结构
3.2.2 材料的SEM谱图
3.2.3 材料的PXRD图谱
3.2.4 材料的红外谱图分析
3.2.5 样品暴露在水汽环境前后的PXRD图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yr@Cu-BTC和 Ura@Cu-BTC对丙烯丙烷分离性能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4.1.2 主要试验仪器
4.1.3 丙烯丙烷吸附等温线测试
4.1.4 吸附动力学曲线测定
4.1.5 固定床吸附透过实验
4.1.6 分子模拟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C3H6/C3H8在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
4.2.2 材料对C3H6/C3H8 二元混合气的IAST吸附选择性
4.2.3 C3H6/C3H8在材料上的等量吸附热
4.2.4 分子模拟
4.2.5 材料对C3H6/C3H8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4.2.6 材料的C3H6/C3H8吸附透过曲线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17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01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