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纳米氧化锌对生物体的毒性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17-07-18 07:25

  本文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对生物体的毒性及其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氧化锌 锌源 毒性


【摘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锌源。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暴露途径、纳米氧化锌毒性作用的可能靶细胞及其产生毒性效应的机理,展望了纳米氧化锌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锌源 毒性
【基金】:河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领域创新能力培育基金资助项目(2014ZCX026);河南科技大学SRTP资助项目(2014261)
【分类号】:S816;TQ132.41
【正文快照】: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kongtao8009@163.com纳米氧化锌(ZnO)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与普通ZnO相比,纳米级ZnO化学活性高、在体内吸收率高、抗氧化能力强,在饲料中应用可起到替代抗生素等药物的作用。但是研究发现,纳米ZnO可对小鼠的脏器造成损伤,能引起血栓,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淑慧;余祖华;孔涛;丁轲;;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急性损伤研究[J];饲料研究;2014年23期

2 田文静;白伟;赵春禄;张智勇;崔俊安;何潇;马宇辉;赵宇亮;;纳米ZnO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3 吴诚;文利新;袁慧;彭涛;;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毒性试验[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民;孔涛;;纳米氧化锌对生物体的毒性及其机制[J];中国兽医学报;2016年09期

2 孔涛;丁轲;张淑慧;;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亚慢性损伤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6年05期

3 张家禹;刘丽丽;李国超;余凯敏;吕鹏;闫艳春;;毒死蜱对斑马鱼胚胎氧化应激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4 王海亮;温海深;张晓燕;;盐度胁迫对花鲈幼鱼肠道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04期

5 何艳;丁飞;张前进;赵祥宇;裴炜炜;童建;聂继华;;纳米氧化锌颗粒对大鼠肺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J];江苏预防医学;2016年01期

6 严青云;向垒;吴小莲;姜元能;李彦文;莫测辉;蔡全英;黄献培;赵海明;;环丙沙星高、低积累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抗氧化性能的差异[J];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07期

7 张淑慧;余祖华;孔涛;丁轲;;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急性损伤研究[J];饲料研究;2014年23期

8 王群林;李岩;许聪;卞伟华;张小华;;纳米ZnO对小鼠肺的毒性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1期

9 熊铧龙;姚俊杰;安苗;王金娜;蒋左玉;;普安银鲫胚胎发育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外源维生素C的作用[J];水产科学;2014年10期

10 陶核;兰志仙;吴南翔;;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昊;李梅;崔益斌;郭晓峰;徐军;杨柳燕;;纳米ZnO对小鼠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1期

2 袁金华;李光;陈慧珍;查河霞;宋黎军;;纳米氧化锌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物毒性[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吴诚;文利新;袁慧;彭涛;;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毒性试验[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年05期

4 刘云波;孟金萍;孙淑华;王艳蓉;胡季帆;吕素军;;纳米二氧化钛对人皮肤基底细胞癌和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毒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钟国清,陈阳;纳米氧化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畜禽业;2005年01期

6 赵翠燕,崔恒敏;雏鸡锌中毒的病理形态学研究[J];中国家禽;2004年S1期

7 崔恒敏,彭西,方静,邓俊良;实验性雏鸭锌中毒症的病理学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4年02期

8 邓君明,娄晓亚;纳米技术及其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前景[J];饲料广角;2003年10期

9 罗治彬,吴嘉惠,史景泉,徐采朴;高锌对大鼠肠粘膜免疫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耀星;常州建成年产百吨级纳米氧化锌生产线[J];粉末冶金工业;2001年01期

2 刘建伟,刘有智,张艳辉;超重机的操作参数对纳米氧化锌粒径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詹国平,黄可龙,刘素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1年05期

4 ;纳米氧化锌生产技术[J];有色冶金节能;2001年03期

5 陈志宏;纳米氧化锌的进展——记山西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专家年会[J];橡胶工业;2002年04期

6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2年01期

7 ;重庆开发成功一维针状纳米氧化锌[J];辽宁化工;2002年12期

8 王玉棉,侯新刚,王大辉,王胜;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2年03期

9 陈月辉 ,施倩 ,吕珏 ,曹晨 ,文彦;纳米氧化锌在鞋类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皮革;2002年06期

10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研究[J];化工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跃;;西部地区氧化锌纳米原料基地建设及面向21世纪产业发展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春光;罗青松;;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印万忠;丁亚卓;;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明;李玉芳;;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和应用进展[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覃爱苗;陈海念;唐平;吴建平;;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覃爱苗;;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胡泽善;王立光;何滔;叶毅;张波;娄芳;唐德东;董浚修;陈国需;;纳米氧化锌抗磨减磨添加剂的研究[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骆天荣;;纳米氧化锌的生产与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袁方利;尹春雷;黄淑兰;李晋林;;纳米氧化锌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利勇;丁士文;张绍岩;;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民邋高鹏飞;纳米氧化锌在断奶子猪饲料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特约通讯员 张建设;稷山年产5万吨纳米氧化锌工程开工[N];运城日报;2010年

3 海峡;纳米氧化锌赋予纺织品新内涵[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伍思成;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瓷产业[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活性纳米氧化锌亮相[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王靖;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业[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记者 陶璐璐;河北宁纺集团研制成功纳米氧化锌功能整理面料[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国产活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魏程;活性纳米氧化锌成为陶瓷产业新原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走进微观世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昕;模板法低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2 吴长乐;纳米氧化锌的形貌控制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之盛;纳米氧化锌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辉虎;纳米氧化锌的控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严群;稀土氧化物及纳米氧化锌掺杂压敏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赵士超;H_2O_2溶液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及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7 涂敏;亚硝酸盐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损伤蛋白质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金洋;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郭创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及水声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璋;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体的防霉和霉菌毒素吸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毛志强;超临界(亚临界水)法连续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陈玉莹;纳米氧化锌对HEK293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杨利姣;锌渣氧粉低温湿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倩倩;有色冶炼行业低价值物料的高值化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凤连;湿法回收电炉烟尘中锌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淑慧;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毒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晏新程;纳米氧化锌和乐果对小鼠协同亚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吕佩佩;棉织物表面纳米氧化锌的可控生长与性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10 王贺艳;纳米氧化锌的合成、改性及气敏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6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556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