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的454 pyrosequencing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2014年
普洱茶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的454 pyrosequencing研究
赵明 张冬莲 袁文侠 苏小琴 段双梅 马燕
【摘要】:微生物在云南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应用454 pyrosequencing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12个样品(原料、1-5翻,每个样品重复2次)的细菌16S rRNA基因的V1–V3区、真菌18S rRNA基因ITS1区的扩增、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该次普洱茶发酵过程细菌与真菌群落的结构与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原料与发酵初期(7d)样品的优势细菌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比例分别为53.25%、76.55%;随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上升成为优势菌(14d和21d);发酵后期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繁殖,与Firmicutes成为共同优势菌。原料的优势真菌归类为no_rank_Fungi(65.39%),发酵过程中,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一直处于优势;发酵中期(14d、21d),环境中的根毛霉属(Rhizomucor)繁殖,所占比例超过20%,后期降低到3.07%。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酶组成与来源的蛋白质组研究”(31160174)
【分类号】:TS272.54
【正文快照】:
普洱茶(Pu-erh tea)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潮水、渥堆、陈化及干燥工序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具有外形条索肥硕壮实,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具有独特陈香、叶底黄褐的品质特征[1]。后发酵是形成普洱茶品质最为关键一道的工序。其方法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龙新,吴小崇,邓余良,傅尚文;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J];茶叶科学;1998年01期
2 龚加顺,周红杰,张新富,宋姗,安文杰;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J];茶叶科学;2005年04期
3 胡建程;胡月龄;钱泽树;;茶叶中霉菌的研究(第二报)[J];茶叶;1979年01期
4 彭喜春;于淼;;一款10年陈熟普洱茶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J];食品科学;2011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元;;六堡茶人工接种发酵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3期
2 袁祖丽;刘秀敏;李华鑫;孙晓楠;;应用于茶学领域的植物生物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3 许波;洪涛;唐湘华;慕跃林;黄遵锡;;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4 赵素芬;刘晓艳;;西湖龙井茶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5 张杨;薛晓霆;;酸茶品质分析与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2期
6 曹冠华;邵宛芳;杨柳霞;袁唯;赵远燕;丁建平;;添加发酵剂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温度及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闫列娟;肖斌;索罗丹;马小雪;肖霄;;陕南黑毛茶加工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2012年10期
8 周红杰,秘鸣,韩俊,李家华,艾田;普洱茶的功效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J];茶叶;2003年02期
9 骆锐;邵宛芳;;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探讨[J];茶叶;2006年02期
10 东方;揭国良;陈飞;何普明;;普洱茶与红茶的抗氧化特性比较研究[J];茶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加顺;胡小静;彭春秀;周红杰;;普洱茶及其原料多糖分子组成及光谱学特性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2 张灵枝;陈维信;王登良;谭新东;郭剑英;;不同发酵程度普洱茶体外抗氧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李宝才;龚加顺;张惠芬;李忠;;腐植酸与普洱茶茶色素[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名志;;普洱茶渥堆工序的研究现状[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文品;刘勤晋;白文祥;李清泽;;普洱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A];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辉;李亚莉;周红杰;;宏基因组学在普洱茶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赵明;马燕;张冬莲;苏小琴;;普洱熟茶后发酵过程细菌多样性的16S rRNA基因文库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李思佳;李亚莉;史佳;;普洱茶发酵中微生物及酶系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胡歆;张玥;;黑茶渥堆中微生物与酶的变化及其代谢作用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段双梅;向杰元;苏小琴;张冬莲;马燕;赵明;;接菌发酵普洱茶的文章与专利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裕范;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张冬英;普洱茶降糖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揭国良;普洱茶抗氧化作用及减肥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廖勇诚;龙井绿茶饮料中香气化合物及其与基质的相互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吕海鹏;普洱茶品质的仪器鉴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熊昌云;普洱茶降脂减肥功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张浩;茶叶发酵过程中的多酚变化及其对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芸;发酵米粉生产过程中的菌相变化及发酵对米粉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晓华;普洱茶贮藏年限的品质变化及种类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建;不同因素对老青砖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菁箐;充氧辐照快速陈化新工艺对六堡茶品质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黄庆瑞;广西六堡茶新产品创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林长欣;普洱茶中的风味成分及微生物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蒙肖虹;普洱茶快速发酵工艺及品质监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伟宏;雪莲果叶发酵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文明;普洱茶高温发酵过程中高温菌的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文杰宇;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齐兰兰;康砖茶渥椎中酶活性变化及其对品质成分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坤;熊辛宇;蓝增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2 何国藩;林月婵;;广东普洱茶沤堆过程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变化及其饮效[J];中国茶叶;1986年05期
3 罗龙新,吴小崇,傅尚文;不同产地普洱茶品质风格的比较[J];中国茶叶;1995年05期
4 何国藩,林月婵,徐福祥;广东普洱茶渥堆中细胞组织的显微变化及微生物分析[J];茶叶科学;1987年02期
5 罗龙新,吴小崇,邓余良,傅尚文;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J];茶叶科学;1998年01期
6 龚淑英,周树红;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2年01期
7 徐仲溪,王坤波;茶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4年02期
8 周红杰,李家华,赵龙飞,韩俊,杨行吉,杨伟,吴新庄;渥堆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对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4年03期
9 赵龙飞;徐亚军;周红杰;;微生物固态发酵提高普洱茶品质风味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10 赵龙飞,周红杰;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初探[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明;张冬莲;袁文侠;苏小琴;段双梅;马燕;;普洱茶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的454 pyrosequencing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8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