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挤压铸造Mg-Nd(-Zr)合金工艺及凝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
挤压铸造Mg-Nd(-Zr)合金工艺及凝固行为研究
杨艳玲
【摘要】: 挤压铸造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可以消除铸件中的缩松等缺陷,从而达到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的目的。挤压铸造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其中关于镁合金的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Mg-Al系合金上,对于具有显著时效强化效果的镁稀土合金则几乎没有研究。即使在对Mg-Al系合金的现有研究中,对于共晶相Mg17Al12体积分数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的机制仍未获得令人信服的解释。另一方面,我国是镁和稀土的生产大国,新型镁稀土合金的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研究压力下镁合金中固溶度变化规律,指导选择适合挤压铸造的镁稀土合金,进而对镁稀土合金在挤压铸造条件下的凝固行为和组织结构演化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从而优化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和完善挤压铸造理论,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首先以Mg-9Al合金、Mg-5Zn合金和纯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正电子湮没实验(PAT)等分析手段探讨了压力对共晶相体积分数以及镁晶格常数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合金固溶度的影响,为挤压铸造用镁稀土合金成分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压力下凝固时偏摩尔体积变化的讨论发现,压力下合金元素原子半径的改变可能是压力下合金固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固溶度随压力变化趋势的经验公式,并预测和验证了Mg-Nd合金中Nd的固溶度具有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Mg-2.5wt%Nd二元合金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金相、SEM、TEM、EELS、拉伸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和形核剂(Zr)对Mg-Nd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压力对Mg-Nd合金中形核和长大的影响,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合金液浇注温度对挤压铸造的Mg-2.5Nd合金的宏观组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浇注温度高于某一临界浇注温度(例如浇注温度725°C和750°C)时,Mg-2.5Nd合金的宏观组织由粗大的柱状晶以及中心的等轴晶组成,并且随着压力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越来越大。相反,当浇注温度低于该临界浇注温度(例如浇注温度为700°C)时,随着压力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降低,当压力从60MPa升高到120MPa时合金的晶粒尺寸降低最为明显,继续增加压力则晶粒细化趋势明显趋缓。相对而言,模具温度对宏观组织的影响较小,只能降低晶粒尺寸,不能改变合金的晶粒结构(也就是组织由粗大的柱状晶和等轴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从挤压铸造中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浇注温度、模具温度以及加压前等待时间共同决定加压时熔体的实际温度。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加压时熔体的实际温度才是决定晶粒尺寸随压力的变化趋势的关键因素,当加压时熔体的温度高于压力下合金液相线温度时,随着压力的升高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相反,当加压时熔体的温度低于高压下合金液相线温度时,增加压力可以降低合金的晶粒尺寸。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宏观组织由细小晶粒组成时,显微组织呈大小晶粒交错的双峰组织结构。双峰组织中的大晶粒由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和加压前等待时间决定,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越低,加压前等待时间越短,双峰组织中的大晶粒的晶粒尺寸越小。双峰组织中的小晶粒由压力决定,压力越大,双峰组织中的小晶粒的晶粒尺寸越小。挤压铸造Mg-2.5Nd合金的屈服强度与延伸率随着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的降低以及凝固压力的升高而明显升高,并且合金的密度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当Mg-2.5Nd中存在异质形核剂Zr时,挤压铸造过程中合金的凝固仍以异质形核为主。在相同工艺条件下,Zr含量越高,合金的晶粒尺寸越小;当Zr含量为0.46%时,增大压力对合金的晶粒尺寸影响不明显,此时异质形核已占主导地位。挤压铸造Mg-2.5Nd-0.4Zr合金的延伸率与密度随着凝固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但屈服强度变化不大。 Mg-2.5Nd合金固溶处理过程中在晶界附近出现了NdH_2相,该相尺寸较大,会促进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加入Zr以后,固溶态Mg-2.5Nd合金的晶界上没有发现NdH_2相,而在晶粒中间发现可能为ZrH_2的细小析出物。 合金的凝固过程由形核和长大组成,而形核率的大小是决定合金晶粒度的关键因素。凝固曲线显示,当浇注温度为725oC时,挤压铸造Mg-2.5Nd合金的凝固温度为645~646oC,比重力铸造试样的凝固温度约高5oC;当浇注温度为700oC时,挤压铸造Mg-2.5Nd合金的凝固温度和重力铸造试样的凝固温度相同。形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加压时熔体的温度高于压力下合金的液相线温度时,增加压力可以提高合金的临界形核自由能,降低临界形核密度从而使形核率降低;与之相反,当加压时熔体的温度低于压力下合金的液相线温度时,增加压力可以降低合金的临界形核自由能,提高临界形核密度从而提高形核率。晶粒长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压力可以增加原子向固-液界面上的附着速度,降低凝固前沿的不稳定波长,从而提高合金的凝固速度。 本研究为选择适合挤压铸造的合金成分提供了一种思路,并且为选择挤压铸造镁稀土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通过调整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和压力可以改变合金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致密度高、细小而均匀的合金组织,达到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G2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挤压铸造发展概况[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2 于训杰;王光阀;;挤压铸造导弹前仓盖[J];现代兵器;1982年08期
3 呼延青;;挤压铸造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兵器;1983年06期
4 何业衡;;挤压铸造的新发展[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2年06期
5 于海朋,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7年04期
6 胡建华,罗继相;飞行器二级舵挤压铸造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年02期
7 齐乐华,杨方;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2期
8 于海朋 ,张富强,李荣德,尹井田,宋长芹,黄瀛;挤压铸造ZA-2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年S1期
9 王建宏,龙思远;挤压铸造用模具材料的选用[J];铸造设备研究;2004年04期
10 ;挤压铸造的可拆模具[J];机电工程技术;197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宝义;王钟声;李润霞;李琦;教富川;;钢质圆盘类工件挤压铸造成形过程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2 方异锋;龙思远;曹韩学;廖惠敏;;横浇道几何形态对镁合金挤压铸造流态影响的数值研究[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曹韩学;赵东林;郝婷婷;刘榆;;镁合金汽车控制臂挤压铸造缺陷预测分析[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宇飞;宋国金;石飞;王伟;吴江;郑松翔;孙茂天;冯志军;;挤压铸造LC4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5 肖华强;龙思远;廖慧敏;原帅;;热处理对挤压铸造AZ8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波;周毅;程佩;;挤压铸造Al-4.5Cu-0.8Mn和Al-7.8Zn-2.5Mg-1.6Cu合金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安国;于玮;张虎;李志远;;Zr基块体非晶在激光点热源作用下的晶化[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林波;程佩;汪先送;张卫文;;Mn对挤压铸造Al-5.0Cu-0.5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9 宋江锋;薛炎;刘从贤;黄志勇;;Zr基合金在惰性气氛除氚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10 毛卫民;郑秋;朱达平;汤国兴;;半固态A356铝合金流变挤压铸造[A];中国铸造行业第四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东梅;[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2 曹佳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3 夏德宏;[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4 记者 李润生;[N];大理日报(汉);2007年
5 钱爱民;[N];科技日报;2001年
6 曹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张新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8 贾翔;[N];中国汽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玲;挤压铸造Mg-Nd(-Zr)合金工艺及凝固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邓建新;挤压铸造成形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牛晓峰;镁合金挤压铸造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姚淑卿;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范才河;高速机车用铝合金传动空心轴的制备工艺、机理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栋;Zr基非晶合金超塑性微成形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金民;Zr基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朋娜;Zr基块体非晶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皓荐;Zr、K改性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爱军;Ti-Al-(Zr,Hf)-N耐磨涂层的热力学及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计算[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平平;2024铝合金传动轴轴身挤压铸造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陈娟娟;铝合金连杆的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万志国;铝合金双重挤压铸造成型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江海峰;高强韧铝合金零件挤压铸造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廖绪钦;卧式挤压铸造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史德旗;铝铜合金连杆反重力挤压铸造与热处理数值模拟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7 王洋;铝合金车门内板挤压铸造仿真及制备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欧阳晓贤;汽车铝合金转向节挤压铸造成形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在告;7075铝合金传动轴空心轴身的挤压铸造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魏静;2A50铝合金负重轮挤压铸造数值模拟优化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挤压铸造Mg-Nd(-Zr)合金工艺及凝固行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1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