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激光喷丸处理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来提高构件疲劳寿命的技术,同时其还可以细化材料表层晶粒大小以及影响材料内的位错密度。该技术同样被认为可以降低零件在腐蚀环境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性,而应力腐蚀开裂与氢脆具有相似的现象。因此,研究激光喷丸强化处理对材料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开展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机理与实验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纳秒脉冲激光和材料相互作用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的相关理论,分析高幅激光冲击波压力加载过程中材料的强化机制。以奥氏体不锈钢为对象,阐述高应变率塑性变形下的材料微观结构响应机制,结合分析材料内氢扩散的行为以及影响氢扩散的因素,探讨激光喷丸强化提高材料抗氢脆的可能性。(2)开展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及其电化学充氢处理的实验研究,分析强化试样充氢后的显微组织、表面硬度的变化和影响。基于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分布理论,解释激光喷丸处理对氢渗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在材料表层诱导产生了高幅残余压应力,使材料表层的晶粒得到细化;电化学充氢后,未喷丸试样表面出现氢鼓泡现象、晶界偏析现象以及显示出更高的氢致硬化率,而激光喷丸试样受到该类氢的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抗氢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3)开展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的氢脆敏感性及其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对充氢前后的喷丸与未喷丸试样进行室温慢拉伸实验对比分析,基于氢扩散以及位错迁移理论,研究激光喷丸对氢致塑性损减以及断裂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喷丸提高了316L不锈钢的延伸率以及抗拉强度,激光喷丸试样充氢后显示出更低的氢致塑性损减;断口形貌分析则表明,无论是未喷丸试样还是喷丸试样,其充氢前后的断口皆属于韧性断裂。
【关键词】:激光喷丸 316L不锈钢 电化学充氢 微观组织 氢致塑性损减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68;TG142.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引言10
- 1.2 不锈钢的氢脆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形变强化抗氢脆研究12-13
- 1.3 激光喷丸强化技术13-18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3.2 激光喷丸强化技术的特点17-18
- 1.4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18-21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19
- 1.4.2 主要内容19-21
- 第二章 激光喷丸强化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的理论基础21-32
- 2.1 激光喷丸强化机理21-27
- 2.1.1 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压应力22-24
- 2.1.2 激光喷丸诱导的微观组织强化效应24-27
- 2.2 氢脆产生的原因27-30
- 2.3 影响氢脆敏感性的因素30-31
- 2.3.1 晶粒尺寸对金属氢脆敏感性的影响30
- 2.3.2 残余应力对金属氢脆敏感性的影响30-31
- 2.3.3 位错对金属氢脆敏感性的影响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渗氢处理对激光喷丸 316L不锈钢显微组织的影响32-52
- 3.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32-36
- 3.1.1 实验材料32-33
- 3.1.2 实验设备33
- 3.1.3 实验方案33-36
- 3.2 残余应力测试及分析36-41
- 3.2.1 残余应力测试仪器及方法36-37
- 3.2.2 激光喷丸后表面残余应力分布37-41
- 3.3 显微组织分析41-47
- 3.3.1 测试仪器及方法41-42
- 3.3.2 显微组织的测量结果及分析42-47
- 3.4 显微硬度测试及分析47-50
- 3.4.1 测试设备及方法47
- 3.4.2 测试结果及分析47-50
- 3.5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激光喷丸强化 316L不锈钢氢脆敏感性及断口分析52-62
- 4.1 室温拉伸实验方法52-54
- 4.1.1 试样的准备52-53
- 4.1.2 实验设备与方法53-54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54-59
- 4.2.1 氢脆敏感性分析54-57
- 4.2.2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57-59
- 4.3 激光喷丸降低 316L不锈钢氢脆敏感性的机理分析59-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5.1 总结62-63
- 5.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花;激光喷丸强化技术的应用前景[J];材料工程;1999年08期
2 张兴权,周建忠,王广龙,张永康;激光喷丸技术及其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10期
3 马壮;李应红;任旭东;周磊;;航空铝合金激光喷丸强化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10期
4 陈菊芳;李兴成;李仁兴;申来娣;张永康;;提高金属抗应力腐蚀开裂的激光喷丸技术[J];激光技术;2011年01期
5 曹子文;邹世坤;张晓兵;巩水利;;水约束层在激光喷丸中的应用研究[J];应用激光;2007年06期
6 周建忠;杜建钧;黄舒;杨超君;;金属板料的激光喷丸变形理论[J];材料研究学报;2007年06期
7 蒋素琴;徐红光;吴建华;裴旭;;激光喷丸强化变形镁合金的疲劳寿命数值分析[J];应用激光;2012年05期
8 黄舒;周建忠;陈毅彬;孙月庆;;金属板料受控激光喷丸强化的残余应力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12期
9 李杰;;激光喷丸对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影响[J];宇航材料工艺;2010年01期
10 张兴权;张永康;周建忠;顾永玉;;基于激光喷丸的板料成形试验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金荣;周建忠;黄舒;王维;樊玉杰;高彬;朱伟;徐增闯;;基于数值模拟的激光喷丸参数集成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李杰;;增强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零件抗疲劳性能的激光喷丸工艺[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树辉;黄科峰;叶林;刘泽坤;尹嵩;;激光喷丸技术在核电设备上的应用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2册)[C];2009年
4 朱伟;周建忠;黄舒;樊玉洁;;微尺度激光喷丸纯铜数值模拟和统计优化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黄舒;周建忠;盛杰;徐增闯;杨晶;左立党;阮鸿雁;;6061-T6铝合金激光喷丸后的形变强化及疲劳断口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徐增闯;周建忠;黄舒;左立党;杨晶;;不同激光喷丸覆盖率下6061-T6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峰;激光喷丸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石来民;激光喷丸处理304不锈钢板应力腐蚀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阳;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穆丹;激光喷丸强化医用Ti6Al4V合金抗生物腐蚀及腐蚀磨损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孙月庆;激光喷丸强化效果的统计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6 赵建飞;基于数值模拟的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场及其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黄舒;受控激光喷丸强化中残余应力的表征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8 蒋素琴;激光喷丸镁合金疲劳行为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王敏;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材料的响应及力学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叶鸿伟;激光喷丸强化诱导的三维残余应力场分析及其评价[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激光喷丸强化316L不锈钢抗氢脆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6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