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CrMnMo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37CrMnMo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37CrMnMo是一种热加工性能优异的中碳合金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经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在石油钻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产品往往需要在复杂的工况条件下工作,需承受各种复杂的交变载荷,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扭和抗冲击等力学性能。本文研究了常规热处理工艺和深冷处理工艺对钻具材料37CrMnMo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建立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回归方程,由回归方程结合石油钻具力学性能要求推算出最优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90℃、淬火保温时间50min、回火温度580℃、回火保温时间60min,调质处理后材料微观组织为晶粒细小、分布均匀、排列紧密的具有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基体上弥散析出细小的碳化物;材料力学性能为扭转强度951.9MPa、冲击功51.0J、宏观硬度37.9HRC、抗拉强度1218.9MPa、屈服强度1161.1MPa,较石油钻具力学性能要求有很大提高。其次研究了深冷保温时间和深冷次数对37CrMnMo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比调质处理和深冷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深冷保温时间的增加,粗大碳化物先减少后增加,微细碳化物先增加后基本不变,深冷保温时间为16h时,粗大块状碳化物转变为细小的趋于球状的碳化物,弥散析出的微细碳化物数量最多且分布最为均匀;深冷次数为3次时,晶粒尺寸均匀且细化,组织致密,基体内和晶界上弥散析出微细碳化物数量最多,较大的块状碳化物转变为较小的趋于球状的碳化物,且分布更加均匀。深冷保温时间和深冷次数对37CrMnMo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深冷4h时材料冲击功为80J,较调质处理提高了56.9%,深冷3次时,材料冲击韧性最好,其冲击功为88.2J,较调质处理提高了72.9%;深冷保温时间和深冷次数对扭转强度、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均不大。最后探索了37CrMnMo钢的深冷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深冷处理时极大的过冷度促使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同时在液氮温度下材料晶格收缩迫使微细碳化物的析出,促进晶粒细化;较大碳化物碎化产生细小碳化物,低温下碳原子和合金元素聚集在深冷降温时产生的位错和空位等缺陷附近,随后向室温恢复时形成大量的微细碳化物;微细碳化物温度回升时会在缺陷、晶界处扩散、聚集并长大形成较大的碳化物。
【关键词】:37CrMnMo 石油钻具 深冷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37CrMn Mo钢及热处理概述12-14
- 1.1.1 力学性能12
- 1.1.2 37CrMnMo钢典型应用12-13
- 1.1.3 37CrMnMo钢热处理机理13-14
- 1.1.4 其他热处理工艺14
- 1.2 深冷处理14-20
- 1.2.1 深冷处理发展概况14-16
- 1.2.2 深冷处理特点16
- 1.2.3 深冷处理工艺参数研究16-19
- 1.2.4 结构钢深冷处理的研究现状19-20
- 1.3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20-21
- 1.3.1 研究意义20
- 1.3.2 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分析方法21-26
- 2.1 实验材料21-22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22
- 2.3 实验方案22-24
- 2.3.1 37CrMnMo钢深冷处理预实验22
- 2.3.2 常规热处理方案22-23
- 2.3.3 深冷处理方案23-24
- 2.4 分析检测方法24-26
- 2.4.1 微观组织分析24
- 2.4.2 力学性能测试24-26
- 第三章 37CrMnMo钢常规热处理工艺研究与优化26-37
- 3.1 引言26
- 3.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26
- 3.3 数据分析26-34
- 3.3.1 极差分析27-30
- 3.3.2 方差分析30-33
- 3.3.3 回归分析33-34
- 3.4 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组织及性能34-36
- 3.4.1 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显微组织35
- 3.4.2 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力学性能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37CrMnMo钢深冷处理工艺研究37-56
- 4.1 引言37-38
- 4.2 深冷保温时间对 37CrMn 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38-45
- 4.2.1 深冷保温时间对 37CrMnMo钢组织的影响38-40
- 4.2.2 深冷保温时间对 37CrMn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40-45
- 4.3 深冷次数对 37CrMn 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45-51
- 4.3.1 深冷次数对 37CrMnMo钢组织的影响45-46
- 4.3.2 深冷次数对 37CrMn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46-51
- 4.4 断口分析51-54
- 4.4.1 扭转断口分析51-53
- 4.4.2 冲击断口分析53-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37CrMnMo钢深冷处理机理探讨56-59
- 5.1 引言56
- 5.2 微细碳化物析出机理56-57
- 5.3 组织细化机理57-58
- 5.4 本章小结58-5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6.1 总结59-60
- 6.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奇,郝玉峰,阎献国,王俊杰;高性能低温深冷处理设备[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3年04期
2 李智超,赵立东,时海芳;磁场深冷处理对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4年02期
3 张茂勋,郭帅,何福善;深冷处理对440A铸造不锈钢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4年09期
4 李金刚;;4Cr13钢磁场深冷处理工艺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夏雨亮;金滔;汤珂;许斌;张晓忠;陈佑军;;深冷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低温与特气;2007年01期
6 韩斌慧;;煤矿机械零件深冷处理可行性探讨[J];煤矿机械;2008年08期
7 赵国华;魏建勋;;深冷处理对3Cr13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05期
8 黄俊平;;深冷处理方法扩展应用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22期
9 宋宝敬;邢志松;赵晓丽;刘树仁;王宝平;;钢的深冷处理设备的开发与应用[J];热处理;2011年05期
10 易翔;陈鼎;;复合材料深冷处理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福善;尤华平;张茂勋;;深冷处理在高铬铸铁中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晓峰;单平;胡绳荪;吴志生;;深冷处理点焊电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3 李士燕;张良运;;合金工模具钢的深冷处理及其组织性能的研究[A];第四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4 吴志生;高珊;刘翠荣;靳鹏飞;;5A06铝合金焊接接头深冷强化机理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何福善;潘馨;张茂勋;;提高铸造P2O钢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研究[A];第六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喻宁 实习记者 郭鹭;科强总经理:深冷处理方兴未艾 行业监管亟待加强[N];经理日报;2009年
2 记者 蒋振宇;大型轧辊深冷装备落户中钢邢机[N];中国冶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燕萍;深冷处理对齿科纯钛激光焊接焊区性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2 王晓峰;深冷处理的Cu-Cr-Zr电极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绍宏;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组织设计及组织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赵菲;AZ31B镁合金TIG焊接接头的深冷强化机理[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洋;深冷处理对DLC/合金钢复合体系机械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郭风丽;复合涂层硬质合金及其深冷处理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峻安;S390粉末冶金高速钢滚丝轮及其深冷处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金秋;深冷处理AZ31镁合金CMT焊接接头耐腐蚀性性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璐;深冷处理对AZ31镁合金CMT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冈超;深冷处理粉末冶金高速钢丝锥攻制钛合金螺纹试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静;超低温处理工艺对YGl2和M2Al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4年
8 周志明;高速钢刀具深冷处理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王丽红;深冷处理对铸造纯钛烤瓷冠金瓷结合力影响的试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张亚雄;深冷处理对6061铝合金冷金属过渡焊接接头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37CrMnMo热处理工艺参数研究与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9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