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3:14

  本文关键词: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和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静态不同温度的等温淬火和动态不同参数热模拟的方法处理原始热轧态微合金管线钢X70,利用OM、SEM、EBSD、TEM对获得的不同形态的针状铁素体进行原位的分析、利用EBSD定义典型的针状铁素体,同时探究针状铁素体组织和性能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后针状铁素体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等温淬火处理后的铁素体组织图中主要以小块状组织为主,基本上不存在针状或者条状的铁素体组织,原始热轧态会形成长条状的针状铁素体片,但是并没组成典型的放射形菊花状的团簇。热模拟处理后会形成典型的放射型菊花状的针状铁素体,在EBSD获得的晶体取向图中仍呈放射型菊花状并且相邻的针状铁素体片条之间取向差角度较小,具有相近的颜色,这就是由EBSD定义的典型针状铁素体的形态;对于性能的研究主要是测定了等温淬火后试样的?-40冲击韧性,结果表明试样不同等温温度的低温冲击韧性均在280 J以上,表现出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针状铁素体的TEM分析表明针状铁素体片条上具有高密度的位错和亚结构以及大量的弥散分布的点状析出物;针状铁素体的EBSD的取向差分析表明当组织中存在典型的针状铁素体时,取向差分布柱状图在5~10°和50~60°两个区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峰值,高密度的50-60°的大角度晶界能有效阻碍脆性断裂裂纹的传播提高冲击韧性;利用EBSD还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有效晶粒尺寸,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均分布在5μm以下,同时有效晶粒尺寸在2μm以下的约占80%,晶粒尺寸细小,细小的晶粒能够提高冲击韧性。
【关键词】:针状铁素体 组织形貌 取向差 有效晶粒尺寸 冲击韧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8
  • 1.1 低碳微合金钢10-14
  • 1.1.1 低碳微合金钢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0-11
  • 1.1.2 低碳微合金钢的组织特征11-12
  • 1.1.3 低碳微合金钢的强化方式12-13
  • 1.1.4 低碳微合金钢的性能13-14
  • 1.2 针状铁素体14-24
  • 1.2.1 针状铁素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4-15
  • 1.2.2 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机制15-17
  • 1.2.3 针状铁素体形核的影响因素17-20
  • 1.2.4 针状铁素体的组织特点20-21
  • 1.2.5 针状铁素体的力学性能21-23
  • 1.2.6 针状铁素体与TMCP工艺23-24
  • 1.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24-27
  • 1.3.1 EBSD技术简介24-25
  • 1.3.2 EBSD技术原理25
  • 1.3.3 EBSD技术的应用25-26
  • 1.3.4 EBSD技术的特点26-27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27-28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8-32
  • 2.1 实验方案28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28-29
  • 2.2.1 实验材料28
  • 2.2.2 实验设备28-29
  • 2.3 实验方法29-30
  • 2.3.1 热轧工艺处理29
  • 2.3.2 等温淬火工艺处理29
  • 2.3.3 热模拟工艺处理29-30
  • 2.4 实验试样的制备30-32
  • 2.4.1 金相试样的制备30
  • 2.4.2 冲击试样的制备30-31
  • 2.4.3 EBSD试样的制备31
  • 2.4.4 TEM试样的制备31
  • 2.4.5 定位试样的制备31-32
  • 第三章 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形貌和性能研究32-53
  • 3.1 原始热轧态的针状铁素体的组织分析32-37
  • 3.1.1 针状铁素体组织形态的OM、SEM分析32-34
  • 3.1.2 针状铁素体组织形态的TEM分析34-37
  • 3.2 不同热模拟参数对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影响37-44
  • 3.2.1 热模拟实验参数的选择37-38
  • 3.2.2 0.35的变形量下针状铁素体的组织形貌38-42
  • 3.2.3 0.5 的变形量下针状铁素体的组织形貌42-44
  • 3.3 等温淬火工艺对铁素体组织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44-51
  • 3.3.1 等温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44-45
  • 3.3.2 等温淬火对铁素体组织的影响45-49
  • 3.3.3 等温淬火对低碳微合金管线钢冲击韧性的影响49-51
  • 3.4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的EBSD研究53-70
  • 4.1 针状铁素体形态的EBSD分析53-64
  • 4.1.1 热模拟工艺处理后铁素体的形态53-59
  • 4.1.2 热轧工艺处理后铁素体形态59-61
  • 4.1.3 等温淬火工艺处理后铁素体的形态61-64
  • 4.2 针状铁素体取向差分布的EBSD分析64-67
  • 4.2.1 整个扫描面的取向差分布分析64-65
  • 4.2.2 典型针状铁素体的取向差分布分析65-67
  • 4.3 针状铁素体有效晶粒尺寸EBSD分析67-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7
  • 在学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冬梅;朱远志;周立新;方文胜;;钢中针状铁素体及其非均匀形核机制[J];金属热处理;2011年12期

2 黄正;曲维明;姚枚;;阶段冷却过程中针状铁素体形成条件的研究[J];物理测试;1986年03期

3 李爱玲,翟阳,阎澄,陈剑虹,岩本信也;针状铁素体形成机理的探讨[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朱官朋;郭纯;姚润钢;;低合金钢焊缝中针状铁素体的形成及影响因素[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4年03期

5 黄安国,王永生,李志远,张国栋;针状铁素体焊缝金属腐蚀行为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4年03期

6 周家祥;习天辉;袁泽喜;;含锆微合金钢焊接区针状铁素体形成观察[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黄安国;赵永;周龙早;谢明立;张国栋;李志远;;针状铁素体焊缝金属二次热循环的析出行为[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10期

8 许晓锋;雷毅;;焊缝针状铁素体中温转变机制的热力学分析[J];焊接学报;2007年05期

9 黄安国;余圣甫;谢明立;李志远;张国栋;;低合金钢焊缝的针状铁素体微观组织[J];焊接学报;2008年03期

10 程利;谭彦显;;低碳针状铁素体显微结构研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健;朱丙坤;彭冀湘;;焊缝中夹杂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研究现状[A];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尚德礼;吕春风;于广文;康磊;;冷却速度对Ti脱氧钢凝固组织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尚德礼;吕春风;于广文;康磊;;铝含量对含钛钢中氧化物及凝固组织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赵明纯;单以银;曲锦波;肖福仁;钟勇;杨柯;;针状铁素体强韧性行为和抗H_2S性能的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5 习天辉;陈晓;陈颜堂;郭爱民;;Zr微合金化钢粗晶热影响区中针状铁素体形核机理探讨[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徐文杰;李安东;郑皓宇;;针状铁素体管线钢X65的生产实践[A];第十六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茂堂;西气东输用钢和钢管[N];石油管道报;2004年

2 尚成嘉 王学敏 周召槿 梁鑫 缪成亮 贺信莱;Mn-Mo-Nb-B低碳微合金钢中温转变组织的演化[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3 郑琳 孔君华 郭斌 刘昌明;铌对高性能管线用钢X70性能和组织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4 杨旭宁 康永林 于浩 龙明建 牛涛;X70针状铁素体管线钢中M/A岛的工艺控制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5 ;控制热锻Nb-V微合金钢显微组织来提高冲击韧性和延展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智慧;压力容器用钢中含钛氧化物对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宋明明;稀土对C-Mn钢中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肖福仁;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组织控制与细化工艺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4 齐江华;高级别管线钢钛脱氧产物解析及针状铁素体形核机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旦天;高强低合金管线钢相变行为及抗腐蚀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礼;Nb-V微合金化低Mo耐火钢中针状铁素体的控制[D];东北大学;2014年

2 魏邦;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3 陈燕;针状铁素体管线钢的组织控制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李占杰;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针状铁素体的形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婉芳;微合金高强钢组织与显微力学性能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6 杨银辉;Ti处理改善船体钢焊接HAZ组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霍洁;高强低合金管线钢相变行为及其组织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8 程敬华;微量元素对铸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低碳微合金钢针状铁素体组织和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292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