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电火花对钨合金强化与热冲击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4:18

  本文关键词:电火花对钨合金强化与热冲击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电火花强化技术是利用电火花放电产生的高能量脉冲,使得电极与基体重新合金化并形成强化层,进而有效改善基体性能的方法,已在镍基合金和钢表面改性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对钨合金的冲击强化性能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在制备细晶W-Ni-Fe合金材料作为电极与基体材料的基础上,使用DJ-2000型可调功率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对基体进行强化,通过控制强化功率、氩气流量、比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和在合金中添加不同成分,对制备的强化层形貌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工艺参数对强化层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在选取制备强化层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强化层的组织形貌、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火花强化过程中,电极与基体两极间的质量过渡为非线性过渡,长时间强化时,电极表面出现了“阳极粘连”现象。单脉冲强化点是强化层的最小单位,各单脉冲强化点反复堆叠构成了强化层。电极与基体表面熔融的液滴部分发生飞溅,强化层外表面的硬度值高于强化层内侧。强化层相对基体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较低的腐蚀速率。工艺参数方面,电火花的强化功率越大,强化层的质量和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越好,但强化功率过大时,剧烈的脉冲放电使得强化层出现大量的孔洞和裂纹,影响其性能。1600W功率下制备的强化层硬度最好,较基体提升19.8%;2000W功率下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约为0.17μA/cm~2,较基体材料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氩气流量6L/min时,强化层质量最好,氩气流量过小,不足以对放电区域形成保护;氩气流量过大,形成紊流区将空气卷入,影响强化层质量和致密度。比强化时间在5min/cm~2时,强化层的厚度和硬度最好,比强化时间过短,强化层较薄,较基体性能改善较少;比强化时间过长,电极在强化层表面发生熔覆与堆焊,且热应力积聚冷却后发生强化层的断裂和脱落,影响其性能。添加Co元素可增强晶粒粘结相,制备的强化层具有更好的厚度和耐磨性;添加Al_2O_3成分可提高钨合金强化层的致密度和硬度。
【关键词】:钨合金 电火花 热冲击 强化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高密度钨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3-16
  • 1.3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16-26
  • 1.3.1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历程16-17
  • 1.3.2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原理17-21
  • 1.3.3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特点21-22
  • 1.3.4 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2-26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6-27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27-38
  • 2.1 试验材料27-28
  • 2.1.1 坯料制备27
  • 2.1.2 电极与基体试样制备27-28
  • 2.2 试验设备及过程28-29
  • 2.3 形貌分析与性能测试29-38
  • 2.3.1 显微组织分析29-31
  • 2.3.2 XRD物相分析31-33
  • 2.3.3 硬度性能测试33-35
  • 2.3.4 耐磨性测试35-36
  • 2.3.5 耐腐蚀性测试36-38
  • 第3章 工艺参数对电火花冲击强化层性能的影响38-58
  • 3.1 引言38
  • 3.2 强化功率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38-46
  • 3.2.1 不同强化功率下强化层的形貌结构38-42
  • 3.2.2 不同功率下强化层的硬度42-43
  • 3.2.3 不同功率下强化层的耐磨性43-44
  • 3.2.4 不同功率下强化层的耐腐蚀性44-46
  • 3.3 气氛条件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46-49
  • 3.4 比强化时间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49-54
  • 3.5 不同合金材料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54-56
  • 3.6 本章小结56-58
  • 第4章 电火花对钨合金冲击强化的特性研究58-69
  • 4.1 引言58
  • 4.2 电火花强化电极与基体两极间质量过渡规律58-60
  • 4.3 强化层的组织形貌60-63
  • 4.4 强化层的硬度63-65
  • 4.5 强化层的耐磨性65-66
  • 4.6 强化层的耐腐蚀性66-67
  • 4.7 本章小结67-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火花强化法推广取得成效[J];科学通报;1953年09期

2 ;一机系统电火花强化机现场经验交流会[J];电加工;1978年06期

3 陈钟燮;许龙昌;;电火花强化技术介绍[J];北京机械;1980年06期

4 苗四维;;多用途的电火花强化工艺[J];浙江科技简报;1983年02期

5 ;电火花强化工艺[J];模具技术;1985年06期

6 贾文莲;;大功率电火花强化工艺通过阶段鉴定[J];电加工;1986年05期

7 许德昌;;零件微量修复的电火花强化工艺[J];设备维修;1986年01期

8 许德昌;;电火花强化微量修复技术[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6期

9 侯克忠;侯颖;;电火花强化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J];林业机械;1988年06期

10 胡肖强;严立;;电火花强化层分析[J];电加工;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文华;王德新;刘丹;;钛合金材料电火花熔涂石墨强化工艺技术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文华;王德新;刘丹;;钛合金材料电火花熔涂石墨强化工艺技术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窦振荣;孙立新;苏宝和;赵贺寿;;刷镀——电火花强化复合加工在冲模修复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李雪彬;景春颖;丁雪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可控充、放电式电火花涂覆装置[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刘吉延;马世宁;李长青;邱骥;;电火花沉积涂层性能及其应用[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6 朱晓斌;;电火花表面修复技术在水电厂设备修复中的应用[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技术交流文集(十三)水电厂改造专集[C];2010年

7 陈文华;王德新;魏姝恒;;钛合金电火花沉积硬质合金的强化工艺研究[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平;点焊电极表面电火花原位沉积ZrB_2-TiB_2复相涂层及涂层缺陷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令双;GH4169合金电火花沉积NiCrAlY涂层组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宗阳;电火花沉积Ni201修复层应力场数值模拟及界面行为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岩;电火花对钨合金强化与热冲击特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4 熊伟;电火花自动强化工艺及复合强化试验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宋聚海;数字化脉冲电火花电源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小强;电火花表面强化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玉娇;轴承钢表面电火花沉积银层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郭鹏;电火花硬质合金耐磨蚀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年

9 余兵涛;小型电火花表面强化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徐安阳;柔性电极钛合金表面电火花强化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电火花对钨合金强化与热冲击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91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