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沥青与低标号共混沥青的流变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物沥青与低标号共混沥青的流变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路面工程 生物结合料 硬质沥青 流变特性 路用性能
【摘要】:为部分替代的石油沥青产品,以生物沥青为原材料,提出采用生物沥青与硬质沥青共混方案,采用DSR、BBR试验研究生物沥青与低标号共混沥青的流变特性,并基于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10%、20%、30%、40%、50%生物沥青量下共混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将生物重油结合料以一定比例替代石油沥青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随着生物重油掺量的增大,共混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降低,车辙试验动稳定度随生物重油掺量的增大呈线性关系减小,增大生物重油掺配比例,共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提高,掺加生物重油可改善硬质沥青的水稳定性和疲劳耐久性,工程实践中可根据不同气候分区内路用性能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生物重油掺配比例。
【作者单位】: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路面工程 生物结合料 硬质沥青 流变特性 路用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308396)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前言近几年来,寻求石油沥青的可持续替代材料已经成为国际道路领域的迫切需要,使用生物粘结剂作为石油沥青的替代品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1,2]。将生物质重油提炼并配合石油沥青制备成生物沥青,充当改性及替换的角色,生物质能源具有高性价比、可再生、环保等特点,同时生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平,王文新,周持兴,颜德岳;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两次共混的研究(Ⅱ)——第二次共混条件的影响及不同共混方法对比[J];建筑材料学报;1998年04期
2 李文光;;聚已内酯/聚氯乙烯共混物晶体熔化后相混合情况[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3 王桂梅,张学东,李爱英;PVC/ABS 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张明耀,张会轩,杨海东;HIPS/SBR-g-PEMA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龚有林;;共混高聚物改性沥青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1990年01期
6 盛京,吕晓龙;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的均匀性[J];天津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7 徐媛媛;桂宗彦;杲云;陆冲;程树军;;柠檬酸基聚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力学性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杨光;黄鹏程;;环氧共混树脂的光固化及其表面化学反应[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梁继才;刘运波;尹园;郑晓伟;柳美华;邓鹏樝;;PLA/POE-g-MAH共混材料的辐照效应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年01期
10 于九皋,郑华武,张捷,高建平,林通;淀粉与多元醇共混物性能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才亮;冯连芳;胡国华;;挤出共混中停留时间分布与相形态的动态演变[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伟;窦睿;尹波;杨鸣波;;剪切场对PA6/EPDM-g-MA/HDPE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3 谢续明;;界面对共混物凝聚过程的影响及梯度相结构形成的诱导作用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艳军;张超灿;;含氟丙烯酸酯无皂共混乳液成膜及乳胶膜梯度结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黎珂;黄汉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相形态和冲击性能的关系[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罗春燕;刘洪来;胡英;高瑛;;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湿刷共混行为[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7 刘西强;杨伟;杨鸣波;谢邦互;;熔体状态下PA6/ABS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以及二氧化硅粒子对共混物的形貌稳定作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8 张梅;李全明;栾加双;靳玉伟;马荣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共混物的相变特性与结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9 郑爱国;赵莹;徐怡庄;王笃金;张秀芹;翁诗甫;吴瑾光;徐端夫;;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PP/PE共混物[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澜鹏;宫蕾;尹波;冯建民;杨鸣波;;PA6/MEPDM/HDPE三元共混物形态设计与实现[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 肖红;PTT与PET的共混共聚及复合纺丝[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于柏林;通用塑料将被赋予高性能概念[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唐伟家;GE开发宽耐温范围PPO共混物[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郭娟 张进;生物破坏性塑料的种类及其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翔;叶片挤出机反应加工生物可降解PBS和PLA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红;顺丁橡胶/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李云岩;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相结构形成演变及其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何伟;新型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及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朱琳;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熔体动态共混过程中的相形态演变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宋娜;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过程瞬态的在线分析及共混物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赵学哲;高分子共混薄膜的分相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海华;PET/PEN扩链反应性共混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1年
9 张欣涛;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酮共混及填充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马国维;不相容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共混中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丽娜;碳纳米管诱导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冯晨霞;CNTs诱导PVDF/PMMA相容共混物结晶与相分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玲;PVC/PVA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何美锋;反应性梳形聚合物对聚乳酸/ABS共混物的增容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倩;PVC/PMMA共混材料改性及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6 唐蓉;PC/AES和PC/ASA共混物动态流变学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韦佳;P(3/4HB)及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8 武艳超;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角蛋白/纤维素共混溶液流变性及可纺性的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9 刘益斌;增韧改性聚氯乙烯合金的制备和性能[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殷铭;聚偏氟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及其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3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3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