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田口理论的排水沥青混合料试验设计及其性能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7:43

  本文关键词:基于田口理论的排水沥青混合料试验设计及其性能检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道路 病害调查 田口理论 级配设计 性能检测


【摘要】:兰州市处于西北干旱地区,作为西北交通枢纽城市,城区道路车流量大,部分路段已处于饱和运营状态,为改善兰州市区道路行驶质量水平,本文通过MMTS多功能智能道路检测车对兰州市区主干道滨河北路进行路面病害调查。通过对兰州市区道路的病害调查后得出:兰州市区道路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松散、掉粒、裂缝等病害。本文结合兰州市对道路不断洒水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损坏道路加铺开级配抗滑表层(OGFC)的整治方案。该方案既能对已经损坏的路面进行维修,又能提高道路的抗水损坏能力。在对OGFC混合料设计的方法对比后发现:我国现阶段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日本的PA设计方法。但兰州市气候环境条件、道路设计结构与日本差异较大,不能盲目地将PA设计方法应用到兰州市道路的维修工作。因此本文重点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日本学者田口弘一提出的稳健设计原理,将其应用到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中,结合我国现阶段推荐的OGFC级配范围,选择三个关键筛孔的通过率为可控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方差分析法对各关键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不同级配OGFC-13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空隙抗堵塞性能检验。在对水稳定性检验时提出以衰减动量为指标的试验检测方法。最后,以衰减动量值、空隙抗堵塞性能、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建立对OGFC-13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并考虑到试验因素取值区间跨度的不同会对试验分析结果造成影响,在建立性能综合评价体系时提出了将各试验因素的取值进行单位化处理的分析方法,得出性能最佳的级配组合。
【关键词】:城市道路 病害调查 田口理论 级配设计 性能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2.3 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研究现状12-13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3
  • 1.3.2 技术路线13-15
  • 2 兰州市道路病害检测及病害解决方案的确定15-30
  • 2.1 道路概况及气候环境条件15-18
  • 2.1.1 检测道路的选取15-16
  • 2.1.2 检测设备及检测内容16-18
  • 2.2 检测结果分析及解决方案的选定18-27
  • 2.2.1 检测结果分析18-24
  • 2.2.2 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24-27
  • 2.3 病害的解决方案27-29
  • 2.4 本章总结29-30
  • 3 基于田口稳健原理的试验设计30-35
  • 3.1 田口方法介绍30-31
  • 3.2 田口理论的评价方法及对其评价方法的改进31-32
  • 3.3 因素的选取及水平的确定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4 改进田口评价方法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35-58
  • 4.1 试验原材料的性能指标检测35-38
  • 4.1.1 排水沥青混合料集料技术参数35-37
  • 4.1.2 排水沥青混合料沥青技术参数37-38
  • 4.2 各级配试验分析研究38-49
  • 4.2.1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38-46
  • 4.2.2 最佳沥青用量下各级配混合料性能检测46-48
  • 4.2.3 基于信噪比对各级配性能的评价48-49
  • 4.3 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程度的分析49-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5 不同级配混合料性能检测58-71
  • 5.1 基于衰减动量指标对水稳定性的分析及评价58-61
  • 5.2 空隙堵塞防治措施61-63
  • 5.3 高温稳定性检测63-64
  • 5.4 建立OGFC-13性能综合评价体系64-67
  • 5.5 区间跨度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67-70
  • 5.6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与展望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6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国兴;任世彬;;田口方法与稳健性设计[J];电工电气;2010年10期

2 郝培文,徐金枝,周怀治;应用贝雷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的关键技术[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陈爱文,郝培文;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4 朱洪洲,黄晓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4期

5 王勤,游国兰,林绣贤;开级配透水性抗滑磨耗层材料组成设计新法[J];上海公路;2003年02期

6 胡雪蛟,刘翔,杜建华,王补宣;非固结多孔介质突破压力的逾渗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周宏伟,谢和平;孔隙介质渗透率的重正化群预计[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李国强,邓学钧;路面透水表层临界空隙率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鑫;排水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及排水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铭铭;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蒋玮;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87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87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