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停车规划设计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停车规划设计对策研究
【摘要】:以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为背景,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停车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提出了停车规划设计相应的原则,探讨了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停车的系列对策,以期利用这些对策来达到高效合理利用城镇停车空间、节约并有效开发城镇土地资源的目的。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4ZD69)
【分类号】:U491.7
【正文快照】: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停车已成为城镇综合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时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城镇化建设,是有利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筱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3年12期
2 聂尊贤;周志跃;;重庆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动态变异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胡江;杜宾宾;白雪;;珠海市西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4 张宪梅;;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科技视界;2013年03期
5 孙冬梅;;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35期
6 曹广忠;徐子芝;;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7 刘军;;城市住宅小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26期
8 王亲;王雪;刘星星;许新宇;;基于遥感影像的佛山市禅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郗磊;韩跃;赵鲁全;朱海坤;;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J];建筑经济;2012年12期
10 冯长春;程龙;;老城区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炯;;对土地集约利用有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新国;;开发区再开发土地集约利用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陈玮;;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管理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5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邱鹏飞;雍国玮;罗永刚;吴宁;申京诗;;城市化进程中四川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探索与实践[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8 吴荣钱;;彻底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聂燕军;任春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咨询服务[A];房地产咨询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帅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我市居西部十市第三[N];贵阳日报;2006年
2 高晓宇 彭楚舒;促进土地集约利用[N];湖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胡志喜 韩亚卿;湖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来建强;福建对8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穗诚;广东完成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N];广东建设报;2009年
6 张f 兰波 徐维锋;东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全部通过验收[N];东营日报;2010年
7 王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记者 彭建基 通讯员 梁毅娟 刘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加快“两化”进程[N];西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董少华 实习生 王玉;我区各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率高[N];新疆日报(汉);2013年
10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石忆邵;土地集约利用再思考[N];东方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长坤;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苓;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苏斌;GIS支持下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宗毅;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王广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其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可;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欣欣;低碳视角下的重庆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付鑫;基于PSR模型的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陈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曾海三;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任静;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邓娅杰;小城镇地价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曹志超;西安市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杨姝漫;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梦雪;生态农业县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协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0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4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