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沿海桥梁地震海啸作用机理与对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10:25

  本文关键词:沿海桥梁地震海啸作用机理与对策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沿海桥梁 地震海啸 桥面板开孔措施 试验研究


【摘要】:地震海啸灾害对沿海工程结构的破坏是巨大的。我国沿海大桥建设近些年得到空前发展,且有受到地震海啸影响的危险,故如何保障沿海大桥在地震海啸作用下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通过地震海啸(孤立波模拟)作用下桥梁模型试验研究了海啸对桥梁的作用机理及减轻海啸作用对策。首先,通过不同孤立波波高和水深试验研究了地震海啸对桥梁的作用效应与规律;进而提出在桥梁的桥面板上开孔的措施减轻海啸作用对策,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桥面板开孔措施对减轻海啸作用下的桥梁动力反应以及桥面板受到的竖向作用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B03)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zd1111)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13zx7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63)
【分类号】:U442.59
【正文快照】: 引言海啸是发生于海洋中的一系列具有超长波长的巨波。当海啸行经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减小而波幅骤增,骤然形成数米甚至数十米高的“水墙”而淹没滨海地区,造成灾害。海底地壳板块垂直运动产生震级较大地震时,有可能引发海啸,海啸灾害对工程结构的破坏是巨大的,2004年12月26日苏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骏;沿海桥梁灾害接续作用机理与对策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学奎;朱f^;;地震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赖伟;王君杰;韦晓;胡世德;;桥墩地震动水效应的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6期

3 李富荣;陈国兴;王志华;;考虑动水压力影响的单柱式桥墩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2期

4 李伟;朱元清;王本龙;宋治平;;海啸在冲绳海槽和东海浅水大陆架地形上产生和传播的数值模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年05期

5 温燕玲;朱元清;;海啸传播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年05期

6 高学奎;朱f^;李辉;;近场地震作用下深水桥墩的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3期

7 李悦;王克海;李茜;韦韩;;动水对深水大跨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2期

8 姚远;蔡树群;王盛安;;海啸波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J];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9 封周权;祝志文;陈政清;;海啸对桥梁的危害与对策[J];中国建设教育;2007年04期

10 祝会兵;于颖;戴世强;;海啸数值计算研究进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悦;强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志升;地震、波浪与水流作用下深水桥梁基础动力响应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胡杨;动水压力作用下深水桥墩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才;;地震海啸,离我们有多远[J];中国海事;2011年05期

2 ;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J];四川建筑;2014年02期

3 李平;;南亚大地震的警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6期

4 ;向印度洋地区地震海啸灾区捐款仪式[J];广西城镇建设;2005年01期

5 沈四林;陆丹;刘亚蕊;;印度洋地震海啸产生原因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8期

6 郭瑞璜;;日本东部大地震的火灾[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年11期

7 肖盛燮;陶庆东;;地震海啸驱动方向和破坏力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程才实;祝福,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关于地震与抗震救灾之随想[J];建筑;2003年09期

9 冯义钧,黎益仕;地震安全标准化综述[J];中国标准化;2005年10期

10 阎夷新;危福泉;;建立海峡两岸地震海啸防御体系的可行性探讨[J];海峡科学;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怀;曹建玲;;印尼地震海啸的三维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刘迎春;石耀霖;刘海龄;;中国南海相邻海域地震海啸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怀;曹建玲;;印尼地震海啸的三维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坚峰;魏乐军;;加强地震海啸预警研究 提高海南科技减灾能力[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杨马陵;;中国大陆沿海发生破坏性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分析[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6 任鲁川;薛燕;洪明理;;中国地震海啸研究与早期预警进展(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高建国;;关于未来全球发生9级地震的思考[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任振球;;印尼特大地震的震源机制、歧异海啸及其预测问题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冬红;杨学祥;;重大自然灾害周期及其动力机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任智源;刘桦;;日本东部地震海啸对我国沿海地区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锋邋通讯员 胡金文;海南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N];海南日报;2008年

2 王红卫;“龙吸水”现象与地震海啸无关[N];海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栾翔 赵凯;智利哀悼地震海啸遇难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于青 崔寅;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N];人民日报;2011年

5 记者 毕式明 通讯员 许广企 陆玮;粤西将建成首个地震海啸监测站[N];南方日报;2011年

6 凌朔;日本地震海啸满月祭,全国悼亡灵[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记者 李鹏;印尼大地震,海啸预警为何错报?[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李华;地震海啸大多发生在太平洋[N];中国水运报;2005年

9 ;认识地震和地震海啸[N];济南日报;2005年

10 赵金川;印尼强化地震海啸预警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西双;渤海活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任德胜;论自然灾害对中东文明发展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智博;中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宋昱莹;沿海重大工程场址的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3 梁建宏;地震快速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4 刘志鹏;地震伤亡发生分析与预测[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吴昊昱;地震死亡人数的分布与震后快速估计的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本文编号:114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14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