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近场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易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4 06:28

  本文关键词:近场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易损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组合梁桥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 概率需求模型 地震易损性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


【摘要】:考虑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特征,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例,从PEER数据库挑选60条近场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局部性能两个层次的易损性进行分析,给出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与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近场速度脉冲型地震引起的桥梁结构整体和局部地震需求均显著大于远场地震;在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是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最易损构件,混凝土横梁与栓钉的易损性水平低于桥墩。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162,51178150)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3BAJ08B01)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引言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考虑地震活动与工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工程结构(体系)概率抗震性能评估的一种有效工具,其表征了承灾体遭受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时发生破坏的概率[1]。近年来,地震易损性分析在桥梁结构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Hwang H、Gardoni、Padg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钟剑;庞于涛;曹飒飒;袁万城;;基于构件的RC连续梁桥地震体系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于晓辉;李雁军;吕大刚;贾明明;范峰;;基于易损性的RC框架填充墙结构概率地震安全评估[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3 常志旺;翟长海;李爽;谢礼立;;近场地震动速度脉冲周期的确定[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4 李立峰;吴文朋;黄佳梅;王连华;;地震作用下中等跨径RC连续梁桥系统易损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5 聂建国;陶慕轩;吴丽丽;聂鑫;李法雄;雷飞龙;;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6 孙柏涛;张桂欣;;汶川8.0级地震中各类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统计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李建中;管仲国;;基于性能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8 王建民;王国亮;聂建国;赵莉弘;;基于概率的桥梁结构地震危害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9 H.Hwang,刘晶波;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菊辉;基于数值模拟的规则梁桥墩柱的地震易损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生;叶智勇;赵国强;顾萍;;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斜拉桥抗剪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17年02期

2 范亮;罗开勇;何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多排PBH剪力键力学行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4期

3 罗锐;何广杰;;近场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11期

4 李大超;段树金;谢小峰;;具有拼接钢主梁的钢混双面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7年02期

5 邓舒文;邵旭东;晏班夫;管亚萍;;全预制快速架设钢-UHPC轻型组合城市桥梁[J];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03期

6 邵旭东;吴佳佳;刘榕;李召辉;;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结构华夫桥面板的基本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03期

7 郭军军;钟剑;袁万城;徐变;;考虑桥台性能影响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8 邹涛;;道路桥梁建设中的混凝土结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02期

9 周友权;;铁路新型钢混组合独塔部分斜拉桥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3期

10 陈志伟;蒲黔辉;李晰;陈志强;贾宏宇;;行波效应对大跨连续刚构桥易损性影响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冠亚;高速铁路梁式桥的场地条件和桥梁抗震性能指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金佳敏;基于IDA方法的大跨度深水刚构桥地震损伤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邹赵勇;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桥墩地震易损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马腾;川藏铁路简支梁桥地震易损性及风险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斌;基于PSHA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其在路网连通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黄栋;基于概率的杆系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估[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腾;支承体系对大跨斜拉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娄小勇;梁桥抗震设计与支座性能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白越;基于OpenSees的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孙宜鹏;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箱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大刚;于晓辉;;基于地震易损性解析函数的概率地震风险理论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0期

2 庞于涛;袁万城;党新志;沈国煜;;考虑材料劣变过程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李立峰;吴文朋;黄佳梅;王连华;;地震作用下中等跨径RC连续梁桥系统易损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4 于晓辉;吕大刚;;考虑结构不确定性的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10期

5 吕大刚;于晓辉;王光远;;基于FORM有限元可靠度方法的结构整体概率抗震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2期

6 李立峰;吴文朋;黄佳梅;王连华;;板式橡胶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7 王建民;王国亮;聂建国;赵莉弘;;基于概率的桥梁结构地震危害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8 于晓辉;吕大刚;王光远;;多级力控制随机Pushover方法[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9 吴丽丽;聂建国;;四边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板的弹性局部剪切屈曲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1期

10 聂建国;李法雄;;钢—混凝土组合板单向受压稳定性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剑平,白雪霜,孙建华;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J];工程抗震;2003年02期

2 李剑;陈岱林;;地震作用最大方向的确定[J];建筑科学;2005年06期

3 江德保;顾晓静;;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取值分析与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04期

4 王宗策;;地震作用力的数学力学计算分析[J];科技风;2008年14期

5 吴鹏飞;曹加良;;地震作用及其确定理论[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6 欧进萍,段宇博,,刘会仪;结构随机地震作用及其统计参数[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7 李明惠;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扭转影响的计算[J];机械设计;1995年12期

8 杨翠如;国际标准《结构地震作用》简介[J];工程抗震;1995年01期

9 符圣聪,林平,江静贝;重要工程的地震作用取值[J];工程抗震;2003年01期

10 王俭,王伟,王中华;地震作用下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机理分析探讨[J];房材与应用;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刚;尹之潜;;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与其它荷载的组合计算[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2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摇晃响应仿真分析[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戴秋云;;在地震作用下核电站结构可靠性评价[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4 杨成;高夕良;李力;赵世春;张光辉;李英民;;大型火车站台结构的地震作用下扭转不规则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张誉;王卫;;双向地震作用下不规则框架的扭转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唐凤乾;赵均;;屋顶塔上微波天线的地震作用计算[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侯杰;;地震作用下砖砌墙体倒塌分析[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8 胡盈辉;庄茁;由小川;;大型储液罐在地震作用下的附加质量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波;欧进萍;;在多次地震作用下结构概率累积损伤初探[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蔡新;李益;吴威;叶松;;地震作用下堤防风险分析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朋;双向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及损伤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高霖;地面式钢筋混凝土水池自愈、渗漏试验及地震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5年

3 崔丽丽;基于唯象模型的梁式桥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辰昊;单双向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滞回耗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沙峰;地震作用下车—桥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王涛;大型落地式钢板仓地震作用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管英s

本文编号:122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2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2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