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沥青结合料老化前后低温流变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结合料老化前后低温流变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5℃延度实验和弯曲梁流变实验(BBR)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以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复合胶粉(CCR)改性沥青、橡胶粉(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老化前3种聚合物改性剂与沥青都能达到很好的共融,CCR改性沥青由于两种改性剂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比单一改性剂更加无规则的空间网状结构,老化后3种改性剂与沥青间界面特性劣化,CCR改性沥青的改性剂与沥青的界面结合情况好于CR和SBS改性沥青;在正温区内,CCR改性沥青老化前后低温抗裂性能最好,SBS改性沥青次之,CR改性沥青最差,在负温区内,CR改性沥青老化前后低温抗裂性能反而优于SBS改性沥青;不同程度老化作用对CR改性沥青劲度模量S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程度都大于C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62018)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聚合物改性沥青由于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有复合胶粉(CCR)改性沥青、橡胶粉(CR)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SBR改性沥青等[1-3]。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大多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介杰,文军,林艳华;国产改性沥青在路面上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02期
2 王丛愚,张岩,张海涛;简论改性沥青[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年03期
3 马健萍,李豁,孙长新,李明耀,高再锐;新的改性沥青设备与加工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2年02期
4 吴建国;改性沥青挥发份提取工艺的改进[J];青海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5 焦景波,稽立新;改性沥青基本性能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6 孙宏斌,西庭玉;改性沥青专用研磨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7 张雪峰,史云龙,刘宝丰;改性沥青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8期
8 陈华鑫,卢军,彭廷,胡长顺;改性沥青的粘度特性和施工温度控制[J];石油沥青;2003年04期
9 郭银生,陈红彪;改性沥青简易气压喷洒罐加工方法[J];铁道建筑技术;2003年01期
10 杨巍,李飞;国内改性沥青自动化生产的现状与发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利;俞华信;罗望群;王玲;陈定利;;改性沥青新产品研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徐希娟;原健安;;化学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3 郝培文;;改性沥青使用技术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林江;施张兴;金海山;林大根;;浅谈乳化改性沥青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关键[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宪明;;改性沥青的显微观测[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塑性体改性沥青、弹性体改性沥青两项新国标实施[A];全国第十四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燕文;陈e,
本文编号:1241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4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