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季节冻土路基应变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季节冻土路基应变检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季节冻土 应变检测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植入梁
【摘要】:介绍了现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传感原理以及常用的封装方式,探索将FBG用于季节冻土路基这种隐蔽工程应变检测中的适应性。主要工作有:(1)基于FBG测试技术的植入梁方法,在传感器布设方面,根据不同测试对象提出了两种封装布设方式:浅置短距离半柔性探测杆和深置长距离半刚性探测杆两种封装布设方式;(2)针对现场测试需要,对电源、光纤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分析等整套现场测试系统进行了比较优选;(3)选择两处季节冻土路基作为埋设场地并开展为期1 a的观测。测试结果表明:FBG在-20~30℃的温差范围内保证了很高的存活率,所提出并实现的季节冻土路基应变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试灵敏度和可靠性。该套测试系统为隐蔽工程的物理性质指标测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78164,No.51278472)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378164 and 51278472)
【分类号】:U416.16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纤传感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发展速度是其他传统传感器所不能相比的,原因在于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耐腐蚀、损耗低、绝缘性好、抗电磁干扰、易于组网、成本低等特点,尤其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更具有宽带宽、线性度好、波长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四荣,谭敏峰,郭明金,宋显辉,李卓球;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横向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2 饶春芳;张华;冯艳;肖丽丽;叶志清;;镍金属保护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处理及高温传感[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9期
3 刘建胜;张晶;李昕;;全同光纤布拉格光栅单纤复用能力的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5期
4 孙凤兰;章勇勤;黄海波;;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分析仪[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12期
5 李文宏,杨振坤,夏建生;光纤布拉格光栅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测试技术;2003年01期
6 张磊;莫德举;林伟国;韩杏子;;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特性与实验研究[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年04期
7 曾山;叶险峰;;超声波作用下的光纤布拉格光栅频谱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刘丰年;李娜;果鑫;张文平;徐勇;张笛;;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分析及其剥层算法重构[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杨淑连;何建廷;魏芹芹;盛翠霞;宿元斌;申晋;;强度调制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磁场传感器[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3期
10 胡志新,张桂莲,张陵,王宏亮,刘颖刚;基于薄壁应变筒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传感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强;苗长云;陈弘达;习江涛;张诚;于晓刚;王瑞;张美玲;刘宏伟;;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智能服装人体测温模型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斌;李毅;胡双双;蒋群杰;;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设计与制备[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潇;苟怡;;光纤布拉格光栅称重系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碧强;赵建林;秦川;江维;樊帆;黄钊;;基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浓度变化过程测量[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高庆;朱永;夏哲;张洁;陈伟民;;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通用组件化封装与温度调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窦小宁;葛海波;王平;;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偏振相关损耗特性的研究分析[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宋民青;侯尚林;张保侠;黎锁平;刘延君;;光子晶体光纤布拉格光栅慢光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姚海凤;辛丽;宋瑛林;;级联光纤布拉格光栅光谱特性[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耀;韩正英;高业胜;;高精度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测试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张纪周;张晨;由静;;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计在TBM掘进中的监测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丰;微纳光纤直写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吕昌贵;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任文华;智能光纤传感网络中关键器件的研制和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赵平;基于微纳光纤的无源微小光学器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潘h介,
本文编号:1246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4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