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粉与炉渣粉资源化应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回收粉与炉渣粉资源化应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出处:《公路工程》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评估矿粉、炉渣粉、水泥以及回收粉尘填充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工程性质,结果显示添加炉渣粉取代3%~5%时在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间接抗拉强度及车辙试验等各项工程性质表现中更优于经常利用的矿粉,虽然其性质有略低于水泥,但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强度及抗车辙的能力已足以适用;然而添加回收粉尘虽然强度表现较差,但是回收粉尘在取代1%时其效果与矿粉或水泥并无明显的差异,其结果显示炉渣粉及回收粉尘是可用来替代矿粉与水泥,可降低矿粉及水泥的使用率,对于环境资源避免过度开采也能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4-0276) 江苏交通科技计划进步项目(JS2015EEM011)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1概述沥青混凝土填充料最主要是添加水泥或是矿粉,不论是矿粉或水泥来源都必须从自然矿物中开采加工后获得,对于目前资源逐渐匮乏的情况,使用替代的填充料于沥青混凝土是目前积极推广的目标,回收粉尘及炉渣粉都为多余产物再回收利用的填充料,对于解决多余产物堆积问题及减少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菲菲;刘黎萍;唐海威;周和庆;;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J];公路工程;2009年03期
2 杨泉华;王丽丽;吕锡坤;;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比较[J];现代交通技术;2011年01期
3 何申明,茅荃,季天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软化区域[J];国外公路;2001年03期
4 张迎军;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5 孙朋林;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6 陶耀华,李素珍,崔喜友;浅谈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8期
7 焦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设计与施工中应考虑的特性[J];山西建筑;2003年17期
8 杨树军;影响热拌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因素[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汪海年;郝培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测试新方法[J];中外公路;2006年02期
10 王金辉;林方雷;;国外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方法简介[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侯曙光;;温拌及热拌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龙忠诚;;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过程与实用调整[A];海南省公路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唐植勇;吕春伟;丁晓红;;AC-25Ⅰ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选定和生产配合比的控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唐植勇;吕春伟;丁晓红;;AC—25 Ⅰ热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选定和生产配合比的控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雷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筛分机理及试验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2 刘轶凡;施工压实阶段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粘弹塑性流变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孙洁;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压实过程中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曹朋辉;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实时远程监控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3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33697.html